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甘震 《法制与社会》2013,(2):181-182
嫁妆是夫妻共同财产,抑或是女方婚前个人财产?我国婚姻法及债法没有明文规定,司法实践中也无准确定性,造成司法不统一。而目前,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父母为女儿置办的嫁妆价值也越来越大,有关嫁妆归属纠纷也日益增多和复杂。如何认定嫁妆的财产性质,丞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法庭内外》2007,(2):59-60
法官: 妻子外出打工后音讯全无,抛下我和年幼的女儿孤苦度日。经法院判决,我和妻子离了婚,女儿随我生活,嫁妆归妻子所有。离婚时,由于妻子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审判并公告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的,在判决书中对抚养费也未作规定。离婚4年后,妻子突然出现,要求取走属于她的嫁妆。我认为,价值5000余元的嫁妆费用已用于女儿的抚养,双方遂起争执。请问:一方下落不明,离婚后可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吗? 安徽李太华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7,(3):39-39
问:妻子外出打工后音讯全无.抛下我和年幼的女儿孤苦度日。经法院判决.我和妻子离了婚,女儿随我生活,嫁妆归妻子所有。离婚时,由于妻子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审判并公告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的.在判决书中对抚养费也未作规定。离婚四年后,妻子突然出现,要求取走属于她的嫁妆。请问:一方下落不明。离婚后可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吗?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 《政府法制》2011,(29):26-26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他一生著有《读通鉴论》、《尚书引义》等224卷书。他给女儿的嫁妆是一只装满书籍文稿的红木箱。  相似文献   

5.
近日,一温州富商之女章颖(化名)出嫁时,除了豪华婚宴、200多平方米的豪宅、轿车作嫁妆外,富商夫妇还“陪嫁”了一样特殊的“嫁妆”——在娘家服侍女儿20多年的保姆。此事在当地反响不小。不独当地众说纷纭,消息传开后,网上对此也是唇枪舌战。其实所谓的陪嫁,无非是保姆改变工作地点而已,保姆人身自由未受限制,更未物化为嫁妆,一件简单的事为何会引起轩然大波呢?这就要看看新闻中的三个关键词了。这条新闻的关键词之一是“富商”。富人未必都有原罪,但在中国当前社会,有原罪的富人却已殃及整个富人群,使老百姓潜意识里认为,富者必不仁。如今…  相似文献   

6.
域外     
印度每年2000余名女性因嫁妆自杀印度官方全国犯罪统计局表示,尽管政府已经通过反嫁妆制度的法令,但2006年与夫家发生嫁妆争议而自杀的女性有2276人,平均每4小时就有1名女性因嫁妆问题而自杀死亡。据统计显示,2005年有2305名女性因嫁妆自杀死亡;2004年则有2585人。  相似文献   

7.
成龙断案     
何集 《法治纵横》2014,(4):49-49
于成龙中丞巡视到江苏高邮县,正赶上一户豪绅要嫁女儿,嫁妆十分丰富,不料夜间被盗贼挖通墙壁全部偷走了。当地的官府束手无策。于公得知后,就叫关闭三面城门,只留一个门放人出入、派了公差把守,严格搜查行人所带的东西。同时布告全城居民,命令各自回家,等待第二天大搜查,一定要查出赃物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8.
拉嫁妆     
九十年代初,我所在的基层法庭审理最多的就是辖区内的离婚案件。调离或判离的离婚案件涉及到女方婚前财产执行的,我们通常称之为"兑现嫁妆",俗称"拉嫁妆"。那年全面清理积案,我们庭4个同志,每人抱着一摞  相似文献   

9.
王猛 《法律与生活》2010,(23):15-17
旧时嫁女发嫁妆,蜿蜒数里的红妆队伍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荡荡,故称“十里红妆”。这一旧俗,居然引发一起长达7年的商标纷争,其背后揭示了我国民办博物馆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0.
从法律上,父亲去世,其女儿作为第一顺序财产继承人是我国<继承法>所明确规定的. 在情理上,在一个大家族中,逝者的两个女儿岁数不大、阅历不深,最大的女儿刚刚29岁,逝者的父母已然仙逝,逝者与前两任妻子均已离婚,又无法律意义上的现任配偶.此时,后事交由家族的长者处理似乎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家规习俗,合乎人情.  相似文献   

