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她,是鞍钢集团继李超、孙利东之后第三位也是唯一获得辽宁“时代楷模”称号的女职工。她,20余年如一日,坚守在钢铁材料研发生产一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中国第一,为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和船舶工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贡献。她,就是辽宁“时代楷模”、鞍钢集团(以下简称“鞍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舶用钢研究室主任严玲。  相似文献   

2.
环渤海区域的大连、葫芦岛、辽河入海口(营口、盘锦)三大造修船基地实现错位竞争、均衡发展,沿海六市船舶产业正在加快推进,锦州、丹东两大新兴造修船基地建设已全面展开,省内十大专业化船舶配套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自“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辽宁省作为环渤海造船基地的龙头,船舶工业在国内外影响力、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在辽宁省灯塔市政府广场晨练的人们,总能看到一个追着垃圾一路小跑的环卫工人。她比谁起得都早,风雨无阻,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辛苦中找到了乐趣,在工作中体现了价值。附近的居民都认识她,并亲切地叫她"曹大姐"。她,就是灯塔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曹素坤。热爱——她把工作当事业在众人眼中,环卫工人"工资不高,整日与脏和苦为伴,与假日无缘",每天都过着早出晚归,与泥水、尘土、垃圾打交道的生活,默默地做着城市的"移动吸尘器",这是千万名城市环卫工人的真实写  相似文献   

4.
像阳光,把坚冰融化;像雨露,令小草发芽;像春风,让花朵绽放。传承知识,塑造心灵,无怨无悔,一往情深。爱就是神奇,爱就是力量。——题记人物记事她是2010年和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说课大赛上辽宁省唯一的评委她是2012年国家教育部选派到德国参加"建立与中国环境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方法论"专业培训的辽宁省唯一一名教师  相似文献   

5.
<正>张丽华,女,汉族,1967年12月出生,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先后获得"辽宁省五一巾帼先进个人""辽宁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张丽华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你相信吗?不由得你不信!这位北大毕业的学子,把根深扎在辽宁环保战线后,一直都在那里"绚丽地绽放着":在锦州石化公司工作,她在环保最前沿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一  相似文献   

6.
<正>丁唯秀,女,汉族,1972年4月出生,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营口市第六中学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是什么样的信念,让她投身教育、教学第一线,挥洒汗水、忘我工作,在班主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余年?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苦地奔波在漫漫家访路上,却从未停下过脚步?是什么样的挚爱,让她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把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强大的海军"——重庆船舶工业兴起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具有发展船舶工业的产业基础和航道条件。重庆解放前,规模较大的船厂仅有现在的东风船厂,其前身是民生轮船公司独资经营的民生机器厂,主要从事船舶修造业务,生产各类型铁、木轮船及锅炉蒸汽主机和辅机,解放后收归国有。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中共中央展开了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重庆的三线建设是整个西南三线  相似文献   

8.
<正>她是沈阳市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也是辽宁省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还是"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获得者。1976年出生的她,身材娇小、容貌秀丽,却被同事们称作"机床行业女汉子""玩转数控车床的铿锵玫瑰"。理由很简单——她先后主持和参与4项数控机床国家重大专项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2项、发明专利3项,使企业"以市场为核心,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及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9.
庄电一 《共产党人》2013,(16):40-42
谁也没有想到,当年一个临时的动议,竟会成为吴健始终不渝的选择。吴健是以大学生志愿者的名义,从辽宁省大连市来到宁夏,在吴忠市利通区偏僻的扁担沟中心学校任教的。志愿者的任期只有一年,吴健却将这短期的"志愿"行动变成了终生的选择。当别的志愿者都已离开,她却在那里深深地扎下了根。6月14日,当记者在扁担沟中心学校见到一脸阳光的吴健时,她已是这所学校相当倚重、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了。  相似文献   

10.
<正>身份证、户口本不过巴掌大,却关系到千家万户。人们从出生到离世,都少不了去一个地方"报到",那就是公安局的户籍窗口。就在这个窗口岗位上,有一个女民警耕耘了25年。寒来暑往间,人声喧闹里,她就像一朵艳丽的警花,开在了百姓的心田,先后荣获"辽宁省十大杰出女警""辽宁省三八红旗手""抚顺市学雷锋标兵"等称号,7次荣立三等功,12次获嘉奖。她就是抚顺市公安局户政处户政科科长蒋艳。  相似文献   

