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原籍江苏盐城的朱秀娟,是1936年出生的台湾中年女作家。她虽早于1969年与1971年先后出版《雨荷》、《破落户的春天》等长篇小说,1976年又创作了《梧桐雨》,但其作品蜚声台湾文坛是在80年代。她倾力于创作描写女性生活的长篇小说,先后出版了《归雁》、《晚霜》、《女强人》、《花落春不在》、《没有明天的女人》、《万里心航》,《握不住的情》、《再春》、《丹霞飘》、《那串响亮的日子》等10多部作品。本文仅以其中几部为例,对  相似文献   

2.
三见魏巍     
1955年春我正在读高三,从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知道了作者魏巍,并且对他产生了崇敬之情。比一般人幸运的是迄今我与魏巍老先生已有三次见面的机缘。从而,我走近了魏巍,从他的作品世界走进了他的人品世界,为这位文坛艺术巨擘的人格魅力所感动。第一次,是1982年夏,与魏巍在古城荆州邂逅。这次除了和江汉石油学院的师生一起参加该学院毕业班的活动,在大礼堂听到了魏老给毕业生作的报告《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受到很好的启迪,还承蒙他给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海月明》题签书名。特别是他在题签书名时,主动写了横式、竖式、楷书、行书数种,让我拿到出版社跟责编、美编一起商量选择。他的热情、谦逊与认真,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从2012年的中短篇小说集《丽日红尘》到2016年出版长篇小说《风乐桃花》,对当代伦理问题的持续思考贯穿了70后作家李新勇的主要作品。对时代核心命题的思考有力推动了李新勇的创作,对其他70后作家的创作也会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台湾小说创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与90年代初的低落状况相比,近年来的台湾小说创作颇见起色.这并非体现于“量”,而是一批具有新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的作品的涌现.一、情欲写作:女性主义的自我反思近年来长篇小说的兴盛,得助于《中国时报》“百万小说奖”(1994.6)、《皇冠》大众小说奖(1996.3)等的举办和《联合报》长篇小说奖的恢复.时报的两部得奖作品——朱天文的  相似文献   

5.
黄春明的中篇小说《小寡妇》与王祯和的长篇小说《玫瑰玫瑰我爱你》分别发表于一九四年和一九八四年。这是两篇题材相同、构思相似的作品。本文试从主题表现、结构形态、语言运用等方面对二作进行粗略比较,以图就一个侧面说明台湾当代乡土作家在创作上的某些异同点,进而透视创新对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蒙汉文学交流的杰出代表尹湛纳希论云峰尹湛纳希是近代著名的蒙古族文学家、思想家。他继承了蒙古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了其它民族,特另是汉族古典文学作品之精华,创作了《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红云泪》等长篇小说和大批杂文、政论文、诗歌等,...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31)
正贾平凹是一位极具叛逆性的作家,但又不失淳朴的本色。大家耳熟能详的长篇小说《秦腔》《、带灯》曾多次获得世界级别的文学奖,然而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也成就斐然,他所写的故事中充满心理意象,直探人性幽微《。故事生灵》中收录了贾平凹短篇小说创作高峰期的作品《天狗》《、瘪家沟》《、油月亮》,这些作品大多集中在1985至1989年,那时的文坛开始出现文化小说和"寻根文学",贾平凹也开始了  相似文献   

8.
徐风 《民主与法制》2007,(1X):27-29
最近,一部深刻揭示司法腐败的长篇小说突然走红,引起了各界好评。小说于2006年10月出版,短短三个月里,它多次登上图书风云榜,成为反腐题材畅销书;多家报纸和电台进行连载或连播;改编成电视剧也正在进行中;而这部小说的电子书。在网上的点击率也居高不下。 这部小说名为《政法书记》。作者名叫许开祯。此刻。他正在膀格里沙漠边缘.长城脚下的甘肃省武戚市家中,创作着他的下一部作品。近日,他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讲述了《政法书记》创作的幕后故事。  相似文献   

