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朱德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张廷益1936年11月,朱德率领红军总部胜利抵达陕北,受到党中央和根据地军民的热烈欢迎。毛泽东对朱德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充分肯定了朱德为维护...  相似文献   

2.
正80年前,在红军长征中,张国焘另立"中央",党和红军面临着分裂的严重危机。在这关系党和红军前途与命运的历史关头,任弼时、贺龙率红二、六军团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与朱德等一道同张国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迫使张率部与二方面军一起北上,促成了三大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为维护全党全军的团结统一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红二、六军团成为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双方争取的重要力量1934年8月,任弼时作为中央代表,  相似文献   

3.
在艰难的长征路上,朱德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起,领导战胜国民党大小军阀的围追堵截、纠正党内王明的"左"倾错误以及反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最终实现了党中央和红军落脚陕甘的目标。这里仅就红军总司令朱德在长征中的杰出贡献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四川境内长征是锤炼党和红军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最关键的地方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采访毛泽东时提问:"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答:"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内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朱德回忆长征中与张国焘的斗争也有类似感觉,足见反对张国焘分裂斗争的胜利在长征中,乃至整个党史中的重要分量,这次反分裂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  相似文献   

5.
被邓小平誉为"革命元老"的杨尚昆同志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长征初期,他和彭德怀一起指挥红三军团英勇奋战,保障了中央纵队的安全转移,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遵义会议上,杨尚昆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的领导;遵义会议后,杨尚昆和彭德怀一道指挥红军为成功跳出敌军的包围圈立下赫赫战功;在和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中,他拒绝张国焘的收买,接受毛泽东交待的特殊任务,做团结工作,关键时候率部随中央北上,为彻底战胜张国焘分裂主义阴谋活动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李响  韩璐 《党建文汇》2011,(7):43-43
许世友曾说:“党内除了主席,谁也不是张国焘的对手。”而在毛泽东的记忆中,与张国焘的斗争是他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刻。任何一本中共党史,都跳不过张国焘这个名字,他在历史上的功绩和错误都无比鲜明。有文章用A面和B面来解读他的一生,但很久以来他在中共党史上最显著的标签是:叛徒。随着近些年档案资料的不断公布、  相似文献   

7.
秦岭 《党史文汇》2004,(1):44-46
重赏之下 必有“勇夫” 张国焘既然是川北红军中的第一号人物,当然也就成为四川军阀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地想把他除掉.1933年10月,刘湘出任"四川省剿匪总司令"后,即在全川各地城镇、乡村、通衢、渡口广贴告示,悬赏10万大洋购买张国焘的脑袋.告示贴出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红军保卫局就接连破获了两起企图暗杀张国焘的案件.所有落入红军之手的亡命之徒,一律被处以极刑.张国焘的安危,成了总部首长最为关切的问题.在一次由黄超主持的保卫工作会议上,连在前线指挥作战的陈昌浩、徐向前也特地赶回来参加.总部警卫排一共40个人,全都是从作战部队里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都很能干,有的还有绝活.  相似文献   

8.
正张国焘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中共"一大"代表,而且还是中共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曾三去莫斯科,是当时中共领导人中唯一获得过列宁亲自接见的人。从五四时期领导学生运动到搞中共所领导的工农运动,再到领导红四方面军,他都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其担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局书记兼军委主席期间,以"肃反"的名义肃清党内不同意见时,大肆滥杀无辜,使得上万名红军官兵和党、政、群干部遭到杀害,曾中生、许继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是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锻炼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心系党和红军的安危,即使是在"靠边站"时期,也总是为党和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建言献策。长征中,他同"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及其军事策略、张国焘分裂党的严重错误作了坚决的斗争,带领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自然界各种困难,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相似文献   

10.
在红二方面军长征的队列里,有一个身着国民党军服、骑着淡红色大骡子的特殊人物,他就是国民党中将纵队司令张振汉。在湖北省咸丰县忠堡镇战役中,张振汉做了红军的俘虏。六军团政委王震押他去见贺龙,当贺龙请他喝咸菜汤时,他从心底里瞧不起这支“土包子”队伍。但事实教育了他:老百姓欢天喜地迎接红军,几天内就有数千人争相报名参加红军,与国民党扩军靠抓壮丁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他还得到红军的种种优待,无论吃、住、行军,他都享有“特别待遇”,那时,只有军团级红军干部才能骑马(骡)。这一切,使张振汉很快改变了对红军的看法。他做商人的哥哥…  相似文献   

