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这种先进的政治文化是以平等、参与、效率等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民主政治文化,它催生和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又有力支撑着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行。转型期我国正为构建这种先进的政治文化而努力。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遗留、西方文化的渗入,更重要的是民众自身理念的转换。在理性面对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的同时,应当提高全民的政治参与素质,提高主文化的社会化,大力发展公民社会,构建新型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
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实现最优化教学的重要方法。它强调把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师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建构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河村村民政治文化处于依附型政治文化与参与型政治文化之间。一方面,村民主体意识有所提升,对政治体系的认同感增强,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向着积极的和良性的方向发展,表现出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村民参政心态还没有健康地形成,参政热情不高,表现出依附型政治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已悄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这给人类的政治参与带来一种新的图景。它将产生更加理性的参与主体 ,改变政治参与的客体 ,改变人们的政治参与的物质条件 ,促使参与型政府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是其融入城市的必要保障,当前影响他们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传统的政治文化和现代的政治文化,只有提高其政治参与水平、培养其法制观念和塑造其独立的政治人格等,才能为他们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提供适宜的政治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引下,通过对政治发展和政治文化这两个概念进行理论上的梳理,从学理上归纳了转型期我国政治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认为政治文化在政治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同时还提出了构建我国新型政治文化所包含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增强、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法律契约现念的养成、独立政治人格的形咸、理性价值观念的树立和工作实绩的强调。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健全各项民主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培育和夯实民主的政治文化基础。当前,政治文化方面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所以,立足当前形势,积极探索政治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就变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8.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和谐社会更加呼唤政治参与空间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发展乃至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的攻坚历史时期,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改革开放及全球化浪潮背景,使得我国当前政治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总体特征。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政治文化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政治亚文化并存。当下,为了进一步贯彻十八大报告中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就必须提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的水平和智慧。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可以从政治文化的物质基础、内容和价值系统等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段重要论述为基层自治(包括村民自治)工作的开展指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化创新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已经不适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推动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提高参政党参政能力应该注重从政治文化层面来把握,它对参政党参政能否正常运行起着精神支撑作用。参政党在以后工作的开展中应以政治文化的转型与创新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基于风险社会的理论视野,单一的官僚制政府治理带来不可避免的公共管理危机。公民参与式治理是有效应对政府治理失灵风险的一种治理工具,其实质是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共治,也称之为复合治理。其基本价值是:参与式治理可以规避政府失效,达致和谐的政府治理;有利于实现宪政民主,最大限度地规避或化解社会风险,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实现社会善治。实现参与式治理的路径是:新型的转化性领导的出现、确立政府公务员的代表性公民角色、培育公民参与伦理、实现公民参与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参与是民主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它不但是衡量民主程度的一项指标,也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参与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可以使广大民众接受一种民主的训练。民主的技能、"理性——积极"的精神、较强的政治效能感、合作和信任感等一系列支持民主政治运行的因素,都可以通过参与培养出来。而这些因素逐渐积累起来,就可以形成民主政治运行所需要的"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是政治学领域中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其涵义、内容、性质和实现方式上存在差异,同时,两者在内容上有重合的部分,在功能上也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应该从两者的内在关系和互动规律出发,在实践的过程中正确地处理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的关系,有针对性地促进政治社会化进程并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建设与公众参与是有机统一的,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不断地扩大公众的参与。不断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推动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与政治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观念形态的政治文化,与对政治共同体的作用一样,对公共行政也起着重要影响。由于能够塑造和规定公共政策体制及政策过程,政治文化影响着公共政策。政治文化对公共政策具有认同、沟通功能,影响决策者功能,影响政策执行功能以及政策凝聚力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政治疏离感是一个长期得到重视的话题,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政治疏离感会影响政治的稳定性,从而过分强调了其反政治性。然而,在非西方社会尤其是中国,分析政治疏离感形成模式上的多样性和其文化基础却是需要研究的重点。笔者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公民意识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公众的政治疏离感主要受到性别、教育、政治涉入、政府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