11.
前年夏天,我带女儿到英国剑桥郡与丈夫团聚.女儿刚刚在国内读完小学,到英国后要继续接受教育.8月下旬的一天,我们去郡政府给女儿报名,希望女儿能到附近的柴斯特顿中学就读,9月初这里的中小学就要开学了.按照预约时间,我们一家人准时来到接待室.不料,负责此事的史密斯女士告诉我们,柴中已经满员,女儿只能去离家较远的曼纳中学.  相似文献   

12.
冯军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女儿,每次提及大女儿,他都潸然泪下.五十多岁的冯军是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夏垫镇二里半村村民.他的大女儿冯亚楠因患白血病于2007年离世,年仅17岁. 大女儿的死,改变了他以及家人的命运.冯军认为,女儿的死与当地一家企业排污有关.为给女儿讨说法,他先后起诉了排污企业、县环保局、县政府等.如今,他又把国家环境保护部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3.
江中帆 《检察风云》2007,(21):50-51
父亲将房屋低价卖给女儿,女儿又将房屋高价卖给他人,并将卖房款以父亲的名义存入银行.随后,女儿瞒着父亲以代取款人的身份从银行领取了父亲名下的全部卖房款,父亲便以女儿冒领了自己的存款为由,要求女儿全部返还,而女儿则认为父亲名下的存款实际上是卖房款,父亲将房屋卖给了自己,卖房款就应当归自己所有,拒绝返还,最终导致父女反目,并将官司打到了法院.……  相似文献   

14.
事件回顾 最近,有这样一则新闻:河南省郑州市十里铺社区一位68岁的老太太在人才招聘市场张贴了一张招聘“女儿”的广告,她要招聘一个坚强奋斗、心地善良的“女儿”,能让她体验和感受到做母亲的幸福与温暖.如果应聘的“女儿”被老太太认可,那么将来,“女儿”便可以继承她的家产.  相似文献   

15.
杨溢 《检察风云》2012,(12):68-69
爱情和婚姻,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总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却不那么认为,婚姻是一种责任,更是对爱的忠贞。当你老时,回顾婚姻生活中的琐碎点滴,岂不充满回味?当你看到当年的结婚照、旧时嫁妆、礼服时,更会感慨,婚姻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柴米油盐、双双依傍的醇香爱情。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某商场展示了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到21世纪的婚礼着装、照片、结婚证以及各具时代特色的嫁妆,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  相似文献   

16.
因怀疑女儿辍学后不务正业,为了教训和"挽救"女儿,河南省登封市一农民竞用铁链将16岁的女儿锁在家中3天,没曾想结果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7.
2017年5月,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收割了成吨好评,豆瓣评分达到9.2,简直可以视为神作.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的辛格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的故事.他希望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赢得世界金牌.结果他生了四个女儿,本以为梦想就此破碎.然而,辛格却意外地发现女儿身上的天赋.他决定高强度训练两个女儿.最终,大女儿入围英联邦摔跤比赛并夺得冠军,实现了父亲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2017年4月7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结石宝宝”之父郭利无罪终审判决当天,郭利穿着红色冲锋衣,微笑着和国徽一起合影,他说自己“很平静”. 这份无罪判决,将人们的视线再度拉回9年前那场被称为我国奶业灭顶之灾的三聚氰胺事件中. 意外被判“敲诈勒索”罪 在发生于2008年轰动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中,郭利的女儿是众多受害“结石宝宝”之一.除了女儿“双肾中央集合系统内可见数个点状强回声”的身体损伤外,郭利的命运也因此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9.
借用申购资格 家住江苏省南京市的汪美兰育有3个女儿.丈夫离世后,她与小女儿陈玉蜗居在简陋的公房内.2003年,该公房拆迁.根据政策规定,汪美兰享有一套经济适用房的购买指标.此时,陈玉刚买了新房,汪美兰和她一起搬了过去.因此,汪美兰打算将经济适用房指标让给大女儿陈欣.二女儿陈萍和女婿赵钢闻讯赶来,以现有住房朝向不好为由,协商由陈萍家借名购买此处经济适用房.全家人同意这一提议.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1月中旬,随着4000元贞操赔偿金的到位,我国首例幼女索赔贞操赔偿金案终于落下了帷幕.然而,官司胜诉无法驱散6岁小女孩秀秀一家人心头的阴影,一种淡淡的忧愁仍然挂在秀秀父母的脸上.回想起女儿经历的那一场恶梦,秀秀父母的心情异常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