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在平息首都反革命暴乱以后,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提出:“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了的,是一定要来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只不过迟早的问题,大小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这一精辟论断,透过纷繁错乱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根本上揭示了这场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客观必然性,是我们认识这次事件的性质、根源,从这次事件中总结教训,回顾过去,思考未来的理论基点。现在就谈谈我们对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李伟 《探索》2008,3(2):4-7
三、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 1989年春夏,在我国平息了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此为理由,对我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国际制裁",企图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扼杀社会主义中国,彻底暴露了他们发动和支持我国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立场与宗旨.  相似文献   

3.
小平同志在谈到北京反革命暴乱时指出,“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了的”。据我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国际大气候,主要是指美国的卷入,从更大一点的背景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最近,  相似文献   

4.
《前线》1989,(7)
6月3日、4日,首都北京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动乱之后,发生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反革命暴乱。依靠人民解放军戒严部队的官兵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的英勇斗争,依靠广大人民的配合和支持,已经取得了平息暴乱的初步胜  相似文献   

5.
几个月前在中国发生的风波,使全党和全国上下各界都经受了一次血与火的考验。当动乱乃至反革命暴乱初步得到平息以后,人们不由得把目光转向对这次事件的反思,也转向对动乱策划者几年来在中国所制造的舆论的清理。进行这样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鼓吹者带给中国的不仅是最终酿成的动乱和暴乱,理论上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加强党史的研究、宣传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息了去年春夏之交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之后,在全党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今天,中央党史研究室邀请全国党史工作部门的代表举行座谈会,这是非常必要的。党史工作是党的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妻用历史来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他所指的主要就是要向青年和人民进行关于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的教育。党史工作座谈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如何加强党史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来更有效地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教育全党。我祝贺这次座谈会能够取得预期的成功。大家知道,去年春夏之交的七十天的政治风波之所以发生,是当时的国际大气候与国内小气候所决定的。这场风波,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的,迟早是一定要来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相似文献   

7.
今年六月,由学潮而引发的一场反革命暴乱已经基本平息。这场反革命暴乱,旨在推翻共产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和反思。这场反革命暴乱的产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们近年来对青年学生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至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成灾。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既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前线》1989,(7)
全体共产党员,全国各族人民: 目前,首都北京形势严峻。一个多月来,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蓄意制造动乱。从六月三日凌晨起,这种动乱已经发展成为一场骇人听闻的反革命暴乱。极少数暴乱分子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制造了种种暴行。他们拦截戒严部队进驻市区和天安门广场执行戒严任务;砸毁、焚烧军车和公用车一百余辆;辱骂、殴打和绑架干部战士和武警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当时,动乱的策划者组织者,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物,喊的最响亮的口号是“要民主、要自由”同时也喊“要人权”。企图以此来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是关系到党、国家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去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从反面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法制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学潮—动乱—反革命暴乱,是一场尖锐、复杂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政治斗争。在一些高等院校,相当多的学生卷进去了。现在,事态虽早已平息,但血与火的教训使人们的思潮难以平静,给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值得思索的问题。为什么事态的发展会走向青年学生良好愿望的反面?为什么看起来是“促进民主,整治腐败”的学潮会导致一场骇人听闻的反革命暴乱?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12.
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当然是国之大幸、党之大喜、人民之大快。今天,当我们重新获得安定团结的局面时,不能不反思过去的所作所为,为什么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新闻战线的同志也在积极反思,他们针对着两个多月前的这场动乱、暴乱过程中,新闻舆论发生的错误导向,正在以下问题上寻根问底,澄清理论是非,吸取火与血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丁青 《前线》1989,(12)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大量的思想信息不断产生和传播。在形形色色的思想信息中,有些为人们提供了精神食粮;有些则使人们的思想和心灵遭到污染。一段时期以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以及在这次从学潮到动乱直至反革命暴乱过程中大批政治谣言的出现,就是思想信息污染的表现。总结以往的教训,应该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思想教育和精神生活中的“保洁”作用是决不可轻视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过去和现在都不失为一把清除思想垃圾的“扫帚”。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特别是赵紫阳同志任总书记时,消极对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方针,严重忽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严重泛滥,在党内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党的领导受到严重淡化,党的建设受到严重削弱,也直接影响了党史工作。在平息了去年春夏之交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之后,国内的小气候已经起了变化。加强党史工作,也已成为全党的需要。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强调了  相似文献   

15.
这次发生在首都的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暴乱和全国许多城市的动乱,是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11亿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党中央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英明决策,坚决制止动乱,一举平息了反革命暴乱。这次政治风波,“很值得我们思索,促使我们很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邓小平同志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按照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江泽民同志的国庆讲话精神,本文拟就深入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坚决同腐败现象、腐败分子进行斗争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这次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中,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炮制了种种蛊惑人心的口号,其中最有煽动性也最能迷惑一部分青年学生和群众的,就是“惩治官倒,清除腐败”的口号,相当多的青年学生和群众正是由于怀着对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卷入游行和绝食等活动的。在平息反革命暴乱后,人们才逐渐觉悟到,他们受骗了,人们反腐败的热情被一小撮坏人利用了。要想有效地清除腐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反对腐败是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方针。早在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就曾向全  相似文献   

17.
这次由学潮开始的动乱和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使高校后勤工作和职工队伍,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四中全会的文件,反思过去,想想未来,深深感到:加强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一些被错误地“淡化”了的观念,理顺一些被搞乱了的“关系”,十分必要,刻不容缓。一、强化行政指挥系统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党政分开,这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前一段时间,一  相似文献   

18.
4月中旬到6月上旬,极少数人利用学潮,掀起了一场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动乱,进而在首都北京发展成反革命暴乱。对此,社会各界始终表现了极大的关注。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明确指出:“这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其实质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当时一些人对“动乱”二字接受不了:明明看着学生在“反腐败”、“反官倒”,怎么会说是搞“动乱”呢?于是就同情、支持、声援、呼喊,甚至眼泪鼻涕跟着流,可以说,这些同  相似文献   

19.
两个多月来,我们经历了由学潮到动乱以至反革命暴乱的惊涛骇浪,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文件时,每个同志都谈到自己的切身感受,并结合自己的现实表现,总结了经验教训。有如一次考试,每个同志都要交出自己的一份答卷。对于党校的教员和学员来说,也是对自己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的实实在在的测验。马列主义是我们党校的主课。我们学习马列主义著作,不是为了能够背诵一些马列  相似文献   

20.
去年春夏之交的一场动乱暴乱,引起人们深深的反思。反思这场动乱暴乱形成的原因,反思动乱暴乱的结果和影响,反思今后的工作。安定,对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绝顶重要的。但要想保持安定,就必须正确对待矛盾,解决矛盾。在这一问题上,就必须进行反思。一世界上充满了矛盾,我们国家也充满了矛盾。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