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统一战线作为一个重要的法宝,实现了从革命统一战线到爱国统一战线的转型,经历了从政策、策略到制度的演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证明,把绝大多数人团结  相似文献   

2.
创先争优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党执政为民的行动表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性。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史,就是一部创先争优的历史。从建党之初的13个代表,到现在近8000万党员的先进集体;从红色政权的初创到中国革命最终胜利;从领导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到建立初步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从改革开放到初步小康的实现,中国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分期问题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把社会主义时期分为四段:从1949年到1956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从1957年到1966年,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从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历史的伟大转折”标题下写1976年10月以后。1991年我们在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时,就以《历史决议》为根据,将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分成四段,各写了一章,即第六至第九章。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后,写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一章,即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一直写到1991年写书的当时。  相似文献   

4.
张星炜 《探索》2011,(4):34-39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历史轨迹表现为:从制度层面认识社会主义——从消灭私有制到建立和巩固公有制;从本质层面认识社会主义——从把“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到确认“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自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将进一步从核心价值理念层面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四年,在党的历史上是很重要的时期。党的十四大继往开来。“往”,如果讲得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七十多年之“往”;直接地讲,是新时期十四年之“往”,足继这个“往”。从十四大以后新时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来”,是开新时期的新阶段之“来”。十四大报告给新时期十四年这一章历史写了下了基本总结,又为下面一章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1991年,胡绳同志主持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时讲过,我党历史时期的划分是不是可以以民主革命时期为一段,社会主义时期分两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时期的前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社会主义时期的新篇。这是我用自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世界现代化落伍者、后来者到中国现代化引领者、推动者,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题和战略考量。40年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成功经验,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解决了后发外源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困扰,回答了"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上,实现了三次飞跃,即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位一体,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演进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总结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文明观的历史演进,对于深入认识和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新中国诞辰60周年.从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到蒸蒸日上、阔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近代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时期。综观新中国成立后29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81年的历程。从1921年到新中国建立,召开了七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从新中国建立到十五大召开之前,又召开了七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向人们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卓越贡献,向人们揭示作为党的旗帜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必然性。 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足迹: 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大学温乐群教授指出,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富创新性和开拓性的重要文献,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伟大纲领。江总书记的讲话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一、概括性 讲话从宏观的视野出发,以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矛盾的运动为背景,回顾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历程。指出,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80年,是中国逐步堕入深重的民族灾难和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大体上经历五个阶段、五个时期: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寻梦起步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追梦奠基时期;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是探梦求索时期;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筑梦拼搏时期;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建党100周年,是圆梦决战时期。回顾这段寻梦、追梦、探梦、筑梦,直到接近圆梦的历史,有这样几点启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目标追求;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走中国道路;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的中国精神;必须崇尚唯物辩证法,进一步提升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凝神聚力,意义深远。百年党史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党的十八大开始,持续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时,是当前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4.
励精图治     
《党的建设》2001,(7):22-23
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此期间,共和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从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到"三反"、"五反"运动的广泛开展;从西藏和平解放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现;从克展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到"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从粉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到拨乱反正.这一切,尽管有曲折和反复,但总体上是有力地为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拉开了序幕,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从正反两方面为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确立了其为中国革命事业和经济建设事业的核心地位。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涉及到经济领域,同时也是涉及到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事关全局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首先源自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认知。中国的先进分子在经过反复分析与比较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基础。在改革开放丰富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于2001年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命题。在前后两个"三十年"探索与完善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政治命题,一步步丰富和完善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学说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源泉,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则成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基础。从理念到制度,从创设到完善,制度自信的演进逻辑清晰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确立奋斗目标、选择发展道路、谋划战略布局、制定战略步骤的过程中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渐行渐近;从"中国式现代化"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协同并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日趋完善;从"大三步"到"小三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到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步骤愈加清晰具体。  相似文献   

18.
王永祥 《党史纵览》2022,(12):10-11
<正>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经过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  相似文献   

19.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为当今社会主义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看,30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使中国人民自1840年以来,实现"振兴中华"的期盼真正变成了现实.从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看,改革开放30年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取得的最显著、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真正找到了答案: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与挫折,也赢得成功与辉煌,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矢志不渝.从建党之初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到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从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迈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到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历久弥坚.百年奋斗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留下宝贵经验启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先进理论的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斗争精神、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