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特殊的父爱     
赵晨飞是铁岭市西丰县特殊教育学校五年级学生。由于出生时母亲难产,她成为了一个重度脑瘫患者:有手不能写字,有腿不能走路,有口不能说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005年,在社会上好心人的资助下,赵晨飞踏上了远赴北京的求医之旅。临行前,有人从工资中拿出1000元钱,作为资助,并亲自把她送到车站,祝愿她早日康复。这个人就是张志国,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有人肯定要问,一个工作忙碌的县委书记,是怎么和一个重度脑瘫患儿相识的呢?原来,赵晨飞虽然身体残疾,内心深处却有一股无比强烈的学习欲望。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周雪艳,…  相似文献   

2.
正一方容易被人遗忘的世界,被她的执着叩响。辛勤培育幼苗,大爱浇灌成长。她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让折翼天使以最美的姿态向着蓝天飞翔。她是"校长妈妈"——辽阳市白塔区启智学校校长刘雪雅。在28年的特殊教育工作中,刘雪雅当了14年班主任、4年教导主任、10年校长。2016年,作为省第  相似文献   

3.
每到春天,她的心里总是慌慌的。她知道,现在该和农场大多数人一样,忙着买种子、化肥,招呼着春耕春播了。可是她模糊的双眼,已辨不清地里的草和苗。为此,她心慌又无奈。她长期呆在家里,惟一能做的是写一些心中的喜怒哀乐。有时,在报刊上发表,偶尔也获一两个小奖。团场每年都有对外宣传报道任务,而各连队没有专职文教,从事写作的人也很少。有人建议她,承包一个连队的宣传报道工作,可以挣点生活费。她想,那就试试吧。她开始学习写新闻,从消息的"倒金字塔"到通讯的人物塑造,一字一句仔细斟酌。她每次下连队采访,都得跟着别人,得瞅别人是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9月,曾经做了4年弱智教育教研员的申红,走进了皇姑区育智学校,开始了她的特教旅程。面对这些残疾孩子,她除了感慨、可怜、叹息、同情之外,更有着一个神圣的使命感,那就是用她的整个心,全部精力,带领着教师们重塑智障孩子们折翼的双翅,让皇姑区特殊教育这条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校思想内涵,申红确立了"把生命融于教育、把教育融于生活"的办学理念,并设立"领导关怀、社会关爱、硕果累累、艺术长廊、工艺天地"  相似文献   

5.
<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现任辽阳市白塔区启智学校校长的刘雪雅二十多年如一日投身特殊教育战线,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当了14年的班主任、4年的教导主任、8年的校长,始终以一腔慈母般的爱,关心、呵护着智障学生,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在特殊教育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忘我地耕耘着。参加工作那年,刘雪雅刚满19岁,当怀着满腔热忱的她准备在三尺讲台上大显身手时,一次课外活动给了  相似文献   

6.
<正>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特教教师李银环已连续三次当选党代表。她说:“这是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视。我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特教行业、特教老师,还有特教的孩子们。”和普通学校不同,通州区培智学校是一所以残疾人教育为主的十二年制特殊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7.
<正>每天早晨,杨江早早地站在学校大门口,痴痴地望着前方,盼望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他懵懂地知道,疼他爱他的"郑妈妈",每天都会准时来到。果然,一辆自行车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不一会儿就轻快地驶到了他的眼前。他兴奋地蹦了起来,傻傻地憨笑:"郑妈妈!郑妈妈!"郑世琳跳下车,看见这个鼻涕流到胸前还不知道擦掉的智障学生,心疼地用纸为他擦拭干净,捂着他冰冷的小手一起走进学校。这温情的一幕,勾勒了郑世琳从事特殊教育六年来最平凡、最琐碎的一个剪影。2007年,郑世琳通过自愿申请,经过层层考核选拔,成为了一名特教老师。从隆昌县龙市镇初级中学教师到特教,九十度的直转弯,让亲朋好友匪夷所思。好心的同事劝她,天天和  相似文献   

8.
提起谢爱武,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做为一名天宏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制浆分厂普通的漂白工,她几乎年年获得厂先进个人、巾帼建功、十佳员工、优秀共产党员等的称号,并荣获农八师、石河子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称号。这一个个荣誉是她付出22年青春历练的回报。不了解的人看见的是围绕在她身边的鲜花和掌声,却不知她为此所流过的汗水和泪水,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  相似文献   