9.
2010年初春,漫画家夏达的一组靓照在网上被台湾网友炒得火热,“美少女漫画家”、“最萌美少女”等称谓让她迅速蹿红。夏达出生于1981年,高中时开始漫画创作,最早于《北京卡通》杂志发表短篇作品《成长》,2003年她大学还未毕业,就已出版首部作品《四月物语》。毕业后赴京从事专业的漫画创作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学亮 《春秋》2012,(1):12-15
1954年1月,刘知侠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后,立刻风靡全国.深受读者喜爱。至今,这部长篇小说的总印行量达400万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所出版长篇小说的发行量之最.在全国出版的长篇小说中,也是极为罕见的。后来,《铁道游击队》还多次被拍成同名电影、电视剧。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红色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一部由铁路刑警亲笔写就的有关铁路刑警的故事———长篇小说《喋血大动脉》由华夏出版社隆重推出。该书作者王仲刚为郑州铁路公安局刑侦处处长,他以其30余年铁路警察生涯中的所见所感,依据真实精彩的案例,写成了这部凝结着无数铁路公安民警血汗与苦痛、欢乐与赤诚、风采与功勋的壮丽华章。本刊在2001年第24期曾以《神笔警探王仲刚》为题,对这位在中国公安文坛上叱咤风云的铁路警察作家予以介绍,长篇小说《喋血大动脉》是王仲刚在成功创作了《风流警探亡命匪》《天伦》《紧急追捕》等数十部影视剧及小说后,于不久前推出…  相似文献   

12.
东西原名田代琳,男,1966年出生,天峨县人。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天上的恋人》获第十五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主要作品有:《后悔录》、《耳光响亮》、《没有语言的生活》、《我们的父亲》、《不要问我》、《我为什么没有小蜜》、《猜到尽头》、《东西作品集》(四卷)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凡一平本名樊一平,男,1964年生,都安瑶族自治县人,壮族。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长篇小说三部、作品集六部。创作的小说、剧本被改编拍摄成电影两部、电视电影三部、电视…  相似文献   

13.
谭恩美,美籍华裔女作家。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曾就读医学院,后取得语言学硕士学位。她因处女作《喜福会》而一举成名,后著有长篇小说《灶神之妻》《灵感女孩》《接骨师的女儿》《救鱼不淹死》和为儿童创作的《月亮夫人》《中国暹罗猫》等,作品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4.
张丽,1954年12月29日出生,祖籍山东省莱州市,在军营中长大,自幼喜欢写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现任军事谊文出版社社长,大校军衔。张丽1972年开始发表诗作,1978年开始尝试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的创作。代表作品有长篇纪实文学《清廓天下》、《后备雄师》和报告文学集《中国武官》、《天上星星最亮的一颗》,以及中篇小说集《黑珍珠》、《温柔的残酷》,翻译长篇小说《黑色水晶酒吧》、《汤姆森家的酒窖》、《忍者神龟》等,著书29部。另有散发于报刊杂志的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编译文章、影视剧本及随笔等千余篇,发表作品共计一千余万字。其作品17次荣获军内外大奖。  相似文献   

15.
《福建乡土》2014,(4):F0002-F0002
林瑞武,1953年生,福州市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系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国家一级编剧,福建民盟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创作有《别妻书》、《闽都游子》、《黄乃裳》、《枫落寒江》等多部大型戏曲、话剧作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1,(10):F0003-F0003
继2009年发表巨幅油画作品《汶川地震儿童档案》后,当代女作家、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孟晓云于2010年再次拿起画笔,描绘地震中的孩子们,记录他们的生死瞬间,创作了油画作品《“5·12”印象》,并将这些画作称为“亲爱的小孩”系列。由于作者拥有记者和报告文学作家的双重身份,使她的绘画更侧重写实,常常聚焦于贴近生活、贴近民生的题材。  相似文献   

17.
张宝瑞,1952年生于北京,从小热爱写作,1969年进入工厂当工人,开始了手抄本的写作,是“文革”时期手抄本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已创作发表了《一只绣花鞋》、《落花梦》、《人为谁活着?》、《醉鬼张三》、《你到底想要什么?》等19部长篇小说以及中短篇小说、影视剧本6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自传式作品《宝瑞真言)最近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8.
笔耕人生     
叶辛,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69年去贵州山乡插队。曾任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市十二届人大代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此后笔耕不辍,20多年来,共出版了40多部作品。其代表作,知青题材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孽债》等,后由其本人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播出后轰动一时,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对于“十一五”期间上海文化事业的发展,他提出,上海文学界应该理直气壮地创作一批有全国影响乃至国际影响的打作、力作。  相似文献   

19.
熊坤静 《传承》2010,(28):55-57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浩然,原名梁金广。他从1956年11月在《北京文艺》上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喜鹊登枝》起,在四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经常深入冀东和北京郊区农村体验生活,先后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126万字的三卷本长篇小说《艳阳天》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德国一位汉学家  相似文献   

20.
事出有因知青作家张抗抗于1986年6月完成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一书的创作。应作家出版杜原社长丛维熙同志的约稿,张抗抗与该社签约,将《隐形伴侣》一书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年初,作家出版社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