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把事情做到藏区百姓心坎上。"这是我省第二批援藏干部人才的心声。两年来,全体援藏干部人才克服困难、主动作为,有效推动了藏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那么,我省组织部门是怎么强化管理、坚持以制度管好人、以制度用好人,实现援藏干部人才工作好、生活好、成长好的呢?对口支援援藏干部是支撑记者:我省经过几年的援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省委组织部门在选派干部人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2.
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一年多来,广大援藏干部人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发挥才能.在广袤的雪域高原建功立业、历练人生.展现了新时期援藏干部人才的先锋风采和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正>八千里路云和月,辽河水映天山情。2005年,辽宁首批援疆干部人才走进戈壁高原,开启了对口援疆征程。一批又一批辽宁援疆干部人才铭记嘱托,默默奉献,凝聚成"甘于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辽宁援疆精神。辽宁第五批273名援疆干部人才进疆一年来,在参与援建的塔城地区和生产建设兵团八师、九师的36个地域,满怀挚诚做贡献,勤恳务实谱新篇。有一种情怀,与家国相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正陪母亲在沈阳治病的一位女医生,得知被列入援疆人选并征求她意见时,经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大夫,是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2016年7月接到进藏任务,我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想当年,我外公就是修青藏公路时的随队军医,我姑姑姑父也是援藏干部,现在轮到我了。我要做家里第三代援藏人。为此,我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但是一进入雪域高原,我还是在头晕目眩中发现缺氧状况比想象的更加严重。安静的时候,血氧也只能到88%,慢速步行的时候,血氧82%和心率120  相似文献   

5.
正奋斗:徐书记你好!我们是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全媒体报道组,此次专程赴西藏日喀则采访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干部人才。在这几天的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在学校、医院、田野、牧场,所到之处,一直被我省援藏干部人才的事迹所感动。我们感觉到,第六批援藏干部人才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是国家战略执行者,神圣国土的保卫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6.
白朗县从最初一座蔬菜大棚都没有,到如今成为西藏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被喻为雪域高原上的"菜都"。这些成果的取得,浸透着山东援藏干部的努力和心血。2010年,济南市第六批援藏干部郭象峥接过了援藏接力棒,担任白朗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分管固定资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6月,德阳市司法局再次来到对口援助的阿坝县,开展扶贫帮困和法律服务援助工作,看望慰问援藏干部。这是自2012年德阳市启动对口支援藏区工作以来,第三次到藏区开展援藏工作。2014年6月,四川律政公证处组织党员公证法律服务队一行13人送法进藏区,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色尔古乡、黑水县和若尔盖县开展帮扶和法律宣传活动。2015年6月30日,我省2015年(夏季)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欢乐藏区行"暨"法律七进"活动小分队来到川主寺镇,为农牧民送来文艺表演、义诊巡诊、法律咨  相似文献   

8.
"藏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这是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援藏人心底最质朴的声音。调研考察、规划编制、修桥筑路、建设新农村……全省援藏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受援地区的每一寸土地。自2012年6月全省第二批"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开展以来,我省  相似文献   

9.
2016年9月,响应省委号召,青白江区第四批援藏工作队28名援藏干部人才奔赴甘孜九龙,开始为期两年的援藏工作."帮扶是责任、发展促共享,你们要充分依靠当地干部群众,真情援助、精准帮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辜负省、市、区委的重托."行前动员会上,青白江区委主要负责人刘筱柳的话语掷地有声又语重心长.这是省委重新调整对口帮扶对象后,青白江区援藏工作队第一次行进九龙,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必须从"零"做起.  相似文献   