11.
高斌 《前线》2016,(12)
正【引用】"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原文节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犹此也。——《吕氏春秋·诚廉》  相似文献   

12.
投敌叛党可耻下场陈公博以政治投机为目的进入党内,不久就离党而去,抗战处于艰难之时,他追随汪精卫卖国求荣,成为第二号汉奸,最终罪有应得;周佛海是由于偶然的机遇加入了共产党,随后陷入了自我矛盾的怪圈,离党而去,进而反党叛国,也当了大汉奸,日本投降前又想投蒋讨巧,但难逃法网;张国焘是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也曾红极一时,最后走向分裂、叛党、投敌的道路,客死他乡。  相似文献   

13.
尹家民 《湘潮》2010,(2):4-8
<正>反常之举:红军总政委攻击总司令沙窝会议后,红军总司令朱德和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告别了多年并肩战斗的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始与张国焘共事。张国焘爱摆架子,经常披着一件雨衣,走到哪里都  相似文献   

14.
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哪里,是关系到长征成败和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红军长征落脚陕北是中共中央根据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洮州会议,否决了张国焘的分裂错误,捍卫了党内团结,维护了中央权威,坚定执行了北上方针,促进了三大红军主力的胜利会师,是实现红军长征落脚陕北战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朱德在红军长征中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党和红军的高层领导人中,只有朱德经历了两年长征的全过程.他作为红军总司令,在对红军摆脱"左"倾军事错误、重新确立毛泽东正确领导方面,对克服张国焘分裂主义、维护党和红军团结统一方面,对红军在极其恶劣自然环境里求得生存方面,对长征中军事统战工作方面,以及对红军三大主力实现在西北大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07,(8)
叶剑英在长征途中将张国焘企图危害和分裂党中央、红军的密电送给毛泽东一事,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张国焘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叶剑英一生为党为人民立下的一大功绩。对于这件事的经过,中央和红军  相似文献   

17.
1935年,张国焘出任红军总政治委员,把廖承志打成反革命清洗出党,由保安人员押解往宁夏等候处决。廖承志穿着灰布军装,头戴被摘除了红星的军帽。被五花大绑着走在路上。突然,几匹快马从他身旁奔驰而过,其中一个人猛地勒马回头看他。廖承志一看原来是周恩来。但是,这位世叔只打量了廖承志一眼,就形同陌人地又纵马而去。廖承志嗟叹世态炎凉。因为他知道张国焘已宣布今晚要枪毙他。不料,当晚张国焘又传召了廖承志,周恩来也在场。张国焘知道周廖两家的情谊,但却佯装不知地问周恩来:“你俩早就认识?”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6,(5)
正2016年3月22日,是贺龙元帅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这天,我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来到贺龙元帅的家乡——桑植县洪家关,缅怀贺龙元帅的丰功伟绩,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论述,不禁产生了关于"铁一般信仰"的心灵叩问。叩问之一,何为铁一般信仰?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如同康德所说的"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而"铁一般",就是坚如钢铁,硬如  相似文献   

19.
报刊文摘     
1935年秋,张国焘宣布成立临时中央,遭到朱德、刘伯承等红军领导的反对。为此,张国焘决计要对朱德、刘伯承下毒手。 一天深夜,张国焘把红四军军长许世友叫到他的卧室,对许世友嘘寒问暖后,说;“我有一件重要任务交给你,事成之后,你就是我们四方面军的总司令。”接  相似文献   

20.
<正>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不提到当时的共产国际代表张浩。在张国焘另立中央,率领四方面军数万红军将士坚持南下,不愿北上,公然分裂党和红军的危难之际,刚从苏联回国的张浩在没有得到共产国际授权给他处理张国焘分裂问题的情况下,甘愿个人承担政治风险,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解决了这一当时令党中央十分棘手的问题。为促成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做出了巨大贡献,功炳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