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中央集权型"统收统支"体制--行政分权型"财政包干"体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分权型"分税制"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三个大的阶段,而每次改革的核心问题则是如何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权的关系,在李先念改革财政体制思想中多有涉及.笔者谨以时间为序,对李先念的这一思想进行一定的梳理论证,并结合现时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李金龙  武俊伟 《求实》2016,(9):38-45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体制一直是我国改革关注的重点领域。历次财政体制改革,特别是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改革,更多的是在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关系,唯"占有比例"式的财政体制改革模式似乎被"锁定",带有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某些鲜明特征。要消解财政体制改革路径依赖的困境,可以从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复位;跳出中央控制与地方积极性的二元思维,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在社会经济各个层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在新时代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总体了解在前13个五年规划(计划)期安徽经济发展状况,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来的安徽经济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十四五"规划及未来更长时间内安徽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思路,并针对中国现行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有所作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习近平总书记赴吉林考察调研期间,谈到了"十四五"规划。他指出,明年我国将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他希望各地深入调研,聚焦面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回首"十三五"规划的制定,2015年5月到7月,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地方考察调研、召开三次座谈会,听取了18个省区市负责人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目前,从全国到地方的规划编制工作都在紧锣密鼓推进。在"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化已经成为趋势.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初期的“减税让利”到1 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再到《中共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的“在统一税制的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充分说明了财政分权对于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经济能力的作用.因此,在财政分权的视角下,如何采取恰当的途径来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关键问题.要强化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优化财政分权的结构,使中央集中财权与地方财政分权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有识之士开出了很多药方,但久治而不愈。病根究竟在哪里?其实病根就在于地方政府求钱若渴。四大刺激因素在中国大地上引发了卖地大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开始形成。一,财税制度改革。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财权事权的不匹配导致地方政府在平衡财政收支上捉襟见肘。卖地融资以其各方面的"优势",迅速成为各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二,住房制度改革。1998年房改之前,地方政府几乎没有卖地收入,但  相似文献   

7.
涂一荣 《世纪桥》2013,(11):87-88,9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综合改革举措,包括通过管理和财政分权以改善官僚效率、增强灵活性和促进创新等,地方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从经济发展转到社会服务,世纪末中央政府通过“私有化”地方企业和地方官僚作风建设改变了地方政府作为市场自由化战略的一部分。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经济产出,但是它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激励地方官员从事寻租和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笔者试图通过跟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市场、行政和财政”等方面的改革历程,探讨改革措施并对其结果进行审慎评估。  相似文献   

8.
我国财政在推进基本公共眼务均等化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断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化地方财政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开放并加强地方政府发债管理是学界多年所关注的改革大计,随着财政部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已提交国务院待批,我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将是大势所趋.从政府职能、现实财政收支和代际公平三个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地方政府职能重要性的进一步凸显、现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匹配财力与事权效应的不显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代际不公平"的问题,都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提出了紧急而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分税制改革对中央与地方间财权与事权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但由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较为滞后,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功能尚弱,分税制的位移效应导致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愈来愈依靠土地财政,借助扩张性或违法性土地征收方式,以解决其财政资金不足问题。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倾向,导致了土地政策执行中的越位与缺位现象,"低进高出"的炒作土地方式是地方政府权力寻租产生的温床。通过土地批租获取高额土地出让金、发展房地产增加税收、通过土地抵押获取融资债务,是土地财政的三大主要途径。土地财政造成财政收入的不稳定及不可持续,易造成投资与消费失调,加大政府融资风险,侵蚀农民权益,危及社会稳定。缓解土地财政之弊端,需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分税制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分配机制,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管者身份,合理矫正地方政府短期土地出让行为。  相似文献   

11.
财政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和保障。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构筑县级财政安全防线的重要屏障,是解释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山西省作为典型案例,以财政省直管县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财政分权改革对县级财政收支平衡度的政策效应。采取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相结合(PSM+DID)的方式,识别出改革对县级财政收支比的因果处置效应,并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机制、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压力机制三个角度验证了因果处置效应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显著提升试点县6个百分比的财政收支比,且政策效应具有滞后性和持续性。这一结论在通过改变计量方法、更换样本以及安慰剂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从财政体制改革角度为认识地方财政安全提供了解释路径,为持续推进和深化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分税制的实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凸显。地方财政改革及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途径:合理确定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地方税体系;加大农村生活与服务设施的投入,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构建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大力推行费改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部门收入变为地方公共收入;完善政府绩效评价和监督体系,减轻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化解地方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3.
法国公共行政改革有着深刻的国内外背景和原因,其采取的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和财政调控手段、改革公职制度和政府机构控制方式等主要举措对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大力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加快涉农税费改革,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进步。但在改革攻坚期,应深入评估政策执行效果,分析财政支农的现实困境,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完善农村税收制度,增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驱动力,为"三农"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转移支付结构,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推广"营改增",完善税收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多次成功地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用中主要存在工具的选择单一、缺乏"松紧"搭配的政策组合实践、财政和金融部门配合的步调不够一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错位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加强国债管理,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财政和银行的配合机制等措施,做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切实提高我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但是财政生产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不断缩小。从政府支出的公共品模型和拥挤模型出发,对国家财政、地方财破总支出和生产性支出规模的经济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需要政府强力推动;中央财政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远高于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国家财政的非生产性支出规模过大,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明 《理论学刊》2012,(8):81-85,128
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间的合作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这种合作主要呈现为一种低层次和不稳定状态。除了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扩大化、官员的政绩考核、地方财政的困难以及落后地区的抵制等因素之外,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在于分权化制度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经济人"属性,使得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收益与合作成本发生了变化。基于这一认识,相应的政策调整应着眼于地方政府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张鹏  王娟 《世纪桥》2006,(11):63-64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推行了财政分权改革,而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尤其引人关注,学者们大多着眼于经验性的计量工作,而忽视对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的探讨。本文在回顾财政集权和分权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中国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伴随1994年我国实行的财政分权改革,经济增长速度也保持在8%左右。鉴于此,本文在肯定1994年分税制改革积极作用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经济指标衡量了财政分权,并对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进行了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20.
乡镇财政举步维艰,债务急剧增长,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要使乡镇摆脱财政困境,必须进行机构改革,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适当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多留一些财力给乡镇;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健全财政债务管理制度,积极化解乡镇债务;大力培植税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