11.
正她扎根基层文化战线,一干就是36年。曾多次参与省内外电视台晚会的舞蹈创编工作。2013年8月,带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安代舞表演队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式演出;2014年9月,创编的舞蹈《吉祥》在辽宁省第十五届"群星奖"舞蹈类比赛中荣获金奖。她就是阜蒙县文化馆馆长乔秀艳。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要为鞍钢的时代楷模勾勒一幅画卷,她的名字不啻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要为鞍钢的女性职工描画一道风景,她的身影更是动人的一抹色彩。——题记人物记事她是鞍钢历史上首位被中国发明协会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的女科技工作者她主持的"含铁尘泥高效再资源化新工艺开发与应用"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广应用后,仅3年时间就为企业增效3.1亿元  相似文献   

13.
船舶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船舶制造业,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带动钢铁及配套机电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并充分肯定了船舶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船舶工业更快、更大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勉励我们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我国船舶工业已经具备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有利条件,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在世界造船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正16年来,从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成长为社区党委书记,她始终用真情服务温暖着周围的人们。"好党员""好干部""好闺女""好母亲"是群众对她发自内心的最高褒奖,"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志愿者先进单位""辽宁省服务群众好党员""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也是对她辛勤工作的肯定。她的名字叫刘荣爽,在她眼中——红运社区曾是营口市内面积最大的棚户区。2007年棚户区改造后,大批居民迁入,人员成分复杂,党员状况不清,小区垃圾成堆,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配  相似文献   

15.
正辽河油田特等劳动模范、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辽宁省"五一"巾帼十佳标兵、辽宁省劳动模范……在诸多荣誉的背后,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敬业担当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她,就是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热注25站站长田丽。田丽带领的是一个全部由"80后"组成的班站。班站成立之初,涣散的工作状态、参差不齐的技术水平、不断增加的注汽任务,让田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她迎难而上。没人愿意干的脏活、累活,她干;员工技  相似文献   

16.
正辽宁省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能手"、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省直机关"三八"红旗手……辽宁省审计厅财政审计处副处长、共产党员茹彦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选择审计,就要做到更好更强俗话说:成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翻开茹彦的工作履历可以清晰地看到:1992年7月,她毕业于一所普通院校,凭着不懈努力,她先后获得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资格,27岁便成为某大型军工企业的主管会计。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怀着自己的理  相似文献   

17.
<正>罗虹,女,汉族,1970年3月出生,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产三科主任兼产科门诊主任,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五一巾帼十佳标兵""辽宁五一奖章""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换上无袖手术服的罗虹干练而淡定。她熟练地消毒、洗手,向同事们交代手术注意事项,跟产妇聊几句安抚的家常话,这种沉着与温和让手术室里每个人的  相似文献   

18.
正于丽琴,女,1968年6月出生,199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大连市中山区林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获得"全国志愿服务奉献之星""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大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68项,入选"中国好人榜"。她创建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和先行先试的"3+N"共建体系,化解了诸多民生难题,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其经验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别看马圆圆是个"80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她取得的成绩足以让人钦佩。参加工作7年来,她先后参加了审计署"全国优秀审计项目"评选阅卷工作,全国政府性债务、全国社保资金、全国土地出让金审计等重大审计项目的跟踪审理工作,出具审理意见书80余份,提出审理意见730多条,无一差错;她凭着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工作成果,先后被授予审计厅机关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审计组长、辽宁省  相似文献   

20.
20岁,她学了中医,从此,与医结缘,一干就是56年。40岁,她开始从事干部保健工作,36年的干部保健工作让她在她服务的群众和对象中有口皆碑,赞誉有加。55岁,她宝刀不老,开始筹建辽宁省金秋医院,以几台陈旧的心电图机、B超机起家,历经21年的风雨磨砺,不仅使金秋医院在辽宁省卫生系统中站稳了脚跟,且已成为全国仅有的几家专门服务老年人的医疗机构之一。张菊香,一个坚定执着的女人。桑榆未晚霞满天,真情辉映夕阳红。她是始终践行"自己的生命有多重要,患者的生命就有多重要"的医者;在住院的老干部患者平均年龄为86岁的金秋医院,她是为天下儿女尽孝,为老年患者营造"健康长寿之家"的医院院长;她以院为家,没有节假日,早来晚走,与病患在一起的时间总比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长。76岁,本可以安享晚年,她却依然忘我地奔波在为老同志服务的路上……张菊香,似一枝绽放精彩的菊花,把自己的芳香洒满金秋医院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