9.
许然 《廉政瞭望》2023,(6):46-48
<正>3月3日上午8点过,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资阳供电公司”)雁江分公司员工蒋小康一早就来到“瓷娃娃”任万英家中拉货。他先是把任万英制作的100多件手工制品拉上车,再把任万英小心翼翼地抱上车,一起前往义卖现场,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之所以如此轻车熟路,是源于蒋小康已到过任万英家无数次。作为“红细胞”志愿者,蒋小康等人自2019年来一直帮扶脆皮骨病患者任万英,帮她义卖手工制品,为她改家中电路以方便她生活,再到平日里的关心问候,一系列温暖人心的行动,让任万英逐渐走出先天性罕见病的阴霾。  相似文献   

10.
石慧芬是务川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 2006年,务川特殊教育学校正式成立,她成为学校第一批教师.从最开始的特教班到特殊教育学校,石慧芬有幸见证了务川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也为孩子们获得越来越好的教育教学条件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1.
<正>张玉芹是二师二二三团中学一名校长,她几十年如一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都倾注在她所热爱的事业上;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默默溶铸于自己从事的事业中。她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来,多次被师、团授予"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  相似文献   

12.
特别中队     
下集41 黄昏,晚霞殷红似血,遮掩了半个天空。公路上笼罩着死一般的寂静。一辆小吉普飞驰而来,车上坐着我们在前面见过的那个司机和年轻女人。女人扑在车上,俄顷抬起头来——是我在岳王庙里见过的吴香敏,她头发散乱,面容憔悴,显得分外疲劳。天空全黑了,小车驶进一个村庄。雪亮的车灯扫过一处有宪兵把守的房子。  相似文献   

13.
常创先 《先锋队》2011,(21):38-39
她用近30载的坚守,诠释了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她将心血与汗水奉献给了自己挚爱的医疗事业,奉献给了找她看病的每一位患者;她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仁爱"之歌。她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刘桂芝。身处异乡,把"精诚"书写在非洲大地上  相似文献   

14.
<正>为孩子一辈子着想,让残疾孩子有尊严地生活,是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杨密婷的座右铭。她践行群众路线、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带领全校师生争取项目建设、创新特色优势、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探索出一条升学、就业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模式,赢得师生、家长的满意和喜爱。好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主心骨,是全体师生的精神支柱。杨密婷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将学校打造成了爱的家园,创造出一个个"铁树开花"般的  相似文献   

15.
正张晓玫出名了,以一种她自己意想不到的方式。6年前,她开始一对一和学生"约饭"。如今,张晓玫差不多请了数百顿饭。现在,"晓玫午餐"已经成了一项制度。新学年,张晓玫会安排助教把她带的一年级研究生排好序,一个个约,必须一对一。张晓玫自掏腰包请客,地点一般在教师食堂,经费控制在100元左右。"你觉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是"精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7,(10)
<正>"做一名好老师是我的人生追求和奋斗理想。"李凤娥说。她三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平时对教材烂熟于心的基础上,她坚持"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从1988年走上中学三尺讲台起,李凤娥就把人生目标定为"为教育事业献身"。1997年,她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带领全组教师积极进行教改,语文教研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研组。2008年,她勇挑重担接任3个班的班主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女兵,一个女八路,一个女英雄,一个功勋卓著的革命老同志。在这个只有十几万人的山区小县,虽然没有多少人认识她、了解她,但她身上的确又拥有这个红色革命老区县——铜鼓县的多个"唯一"和"之最":她是这个县唯一的新四军战士,唯一的解放军护士班班长,唯一的曾荣立三次战功的女英雄;她的"之最",就是在她拥有这众多的"唯一"的同时,又是这个县目前最长寿的女人,最默默无闻的女战士、  相似文献   

18.
<正>都把电业人比作太阳,带来光明,送去温暖。都把女人比作月亮,明亮皎洁,似水柔情。她却说":不,我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我只愿做夜空里一颗平凡的星。"她就是农五师电力公司供电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李萍。公司成立之初,党群和宣传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可她凭着顽强的精神和对  相似文献   

19.
正走进农七师一二三团十连植保员梁新、李桂英家整洁、干净的农家小院,处处洋溢着无限的欢乐和尊老爱幼又充满温暖的气息,在这个普通的家庭里,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百行孝为先"、妯娌团结一家亲的感人故事。2009年8月,梁新、李桂英家庭被评为团首批百户"和谐小康家庭",2010年4月,又被评为农七师百户"和谐小康家庭"称号,2011年,他们的家庭再次被授予"和谐小康家庭"称号,受到了一二三团党委、工会的隆重表彰和奖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从穿上那身洁白的制服,她就把患者视为亲人,用爱心和奉献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言"。面对患者,她是生命的守护者;科技兴院,她是前行的开拓者;疾病防控,她是风险的承担者。多年来,她收到的锦旗、感谢信多得连自己都记不清了。谈到此,她总说:"做医生,就得用仁者之心善待每一位病人。"她,就是义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马艳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