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戴河,是距北京最近的濒海避暑胜地。中央别墅区,拥有新旧楼房183处,专门接待中央首长和干部在此避暑和办公。这里,也记录着新中国伟人们叱咤风云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2.
王凡 《党史博采》2003,(7):14-19
在有关毛泽东行止比较权威的<毛泽东年谱>中,有如下记录:"6月15日因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暂住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此后进城均住此处.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前夕,毛泽东由香山双清别墅移居菊香书屋."  相似文献   

3.
耿耿 《党史博览》2008,(9):47-50
牛畅幽默地说:“她们俩啊,是我们征粮队征粮时征来的!”一位朝鲜人民军军长要认姐妹俩做干女儿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常棣》的诗,开头四句是:“常棣之华,鄂不韦毕韦华(同音字:伟),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是一首描写兄弟和睦相处的诗。常棣是一种植物,又名棠棣。  相似文献   

4.
李讷:自报定量21斤 “低标准、瓜带菜”,中共中央紧急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带头,国家干部带头,首先是领袖们带头。中南海里,机关干部们开始重新定量,先由个人报数,再由群众公议评定。身高体阔的毛泽东,自报粮食定量每月26斤。刘少奇报得最低,只有18斤。周恩来报了24  相似文献   

5.
正北戴河在中国政治语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人们通常把中共中央夏季在北戴河举行的会议称为"北戴河会议",北戴河也因此有了另一个具有政治色彩的名字:夏都。新中国的许多重大决策,如大炼钢铁、炮击金门、"严打"等,都在此出台。除"文革"期间中断外,北戴河"夏都"地位保持了近30年。曾经北戴河的夏天,领导人一边办公,一边避暑,留下了许多红色记忆。  相似文献   

6.
7.
淮淮  王凡 《党史博览》2003,(3):17-22
几个特务强行抬着叶挺去见蒋介石 叶挺一生坎坎坷坷。他在率领“铁军”北伐取得汀泗桥、贺胜桥大捷后,又几度指挥大的军事行动,但都以失利告终。例如,“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后部队南下,最后兵败广东;广州起义,因叶挺率部赴  相似文献   

8.
淮淮  王凡 《党史博览》2003,(2):30-36
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次子。1943年后,他是生活在父亲身边时间最长、年纪最长的孩子。对于父亲,他有许多话要说。在一次新四军军史研究会上,人们谈论到新四军军史编纂的话题,叶正明深受触动,他表示愿意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父亲。  相似文献   

9.
年前,免职后的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大胆放言“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此言一出,立马引发了传媒的轰动效应。句中的勇于自揭疮疤、敢讲实话精神,引来一片叫好声。笔者在忆及叫好之余忽然想到,中央政令有时“出不了中南海”,其实只是形象之语。“中南海”是什么地方?那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最高司令部,在中南海内有谁会阻挡中央政令下传?有谁敢、有谁能阻挡中央政令下传?我揣摸,张保庆这话的意思可能  相似文献   

10.
年前,免职后的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大胆放言:“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此言一出,立马引发了传媒的轰动效应。句中的勇于自揭疮疤、敢讲实话精神,引来一片叫好声。  相似文献   

11.
和一代伟人毛泽东接触过的人,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和他接触比较多的领导群体、战友及身边工作人员这些成人心目中是如此,在和他接触比较偶然的作为晚辈的孩子们心目中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兵团党校学报》2010,(5):76-76
点击鼠标,百姓心里话就会直通中南海。中国共产党新闻网9月8日开辟留言板,名字就叫“直通中南海”。数万名网民已经在留言板上发言,关注的话题集中在房价、教育和食品安全等社会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个正上初中的农村小姑娘,突然来到中国的最高领导层当中。她感到好奇,又手足无措,以致在毛泽东面前摔了个大跟头。小姑娘和领袖结下了忘年之交——毛主席派她向江青讨烟抽,周总理请她吃冰淇淋,朱老总约她散步,陈毅元帅告诉她为什么总是戴墨镜…… 30多年过去,伟人音容恍如昨日,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4.
由于笔者曾在团中央系统工作过十多年,看到听到过一些有关胡耀邦的事情,回忆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就爱看书,那时,父亲在镇上工作,家里经常能看到父亲订阅的《共产党员》杂志,每次捧读,我总是爱不释手,常常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看到了喜欢的文章就剪下来放进日记本里,还要写上自己的感想。现在每每翻起那些红红绿绿的小本子,童年记忆中的读书乐趣便会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6.
<正>我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童年,但家乡安顺只是西南大后方的一座小城,没有听见过日寇的枪声,没有挨过日本飞机的轰炸;有关抗战的记忆,与沦陷区同胞相比,非常非常之"小儿科"。主要内容不过是:蜂拥而来的难民、悲怆动地的歌声和沉默过境的军队。在我记忆中,抗日战争与歌声交织一起。甚至两者就是一回事。我没有亲见抗日战场,只饱听了抗日歌曲。是抗日歌曲使我这个混沌小孩有了家国、民族、战争、灾难这些人生的重要观念。第一次受歌声震撼,是进入黔中附小一年级,在师生同乐会上,一个女生独唱《松花江上》。她是随家长逃难来的外省人,也就是三、四年级的年龄罢。开始唱得很动听,随即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我的母校——陇西一中建校70周年华诞。7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到了古稀。而对于母校来说,正值风华正茂、如日中天的少年时期。连年高考的佳绩,正是她扶摇直上的体现。细细一算,离开母校已28年。但如烟的往事,有如发生在昨天……历史的轮回,总让渺小的众生处于无奈和尴尬之中。我是1975年初在张铁生交白卷“光荣”和读书无用的声浪中走进母校,开始四年半的初中、高中生活的。我们当年进校的六个班,一字排开,在学校最北边的平房里,平房后面是大菜园,一至四班是土木结构的旧教室,五班和六班是一砖到底的新教室。我分在一班,班主任老师是…  相似文献   

18.
正一刘少奇生前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尤其是对自己的子女,不仅在政治上要求严格,在生活上要求更严,从不娇惯他们,不允许子女有丝毫特殊。1951年至1966年,我在中南海先在中宣部工作,后给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张际春当秘书,其间,经常看到或听到少奇同志严格要求子女的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正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季,无论进到谁家,家家户户都架着土炉子,或烧煤、或烧柴火,满屋子都透着红通通的光芒,傍晚或者早晨,连队也总是笼罩在炊烟袅袅中,透着一股雾蒙蒙、朦胧的美,整个连队仿佛都闻得见一股淡淡的煤烟味,让人温暖,让人留恋。  相似文献   

20.
正人人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在我的记忆深处,我始终珍藏着父亲织的那件毛背心,我想对父亲说,你是我一生的小棉袄,一直温暖、陪伴着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初冬的夜已经很深了,父亲房间昏暗的灯却始终亮着,我知道,那是父亲在为我们赶织冬天要穿的毛背心、毛袜,他怕我们冷……家中母亲生性马虎,这也就造就了父亲的"心灵手巧"。父亲这一生为了我们学会了很多。织毛衣、毛袜、踩缝纫机,这是那个时代大多男性同志都不会的。那个年代,家中只有父亲一人挣钱,家里经济状况总是捉襟见肘。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