10.
<正>炸酱面、糖油饼、卤煮火烧、面茶……散发着浓郁的北京味道,承载着多少北京援藏干部的乡情。能在雪域高原——拉萨品尝到正宗的家乡美食,对北京援藏干部来说,是件幸福的事。人们常说,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是关爱的味道。对离家千里之遥的北京援藏干部而言,吃到家乡菜是最大的心理慰藉,也正因如此,北京首旅集团援藏后勤服务团队为之付出了很多很多。于旸是这支队伍中的"老前辈"了,因为他早在2009年就来过拉萨,参与援藏工作。那个时候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市贯彻落实1994年7月召开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开展对口支援西藏的工作,已经整整20年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方针,确定上海市作为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省市之一。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海市委在1995年5月,从3500余名应征志原者中遴选出49名中青年干部,作为首批援藏干部,分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江孜县、亚东县、拉孜县、定日县以及地区机关,直属单位任职,至今上海已经派出了5批援藏干部。  相似文献   

12.
行走白玉     
<正>"海拔三千",是武侯区、崇州市第二批援藏工作队的QQ群名称。2012年7月,40名援藏干部肩负使命,千里驰援平均海拔3500米的甘孜州白玉县。两年间,援藏干部用青春热血、勤劳智慧和激情实干,辛勤耕耘着这片渴求发展的热土。两年间,援藏的经历让他们在感动  相似文献   

13.
在海拔4750米的藏北雪域高原,活跃着一群乐于奉献、勇于开拓进取的人们——辽宁第二批援藏干部。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已近半百,最小的还不到而立之年。他们怀着建设西藏、振兴那曲这一雄心壮  相似文献   

14.
韩光远 《求贤》2014,(6):63-63
2013年8月,作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我们54名同志带着天津市1200万人民的重托,踏上了雪域高原,来到了“藏东明珠”昌都,开始了新一轮的援藏工作。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来昌都快一年了。一年来,我和许多援藏干部一样,经历了许多个人生第一次。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7月,我作为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来到西藏拉萨市农牧局工作。进藏不长的时间里,我下乡村、钻牛棚,挨家挨户了解动物疾病防疫情况,走遍了拉萨近70%的村庄。有时候一天能跑三四个地方,一到村里就跟兽医了解情况,顾不上吃饭、休息,甚至午饭、晚饭都是在车上吃个泡面凑合。数不清的基层考察,加之强烈紫外线的暴晒,我原本白净的皮肤晒得黝黑,同事们开玩笑地说,看不出是个北京人,倒像个"老西藏"了。  相似文献   

16.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6):F0002-F0002
<正>贯彻落实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上海全面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的工作。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上海援藏干部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积极支持下,花大力抓好援藏实事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第一批(1995.5-1998.5)上海援藏干部在援藏工作中共实施了援藏项目94个。他们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形成了援藏思路:以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为先导,为藏族同胞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寻找沪藏两地经济优势的最佳结合点,加速日喀则地区经济发展,努力为地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上海人才与基  相似文献   

17.
正"感谢共产党,感谢援藏干部,来的同志真是‘惹呱哑哆’(了不起)。"这是甘孜理塘县甲洼乡江达村牧民则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得益于乐山援藏干部传授的农科技术,他2013年卖土豆就挣了1万余元,家里还存下了7000余斤土豆作为口粮和来年的种子。则巴的故事不是个例。2012年7月,我省紧紧围绕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大局,在充分总结第一批对口支援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选派方案,以"7+20"(由成都、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乐山、宜宾7个经济发达市选派干部人才,对口支援20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14,(1):41-42
做好援藏干部选派工作,既是一项神圣的政治任务,也是锻炼培养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河东区委高度重视援藏干部选派工作,大胆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工作新路径。2013年在选派第七批援藏干部工作中,区委坚持严格“三项标准”、把好“六道关口”,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相似文献   

19.
援藏记事     
张少宝 《求贤》2014,(1):58-58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岁月令人难忘,总有一段经历让人刻骨铭心。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我作为天津市第六批援藏干部,也是全国老干部工作系统的首位援藏干部,在西藏昌都担任昌都地委老干部局副局长。3年援藏的工作经历和生活感悟,让我永生难忘。  相似文献   

20.
达州市全面实施援藏干部人才关怀行动,切实为援藏人员提供特殊政策,给予特殊待遇,授予特殊荣誉,为援藏干部人才在藏区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