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问题也凸显出来。在城市迅速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仍然存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建筑与街区需要保护、街区历史混淆、城市记忆的丧失等问题,本文结合呼和浩特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实践,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文化内涵的挖掘、加大投入力度、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呼应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筑与规划是一座城市的躯体,而文化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独有的历史文化脉络,这样的城市才是有内涵、有韵味的。其中,对传统建筑的再生设计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通过对建筑空间与材料的再生性设计使传统旧建筑在形态和功能上达到“新生”因此,探讨民族地区传统干拦建筑的再生设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桂林的远古先民为孕育桂林建筑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背景,灵渠的开凿使桂林传统建筑文化实现了质的飞跃。唐宋时期桂林城建文化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桂林城市呈现山环水抱、自然天成的格局。桂林山水要保持独特魅力,必须在前些年实施两江四湖工程,显山露水、绿化美化和改造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创新,找准定位,突出标志,自主创新,以和谐的建筑神韵彰显桂林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4.
曹阳 《党建文汇》2005,(7):25-25
近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张在元对我国目前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尖锐批评:忽视城市生存品质,忽视城市文化内涵和历史魅力,城市建设只见建筑不见城市。  相似文献   

5.
马冀  伏凌涛 《实践》2007,(10):42-43
任何一个时代的城市文化,都不是凭空创造的,它的繁荣与发展.都是以前人创造的文化遗产作为出发点和依据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任何割断历史,轻视本民族、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和态度,都是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所以,对前辈留给本城市、本地区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精心保护,并结合本地实际,推陈出新,创建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着更加迫切更加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了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时代。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应通过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培养城市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市民凝聚力;展现成都文化生活魅力,提升城市对外的吸引力;打造文化精品,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传播力,增强城市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等措施凝聚人心,增强对外的吸引力,打造城市品牌,进一步提升成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唐烨 《新湘评论》2014,(9):50-50
零陵作为永州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必须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在历史文化的大视野中规划建设经营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文化旅游建设。  相似文献   

8.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建设,既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成都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她丰富多彩、浓郁醇厚的文化氛围,正在成为国内外众多人士的一种共识和切身感受。成都作为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禀赋独特,历史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极佳条件。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成都发展的一项十分现实而紧迫的任务。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成都发展文化产业的步伐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10,(2):48-48
走进巴黎,就如同走进了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圣殿,艺术的宝库。 巴黎受到保护的古建筑有3115座,每一座历史建筑都为巴黎添色增辉:雨果的寝室、莫奈的睡莲池、巴尔扎克的小花园使城市宁静;  相似文献   

10.
城市和村落是人类建造的两种迥然不同的聚居地,它们各自孕育了反差很大的文化,即城市文化和村落文化。众所周知,无论从成因、命名、形态、建筑、街道、风貌、交通、产业等方面考察,还是就居民职业、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素质、人际关系等方面比较,城市和村落都完全不同。这种不同是历史造成的,是城市与村落的各自功能所决定的。在人类历史上,自从出现城市以后,城市与村落两种不同的聚落文化就开始分道扬镳,并行发展,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城市文化进步得更为迅速而已。但是,村落文化自有其独到之处,有其…  相似文献   

11.
桂林历史文化可分为政治文化、教育文化、山水文化和宗教文化四种类型.这些历史文化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历史遗迹而存在,它更是作为一种活的文化积淀在桂林的城市性格之中.桂林的历史文化证明它早已完成了其文化上的中原化进程.如今,全球化的时代和桂林的特殊性使之开始出现国际化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论文试图从人文精神角度,评述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通过人文评价的尺度问题,探讨是何种因素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形态,以及城市形态的意义性;通过讨论如何培植市民社会问题,研究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并希望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意义做出合理解析,以尽量汲取文化资源的有益成分;同时关注城市发展内外部的环境问题,以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态。通过对这样一些内容的讨论,以期确立有关城市发展的基本人文尺度。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正确处理建筑、景观、美不胜收。近日,辽宁省原副省长赵新良做客色”这一主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环境的关系,使我们的城市各美其美、“阳明茶座”,就“建筑文化与城市特  相似文献   

14.
唐福敬  杨舰 《当代贵州》2012,(10):32-33
地标是城市的回忆录。城市地标是沉淀在建筑里的文化与传奇。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是历史在城市留下的足迹。它见证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燃情岁月;它承载了一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它引导着一座城市文明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句精辟的定性,把文化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一座精品城市如同一尊唯美的艺术雕塑,集建筑品质和文化品位于一体。中国城市文化研究专家袁廷栋认为,文化可以造福一座城市,更能够发展一座城市、营销一座城市。基于此,笔者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精品城市的目标,就进一步加强西宁城市文化建设谈几点新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浅论山东运河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运河开凿和通航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孕育产生的运河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括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风情习俗、饮食文化、遗迹遗物等多方面内容,是南北区域文化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是运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吸纳了当时中国文化最发达、经济最具活力的东部地区的文化,如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秦晋文化和燕赵文化等地域文化的精华,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新…  相似文献   

17.
城市精神是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升华的,并具有阶段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特点.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通过建筑艺术来表现城市特点及文化内涵,是城市综合竟争力的重要体现.个性化的城市需要独特的建筑文化,以蕴含着特色文化的建筑反映城市的精神风貌,同时又以城市精神来呼唤优秀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8.
孙书敏 《实践》2010,(10):50-51
<正>草原文化是以草原为区域,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生活方式,以蒙古族精神为主要精神特征的文化形式。草原文化产生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状态中。历史随着时间流逝,文化形态也生生不息地沉淀和更新,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才会出现文化形态的定格。流动的草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物质文化作为历史遗留了下来,而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流动的文化则消失在时间的隧道里。作为特定的历史流传物,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记忆,它以完全的经验体验的方式,记忆下了草原文化在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中的产生和发展。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草原文学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忆下了一个完整的草原文化。因  相似文献   

19.
李佳潞 《党建》2014,(9):47-47
正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在社会文化的大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场所,还承担着延续文化的使命。博物馆作为文化基础设施,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传承文明、咨政育人、普及知识、丰富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传承文明启迪未来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文化生活、历史传承的重要媒介。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它绝不仅仅为今天的城市记录过去,也为未来的城市留存今天,更是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唐山博物馆成立于1996  相似文献   

20.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亲和力凝聚力。竞争力的源泉所在。世界各国城市演进和变迁的历史表明,城市最终以文化论输赢,以素质比高下,以精神定兴衰。城市精神的形成,需要精心打造提炼,城市精神必须是城市历史文化及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功能的积淀。一座城市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决定了这座城市最终能够走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