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少娟 《学理论》2010,(15):131-13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主要源头即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黑格尔哲学为出发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辩证法思想。文章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马克思走向黑格尔哲学,第二层次是马克思走近黑格尔哲学即吸收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思想,第三层次是马克思扬弃黑格尔哲学即抛弃了其唯心主义成分,吸纳了黑格尔真正的内在精神实质——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2.
波普尔将黑格尔作为历史主义在近代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集中对黑格尔理论中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将黑格尔辩证法割裂为矛盾与同一哲学两大支柱,误读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这表明波普尔缺乏对历史的辩证理解,其批判正好暴露了以形式逻辑去理解和对抗辩证逻辑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将辩证法思想建构为一个完整体系的哲学家.黑格尔辩证法体系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质量律不讲质与量的平衡、矛盾律不讲斗争与和谐的辩证关系、总体与局部只从形式逻辑展开而不讲两者的辩证联系;曲直律只讲曲不讲直,没有提及实践.针对黑格尔辩证法缺陷,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借鉴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丰富的资源,找到中国特色辩证法体系创新的节点.中国特色辩证法提出六大规律:矛盾本根律、双重平衡律、对立和谐交替律、分合互动律、曲直交替律、质量更新律,并以"逻辑历史实践三统一"为体系结构原则.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主义》2021,(3):43-52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唯一系统解读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历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实质的著作。贯穿该著的中心线索恰恰在于,恩格斯通过着重探赜以"逻辑在先"为特征的传统形而上学发展到其理论顶峰也即黑格尔哲学的过程,在呈现黑格尔辩证法历史进步意义的同时又指出其出现内在矛盾的必然性,特别是费尔巴哈以"感性在先"取代"逻辑在先"依然陷入抽象形而上学思维的深层根源,进而全面揭示"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实现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改造,从中真正彰显出辩证法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有没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一致的哲学?有的.费尔巴哈的哲学,体系是唯物主义的,但方法是形而上学的,因而唯物主义没有贯彻到底,其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方法是辩证的,而唯心主义体系扼杀了辩证法,最终走向了形而上学,宣布自己的哲学是永恒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科学统一,叫做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自然观和历  相似文献   

6.
Т.И.奥伊则尔曼在苏联哲学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体现了从苏联到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连续性。奥伊则尔曼基于哲学史与哲学自身的内在统一及其辩证发展,定向元哲学的研究价值。在比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黑格尔历史—哲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一切哲学体系的积极否定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以及与其他哲学体系在哲学史上的辩证发展关系,奥伊则尔曼拒绝、反思和批判了苏联官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倾向,并尝试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临的意识形态孤立主义困境以及真理性问题。这样一种努力恰恰旨在使苏联哲学经由黑格尔辩证法环节重新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开启自我批判的环节,构成其获得自我发展的具体方式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对唯物辩证法基本理论的探讨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要充分,合理地认识黑格尔辩证法,又往往必须首先正确认识黑格尔哲学的正、反、合三段式方法。对于这个方法,我国的学术界一直把它解释为关于事物的辩证发展或“一切从低级到高级过程”的所谓否定之否定规律。并认为,以三段式“猜测到”这一“普遍规律”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合理内核”(见《辞海》缩印本80年第一版。第19页;《哲学辞典》83年第一版,第32页)。笔者认为,这种传统观点是对黑格尔哲学的一大误解,如果在此基础上研究黑格尔哲学,尤其是他的辩证法,则必然要在黑格尔的哲学大厦中误入迷途。因此本文谈点浅见,试图证明黑格尔哲学的三段式方法并不是对所谓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猜则。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1,(9)
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保卫,其中一条线索便是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出发,区别出同黑格尔辩证法之间的混淆。这一线索的探索源于在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和一些学者之中,以马克思自己在著作中对其辩证法的说明为依据,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特殊性就在于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但是,此般解读无疑并未明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所具有的特殊性,反之为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乘虚而入提供了条件。阿尔都塞正是对其中端倪的敏锐察觉,因此在理论上借助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同黑格尔辩证法之间的断裂,摆脱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幻影,并以此作为基础提出多元决定思想,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特殊性得以明晰的呈现,进而捍卫本真性的马克思,而对同黑格尔辩证法的断裂和多元决定思想形成的追溯,便要从阿尔都塞的矛盾观着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并不像阿尔都塞所说那样,通过"认识论断裂"彻底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模式,而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断深入批判的过程中,持续地吸收、运用和改造着黑格尔辩证法。马克思从哲学人类学维度、历史社会学维度、政治经济学维度对黑格尔辩证法展开了批判性"拯救"。这三个维度与具体问题视域紧密相关,随着问题视域的不断拓展,马克思逐步"拯救"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张一兵 《理论探讨》2001,46(3):23-27
在<否定的辩证法>中,如果说第三部分的第一章是围绕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所作的道德哲学讨论,那么第二章,阿多诺的讨论则是在历史哲学中围绕黑格尔客观的普遍世界精神观念而展开的,关涉中心是世界历史与自然历史的关系性研究.这同样是一个范围宏大的理论视域.阿多诺的理论着眼点在于,对于个人来说总是客观优先的自发性事实总体与真实世界历史的关系.在这个初成于1932年的思想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阿多诺通过黑格尔哲学的中介对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