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并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并部署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并规划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作出的全面部署和战略安排,使国家治理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坚强保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立场、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推进重点、以坚定"四个自信"为战略定力、以独立探索为创新追求。这些方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进一步提出要在2020年初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公共治理的理念、模  相似文献   

3.
谭鹏 《党政论坛》2014,(21):51-5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进一步提出要在2020年初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李抒望 《求知》2014,(5):11-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系统总结我国35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仅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5.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那么,什么是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又该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呢?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燕继荣教授和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研究员就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对高等教育而言,要通过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治"作为现代大学治理的目标逻辑和理想状态,是完善大学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路径。现代大学治理要建立以民主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学术治理系统为主的内部治理系统,建立以依法治校、社会协同、内生外促为主的外部参与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善治生态"的大学治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董家禄 《求知》2020,(1):7-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展现了"中国之治"的宏大愿景,擘画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蓝图,指明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境界,提供了人类制度文明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被誉为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诚然,构建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非常重要。但是,无论多么完善的治理体系,最终都要落实在具体的治理能力上。就此而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提升具体的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基础性要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杨崇磊  杨宁 《党政论坛》2014,(19):28-3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疫情防控暴露出我国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上的明显短板和不足。深入反思这些短板和不足,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五治融合",促进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优化治理结构,促进社会合作治理;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八社联动",打造有温度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部门的合并还是拆分"为参照系可以将公共治理分为整体性治理和分散性治理两种范式。整体性治理主张建立较少数量的大部门以强化合作,以此解决政府改革所引发的空心化和碎片化问题。分散性治理则认为只有建立更多较小的部门以强化专业性和针对性,才能在日益多样化的政府组织形式下实现公共利益。整体性治理与分散性治理有共同的目标追求,但在具体路径选择上分道扬镳。良好的治理需要超越非此即彼的逻辑,实现不同治理模式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Governance     
TW  AG 《The Political quarterly》2005,76(4):469-470
  相似文献   

13.
环境治理直接关乎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环境治理格局则是决定环境治理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治理理论演绎出基本的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框架,再根据环境治理中的弊端和多元利益主体的发展判断治理格局的演化趋向,最后结合治理理论重构环境治理格局,并分析多元主体环境治理格局的关系结构,以期推动环境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家治理工具的实体性治理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体性治理单元是关于空间治理的一种分析概念,主要为行政区。其功能全面,边界清晰,管辖范围明确,管辖权力完整,通常为一级独立的财政。实体性治理单元在政治统治和行管理方面的功能不可替代,撤销、新设、扩大、合并、拆分、升格、改名等是实体性治理单元的治理手段。实体性治理单元存在导致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难以满足跨行政区公共管理要求和公共服务的需求、难以解决跨行政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行政区变动成本高等问题。虚体性治理单元主要包括经济区、功能区等,其功能在于补充实体性治理单元的"短板"。由于虚体性治理单元具有独特的功能,可以实现实体性治理单元无法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Different ways of knowing (WOKs) present in governance processes easily give rise to controversies and conflicts and forestall collective action. To resolve these conflicts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what constitutes a WOK and how we can organize inclusion through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OKs contain different knowledge elements: they contain different bodies of factual knowledge, formulate specific knowledge questions, and prefer different methods and knowledge institutes. WOKs also encompass different frames, interpretations, or normative perceptions of reality. And finally, different WOKs make use of different sources and types of organizing capacity.

Realizing successful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processes means organizing inclusion of these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knowledg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knowledge diversity for realizing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processes and the challenges for inclusive knowledge management—through an in-depth case study of a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process between the Netherlands and Flanders.

We conclude that realizing inclusion between various WOKs and their knowledge components contributes to the overall success of a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process. However, managing inclusive knowledge is as much a matter of conscious strategies as it is the result of an emergent interaction process between stakeholders, experts, and officials within various WOKs. Furthermore, although knowledge inclusion facilitates successful negotiation between stakeholders, it doesn't guarantee a successful outcome of these negotiations.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19,(6):98-107
尽管群租的"治乱循环"已成为特大城市社会治理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但已有研究对此仍缺乏充分的学术建构。依据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可以将群租的"病因"诊断为特大城市中的居住贫困。通过对群租治理京沪叙事的逻辑提炼可以发现,当前中国特大城市的群租治理是一种典型的地方运动式治理,它悬浮在国家运动式治理与基层运动式治理之间,治理意蕴的弱政治化和治理机制的半常规化致使其面临合法性与有效性双重危机,不但难以消除居住贫困,反而造成了居住贫困再生产。相比之下,包容性治理强调将"包容性"嵌入群租治理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中,将群租治理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美好生活和赋权增能的政治使命,在特大城市设立直接向中央政府负责的独立办事机构作为群租的"元治理"单位,构建利益表达机制和府际合作机制,不仅可以增强体制特征合法性,还能够通过创造有效性来累积体制作为合法性,是更为适宜的群租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ANDREAS DUIT  VICTOR GALAZ 《管理》2008,21(3):311-335
Unexpected epidemics, abrupt catastrophic shifts in biophysical systems, and economic crises that cascade across national borders and regions are events that challenge the steering capacity of governance at all political levels. This article seeks to extend the applicability of governance theory by developing hypotheses about how different governance types can be expected to handle processes of change characterized by nonlinear dynamics, threshold effects, cascades, and limited predictability.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argues the relevance of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approach and goes on to review how well governance theory acknowledges the intriguing behavior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In the second part, we develop a typology of governance systems based on their adaptive capacities. Finally, we investigate how combinations of governance systems on different levels buffer or weaken the capacity to govern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论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的互补性与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式的合同治理与非正式的关系治理是互补性的。相关研究通常将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看作是可替代性的,因为信任能降低交易成本,也能够替代正式合同的刹手闸作用。研究表明:合同治理不仅不会阻止关系治理的发展或者成为关系性治理的替代者,相反,良好的、详尽的合同实际上会提升交易各方间长期的、合作性的信任关系;良好的合同缩小了与交易相关的风险范畴,并降低了其严重性,因而会鼓励和促进合作与信任关系的发展;良好的合同通过强化对有关交易的风险,如道德风险的惩罚,有助于长期交易关系的发展;关系治理也有助于合作者间发展出有关处理不确定性的柔性规则和程序,当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后,有助于合作伙伴间的相互调适,从而维持双方的交易关系,并因此提高交易效率。  相似文献   

19.
20.
Stenson  Kevin 《Policing》2009,3(1):5-6
The theme of this issue is governance, a term with multipleand often contested meanings. By governance, in its broadestsense, I mean those more or less systematic attempts to shapehuman conduct. In civil society, these can range from self-governancethrough prayer and exercise, family and commercial management,the organization of residential and religious communities, strugglesover turf by street gangs and organized crime networks, to paramilitaryand ‘terrorist’ networks. As radical feminists andevolutionary theorists argue, the core of collective governanceor state government is patriarchal. This is so whether or notthere is an effective sovere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