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而言,目前在审判实务中一般将其依照案件审理流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权责归属的初步审查;第二阶段——侵权与否的过滤判定;第三阶段——侵权责任的  相似文献   

2.
3.
违法性,因其具有独特的内涵,独立的功能和意义以及独立的存在价值,因而应成为侵权责任构成中的独立要件。而传统的将违法性包含于过错之中的认识,无论对于侵权责任的认定还是权利的最终保护都是不利的。因而本文认为我国侵权责任构成中应采纳违法性要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工伤事故救济途径的历史发展谈起,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作了考察,然后对我国的立法沿革进行了梳理,最后结合我国相关规定提出了观点,以期对实践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网络已成为信息交流的最主要途径之一,通过网络进行宣传、销售日益普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商标侵权和不正当利用他人商誉的纠纷屡见不鲜。笔者认为,要厘清上述问题,关键在于明确商标使用的概念。本文试图将互联网上形形色色的"商标使用"行为作一个类型化的分析,并对可能构成商标侵权意义上的使用的要求进行概括,最后试图对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之间划分界线,以期对现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商业秘密民事审判案件主要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同时普遍适用"相同(实质性相似)+接触-合法来源"这一判定方法。司法实务中,该方法能否适用于刑事审判存在一定的争议。普遍适用于民事审判中的"相同(实质性相似)+接触-合法来源"判定方法不能引入刑事审判,应只局限于民事审判的范围内。刑事审判中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认定应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  相似文献   

7.
界定医疗纠纷民事诉讼中医疗行为过失的概念,并探讨判定医疗行为过失诸多因素。是否构成医疗过失是司法部门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认定医疗行为过失的主要途经是通过医疗纠纷技术鉴定,当前对医疗行为过失的认定尚需进一步的完善,以适应目前对医疗过失的判定。  相似文献   

8.
樊荣 《法制与社会》2011,(25):103-104
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加快,通过法律规范解决矛盾成为人们必然的选择,而在此过程中衍生出的诉讼欺诈问题也渐渐凸现,负面效应较大。我国现行法律对此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对诉讼欺诈问题仅有理论上的阐述。本文从司法实务角度探究诉讼欺诈的特点、产生原因等,以期能够找到诉讼欺诈问题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关于债权是否具有不可侵性的两种不同观点 ,并就债权是否具有不可侵性谈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同时论述了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几种具体形态和债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0.
刑法条文对滥用职权罪客观行为要件作出简单罪状式的规定使得理论上对何为"滥用职权"认识很不统一,这也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其把握上的模棱两可。这种模糊认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可能导致随意出入人罪。滥用职权罪可由不作为构成,超越职权的判断无须具备"本权"相对应,可以认为行为人具有一般的职务权限并且其超越职权行为利用了其应有的职权的便利进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即可认定为"超越职权"。不作为的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不同,应当准确区分不作为滥用职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旧的社会规则体系被打破,新的规则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导致了诉讼欺诈侵财行为在我国当前的多发,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刑法》对此应有回应,应通过增设新的罪名予规制。  相似文献   

12.
13.
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经营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保持竞争优势成为经营者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不公平竞争的危害也更加严重。在知识产权领域,因为知识产权的特性,这个问题更加严重。本文仅拟对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反竞争行为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典型性涉支付宝侵财行为的定性争议来源于在事实层面上对支付宝交易中法律关系、所涉法益等基本要素的理解,在法律层面上对"信用卡信息资料"等的教义学解释,以及"机器能否被骗"理论的阐释立场。立足刑法教义学的基本立场,支付宝账户资料不宜解释为"信用卡信息资料"。在"机器能否被骗"理论的解释进路中,探讨行为人与机器背后掌控者之间关系的解释进路更具说服力。按照预设同意理论的证成模式,在典型性涉支付宝侵财案件中,如果没有证据表明机器设置者的交付意思存在瑕疵,相关侵财行为一般应认定为盗窃罪。  相似文献   

15.
对于性侵害犯罪,我国刑法将"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作为此类犯罪的加重情节。对于网络直播性侵害行为,其在法益的侵害程度上完全能够达到加重情节的要求。但在解释路径上,还需要进一步厘清。要构成"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不仅要求行为场所具有"公共属性",还要求其侵害行为在犯罪过程中存在被他人感知的可能性。在网络直播的环境下,信息网络所具有的功能和特性能够实现场所性质的转化,扩展人的感知能力和"在场"的方式,从而得以适用加重情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法典制定在即,有学者提出我国应该摈弃德国潘德克吞体系,而采用"人法"--"物法"二元论体系,更是有"新人文主义"与"物文主义"之争.本文看来,皆由于民法典保护人格权的目的与方式的看法不同而引起.丈中从人格概念的沿革及人格权的涵义等方面来探讨我国应如何保护人格权.  相似文献   

17.
在人身保险投保、变更、解除等不同阶段中,存在保险代理人侵害保单持有人、保险公司财产行为的犯罪形态。本文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对上述犯罪形态进行探析。由于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的不同,各种犯罪行为构成不同罪名,职务侵占罪、侵占罪、诈骗罪等等,为司法机关准确定罪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知识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显,知识产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对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仍然颇有争议,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就国内学者就知识产权基本特征的阐述做了简要概括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苏鹏  徐兴华 《法制与社会》2011,(14):109-111
在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背景下,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视,因而知识产权执行案件也越来越多。当前知识产权执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法律规定少、执行难度大等。笔者试着从法律制定、寻找替代措施、加大委托执行入手,探索知识产权执行方法,为执行实务找到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知识产权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是不同于动产、不动产价值评估的一个特殊领域。不承认其“特殊性”,将有形物(无论动产或不动产)评估中的“重置成本”等传统原则应用于知识产权评估,是我国目前评估中出现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文章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知识产权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