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完备的哲学理论形态论述矛盾特殊性问题,是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成果。毛泽东同志科学地提出了"矛盾特殊性"这一哲学范畴,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做了深刻的论述。他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矛盾特殊性理论的重要意义,也为我们指出了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毛泽东同志的矛盾特殊性学说,指引我们党和国家取得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个体性和矛盾的普遍存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程 《前沿》2006,1(3):19-21
本文对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个体性和矛盾的普遍存在性四个概念作了论述,同时对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个体性作了内在和外在之区分,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普遍存在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学习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使我了解到由于客观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这就要求我们把二者统一起来,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再用普遍性去指导特殊性。也就是说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我在政治课的学习中经常遇到甲乙两个概念相互关  相似文献   

4.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捷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是邓小平同志对世界社会主义进程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做出的最卓越的贡献。这一理论的世界观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之一即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在哲学史上,矛盾普遍性...  相似文献   

5.
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理解矛盾普遍性与 特殊性 的辩 证关 系以 及方法论意义;学会运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 养学 生比 较分 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北京奥运会 徽与其 他会 徽的 比较 以及新会徽产生过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 与特 殊性 的关 系原理,学会理 论与实际 相结 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和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我国自行 设计北 京奥 运会 会徽 的成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中国特色社 会主 义哲 学依 据的分析,增强走自己的路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的事物,种类繁多,千姿万态,即使同类事物也是纷繁复杂,千差万别,各具特点,这就是哲学上所讲的矛盾的特殊性。 (一) 奇树种种盐树:在我国东北,有种能产盐的树。树高六七米,每到夏季,树干上便凝结出一层层盐霜,这种盐能与上等精盐相媲美。味精树:云南省贡山青拉筒山寨中,有一棵高约八丈、粗一抱有余的味精树。煮鱼、烧肉,只要摘一片树叶或刮一点树皮放入锅内,菜肴就会变得格外鲜美。 (二) 各类怪鱼能织成睡袋的鹦鹉鱼:许多鱼都不睡觉,它们只是在海或河底岩石间不动地休息着。而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理论认为:矛盾作为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其基本属性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具有普遍性特点,而又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中,发展过程和阶段上表现出特殊性的特点。近些年来,我国哲学界关...  相似文献   

8.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80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相似文献   

9.
市民社会理论是黑格尔政治哲学的核心部分。作为伦理异质性环节的市民社会,其核心矛盾表现为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伦理冲突。这一矛盾主导了市民社会理论的展开,乃至于黑格尔整个政治哲学的理论走向。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80年代起,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理论进行了长达30年的持续研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这一关键性命题和研究纲领,并逐步建立了剩余价值哲学本体论和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采用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哲学方法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进行解读,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基本矛盾从"人与物的矛盾"向"人与人的矛盾"发展和转变的必然逻辑,以及"人民内部矛盾"与"人性矛盾"的本质区别和理论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明确地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看作是共性和个性,并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59页)。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它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矛盾存  相似文献   

12.
矛盾的不平衡性与一分为二是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深入到矛盾内部结构的哲学分析,体现着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的三者一致的独特的理论创新,毛泽东通过强调矛盾的不平衡性与矛盾内部结构中的差异性所造成的矛盾主导性地位的转化,指出了现实的发展过程既不是无矛盾也不是矛盾的均衡论而是多种矛盾作为差异性构成的矛盾总体结构中由对抗性转化为非对抗性,由非对抗性转化为对抗性的制约和斗争过程。一分为二地看待矛盾就是要超越否认矛盾,不分矛盾主次地位以及仅仅抓住普遍性忽略特殊性的形而上学和经验主义,主观主义思维。在矛盾的不平衡性与一分为二的统一中,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的道路,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科学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里程碑式的理论飞跃。  相似文献   

13.
熊明 《理论月刊》2004,(7):42-43
矛盾规律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矛盾范畴在哲学的理论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矛盾范畴存在某些误解,导致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阐述直观化和笼统化。这些误解产生的原因从实质上看是不理解矛盾范畴的地位,把矛盾等同于质、量等存在论范畴。因此,要澄清关于矛盾范畴的认识,首先要重新审视矛盾与辩证法其他范畴的关系,还矛盾本质论范畴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矛盾辩证法质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张尚仁 《岭南学刊》2006,8(4):50-53
“矛盾”一词的本义是“不可同世而立”。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矛盾被有些人看成了辩证法的同义语。一个本来和辩证法无关的概念,主观地将其设定为反映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核心范畴,必然陷入无法摆脱的理论困境。由于矛盾概念所表明的是相互排斥和斗争的关系,后来在现实中发展成“斗争哲学”。这是“左”的错误路线的哲学思想理论基础。我们今天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清除矛盾辩证法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叔本华关于人的发展观是一种以"生存意志"为中心的悲观主义的发展观,其理论本身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人生目的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尼采关于人的发展观是一种以"强力意志"为核心的"超人"哲学,其理论本身在人性、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等问题上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2)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3)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同志继《实践论》之后,发表了另一篇哲学名著《矛盾论》,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思想,深刻地阐述了关于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问题。他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一个需要廓清的问题在考察“矛盾同一性”范畴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先廓清,这就是矛盾构成的根据与矛盾同一性内涵的界定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哲学界长期来一直未能将矛盾构成的根据作为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说的分解,是指原子间结合的破坏,化合是原子间结合的形成。对分子来说,分解是指分子分解为原子,化合则是原子结合成分子。高中《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讲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提到化学中的分解与化合的矛盾。在讲课中,如能结合中学生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对这一矛盾进行一些具体分析,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相似文献   

20.
钱建平 《求索》2010,(12):134-135,195
从化解矛盾的角度,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大的哲学问题:一是社会矛盾的作用问题;二是社会矛盾的发展问题;三是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问题;四是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都与矛盾理论相关,本文提出一种思路,就是整合系统论来进行理论的扬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