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总部经济是我国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升级、品位提升的动力引擎,也是政府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根据总部经济的理论,欠发达地区若能跻身总部经济价值链的制造基地环节,对所在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银川市"两宜"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银川市城市环境相对优越,交通、通信便捷通畅,城市服务功能完备,各类人才资源充裕,为吸引总部企业驻银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银川市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暂行办法》的出台,为银川市发展总部经济提供  相似文献   

2.
李勇 《探索》2007,(4):152-156
总部经济是中心城市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是在区域之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市场对区域间资源进行再配置的表现形式,是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本文论述了我国众多的企业将总部与加工基地实现空间上的分离,出现总部向中心城市集群布局、产业加工基地向成本较低的中心城市周边地区集群布局的现象.同时以本文重庆为例,阐述了重庆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及对产业升级的影响、重庆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层次的战略举措、发展总部经济的保障措施、依托总部经济支撑产业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3.
<正>晋江始终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推动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并进。以产兴城,存量提升。以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内涵,促进人口聚集,带动城市繁荣。结合城市改造,晋江推动126家优质企业退城入园,52家企业转型转产,229家低效污染企业淘汰出局,实现产业集约集聚、转型升级;深化实施"品牌经营""资本运作""创新驱动""龙头带动"和"全方位创新"等发展战略,推动"晋江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中国一些中心城市,已经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总部经济通过将企业的总部机构同生产基地相分离,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并避免了中心城市产业置换后形成空心化。通过总部经济,促进了区域制造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心城市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了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正凯里经济开发区从单一的经济功能区,转变成为产业集聚基地、旅游景区和现代化新城,实现产业化、城市化和景区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一体发展。作为凯麻同城化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凯里经济开发区在开发建设中,遵循"新城引领、产业支撑、配套跟进、整体提升"的总体思路,坚持产业、城市、景区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推进"企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城市景区化"进程,先后获批贵州省首批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  相似文献   

6.
刘秉承 《实践》2013,(10):46-47
随着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贯彻落实,昔日人们印象中的"煤城"乌海已阔步迈出城市转型的步伐。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乌海市依托原有的工业基础,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经济转型、城市转型、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同步推进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的新道路。产业集聚强优势乌海市能够走出一条做长加粗产业链、实现上游产业附属产品精细加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该市下大力气整顿高耗能、高污染的小企业密不可分。通过关停淘汰落后产能,规模经济得以健康发展,优势企业得以充分  相似文献   

7.
王燕飞 《探索》2014,(2):93-97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发展迅速,产业集聚现象明显,为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乡城劳动力转移创造了就业空间。应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城市产业集聚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城市产业集聚在东中西部劳动吸纳上的不同表现,研究得到提高城市产业集聚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农村劳动知识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需积极推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加大区域产业发展协调力度。  相似文献   

8.
长春打造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的提出,符合长春未来发展预期,引领长春未来发展方向,提振经济社会发展信心。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需持续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强城区及长春对域外辐射的交通大通道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大项目为龙头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发展旅游经济与总部经济,提升长春在国内的综合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张春法 《唯实》2015,(4):78-79
近年来,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取得了快速发展,如集聚水平逐步提升、规模经济初显效应、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和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等,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个体发展差异显著,产业同构现象严重;高端人才十分匮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业创新缺乏活力,运营管理粗放低效等。为此,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夯实微观基础;以人才创新为动力,打造智力高地;以产业创新为方向,构建比较优势;以制度创新为依托,改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求贤》2008,(11):F0004-F0004
时光峥嵘,在伴随着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面对全新的发展契机,塑力集团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制定了集团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集团总部所辖的销售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金融中凡、国家级技术中心、检测中心、专家学术委员的六大经营管理中心的作用,体现总部经济的产业集聚效益和品牌效益。  相似文献   

11.
韩学键 《奋斗》2010,(10):3-4
<正>为了"勇当四个排头兵"、"建设美丽城市",大庆市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加强现代城市管理为突破口,研究破解城市经济、市政、社会、人文、生态等领域的矛盾问题,加快提升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水平。一、加强经济管理,优化发展环境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优化发展环境有机结合,积极创造适宜市场发育、企业壮大、产业成长的优良土壤,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一是抓经济发展规划。立足大庆发展阶段性特征,突出绿色发展理  相似文献   

12.
立足新发展阶段,从借助产业集聚带来的高速增长转向基于创新集聚达成的高质量发展正成为开发区当前发展的共识,开发区在加快城市对外开放、创新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加强.长春市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但其开发区主导功能重叠、创新能力不高、经济产出较低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在此形势下,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矛盾,实现以发展为导向的双转型、以资源为导向的双赋能、以创新为导向的双提升和以改革为导向的双减负,加快长春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总部经济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王凯 《理论学刊》2005,(11):44-46
我们对总部经济概念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也需要进行多层面的理解来不断深化认识;对总部经济形成的理论模型的理解,应包含对理论假设、企业的三种生产布局模式和总部经济形成的不同层面的分析。既有研究发现总部经济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至少有5种效应,这五种效应实际上体现了三大功能,最终体现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健 《唯实》2004,(12):16-17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大量企业从战略发展的角度考虑,选择了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在空间地理上的分离,公司总部在特定地域上的集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总部经济产生的原因、总部经济和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一、总部经济产生的原因通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货物、资本、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公司在区位上的选择越来越自由,很多公司甚至变成了“松脚型”企业(Castells,1989)。有些学者认为,距离在经济上的意义已不再那么显著,交易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5.
赵菲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8,(7):F0002-F0002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新飞跃”,即“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打造这样一个“有中心有产业”的发展新框架,使上海产业支撑能力、城市集聚扩散能力和城市形态魅力进一步转折和提升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6,(2)
正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呼和浩特市"拉动城市向西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3321"发展战略,着力调结构、促转型、增活力、惠民生,构建新型化、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局面,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三产集聚效应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历史上,回民区曾是呼和浩特市的工业大区。"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市重工业建设基地基本上都被规划在回  相似文献   

17.
郝亚伟 《共产党人》2013,(10):34-35
产业园区是一个城市发展经济、集聚产业的重要平台。如何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提高投资强度,吸引优势企业入驻,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是各级各类开发区面对的共同问题。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是近两年新成立的一个以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园区,通过两年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正进入快车道,这一过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6,(6)
正"十三五"时期,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围绕建设品质东胜,全力推进创新东胜、宜居东胜、诚信东胜、幸福东胜"四个东胜"建设,全面提升经济、城市、社会、生活品质;紧扣"提质强业兴城"的主题,集中力量开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城市精细化治理行动、住宅小区文明创建三年攻坚行动"三大行动",努力实现"人民、城市、产业"全面协调发展,打造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强大、具有较强影响的转型发展标杆,将东胜建成"呼包鄂榆"城市群中有魅力、活力、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以来,贵阳牢记更好地担当全省发展"火车头""发动机"的历史使命,不断完善提升符合贵阳实际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绩。过去五年,贵阳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获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城乡面貌得到极大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13,(6):58-59
吴忠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工作方向,努力做到坚持四个突出,建设四型财政。坚持突出开源节流,着力建设发展型财政。坚持支持发展和涵养财源并举,发挥预算、补贴、以奖代补等财政工具"四两拨千斤"作用,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促进财政经济良性互动。一是壮大骨干财源。进一步明确财政支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全力支持"五优一新"产业集聚发展和战略主导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二是夯实基础财源。不断加大财政"三农"投入力度,确保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三是激活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