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大论坛》2006,(11):45-45
中国少数民族DNA库项目组负责人近日宣布,除高山族外,我国为54个少数民族建成了DNA基因库。R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人权则是指国际人权法视阈下的人权涵义;法治"意指所有的权威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及其他机构都要服从于某些原则。这些原则一般被看作是表达了法律的各种特性,如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和合理诉讼程序的观念,它含有对个人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我国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有1,800多万,约占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3。在这些杂散居少数民族中,居住在城市(包括城市郊区)的少数民族约有600万。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究其原因,除一些世居的少数民族人口外,其他多属招工、招干参军、学生入学造成,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了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流动。这就使得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各民族杂居共处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加之,城市少数民族成份众多(许多城市几乎具有所有的55个少数民族成份)、知识分子数量大、代  相似文献   

4.
李世书 《创造》2003,(7):46-4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文明的同时,少数民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它是民族诞生时即同时并存和依赖着的精神世界的东西。从广义上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生活习俗、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22)
正经过5年建设,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国家基因库在近日正式投入运行。这是继美国、日本和欧盟之后,全球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中国国家基因库是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库,也是国际上现有的各类生物样本库、数据库、生物多样性库、疾病库等的综合升级版。在西方神话中,诺亚建造了一艘方舟,带着各种牲畜、鸟类等,躲避了大洪水,安然渡过"世界末日"。一粒种子、一个细胞、一管血液、一口唾沫、一段脱氧核糖核酸、一条数据……  相似文献   

6.
筠连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县,居民除汉族外,还分属苗、彝、回等16个少数民族,共约2万余人。今年以来,该县以贯彻落实宜宾市委民工委会议精神为契机,大力  相似文献   

7.
刘红  肖青 《思想战线》2001,27(4):139-140
旨在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交流香港与内地文化研究新成果、加强学术交流的“传统与现代化———香港、云南两地文化比较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5月 10日~ 11日在云南大学举行。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化系、云南大学中文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办。参会学者共 4 0多人 ,除云南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外 ,还有来自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省社科院的学者。会议收到学术论文 30多篇。与会学者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 ,云南与香港两…  相似文献   

8.
《今日广西》2008,(17):36-38
我国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名目繁多,除法定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元旦等重大传统节日外,各个少数民族还拥有自己独特的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广西电视台原创栏目《寻找金花》特别策划了系列节目“民族喜乐会”,到五个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去体验那些民族最有意义的节日,并在欢度节日的人群中,寻找当地最美丽的民族金花。  相似文献   

9.
《今日民族》2014,(2):29-30
<正>云南是少数民族古籍最为丰富的地区。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保护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少数民族古籍的传承和使用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一)少数民族古籍不断流失。据统计,除已征集保管的外,云南仍有7万余册(卷)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散存于民间。这部分古籍,由于保管不善(或无保管意识)和其他诸多原因,正不断流  相似文献   

10.
与对中国文化的抽象而空泛的争论不同,木霁弘、陈保亚、李旭、徐涌涛、王晓松、李林等同志在微观的、实证的研究方面做了实事,写出了一部研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力著—《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引起了读者的广泛注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各民族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南少数民族在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一、云南省地方性法规关于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的规定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各民族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除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外,其余各县市区都是少数民族散居和杂居地区,在各民族自治地方内,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外,都有散居、杂居的少数民族。加强散杂居地区民族法制建设,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多年来,省人…  相似文献   

12.
李金华  赵淑芳 《前沿》2014,(13):41-43
纵观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发展历程,群众路线从形成的那一天起,渗透到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加强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成为在新形势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征和特点,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在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践中,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巩固,推动我国各个地区同步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0月10日~12日,由中国民俗学会主办,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和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协办的"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在南大学召开。云南大学校长林文勋教授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介绍了云南大学的中文学科及民俗学、民间文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14.
<正>我省是多民族的省份,也是民族工作大省,全省56个民族齐全,有少数民族人口280多万人。全省的民族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除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外,还有近37万少数民族散居在全省各地,全省共有12个民族乡(镇)、30个民族村。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方面,省委、省政府采取了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616"对口支援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省人大常委会多次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  相似文献   

15.
罗连祥 《人民论坛》2013,(2):184-185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近年来在农村城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少数民族文化主体丧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要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加大对民族文化主体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6.
冲突与融合: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观念等原因 ,在新形势下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仍显得相当落后 ,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中的问题 ,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文化方面的原因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族志诗学与民族志实践,对少数民族典籍外译具有重要的启示。少数民族典籍外译最具操作性的途径是由懂汉语和外语的译者与既懂汉语又懂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合作,以汉语为中介语进行翻译,并把充实的民族志背景信息融入其中。民族志诗学提倡的"可表演性",使译本保留原文本的"活态"特征,对少数民族典籍外译的策略选择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德亭镇是坐落在嵩县中西部的一个山区大镇,除镇政府所在地不到1平方公里相对比较平坦外,其余地方全是山地。德亭村就在德亭镇政府所在地,全村面积5.2平方公里,4500人,其中有回族群众800多人,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93%。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地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严酷的地理环境是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产生的因素之一;复杂的生态 环境,使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尽相同,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合自己民族特点的, 宗教信仰;同时,少数民族所处的环境条件,孕育了少数民族浓厚的宗教感情,进一步促进了少数 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文学也是以汉族文学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学。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过程和现状.更好地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服务,为热爱和献身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收集、珍藏、展示、交流、研究、教学的平台。建设“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也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