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提供中介服务时,是重利轻义还是重义轻利,是义利对立还是义利统一,是见利忘义还是以义导利,是中介组织从业人员面临的道德困境。目前,在中介活动中普遍存在着重利轻义、义利对立、见利忘义等问题。要在中介活动中实现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就要坚持利不伤义、以义生利、以利彰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的义利观是其在历史的发展中 ,通过对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及经济生活的正确认识而形成的。义是利的升华 ,其本身蕴含着利 ,而人们对利的追求又必须合乎义的要求 ,在义的制约之下。义和利是相互渗透、相互矛盾、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一思想对当代培养崇高的商业道德和人生节操 ,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儒家文明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智慧,值得我们加以重温和借鉴,以更好地促进科学发展。儒家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观念、整体生命观、整体消费观,儒家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义利观,儒家反对纵欲、提倡导欲、节欲的节欲观,对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义利观既肯定对正当利益的追求,又提出在义和利两难选择时先义后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比任何社会群体都面临更为复杂的义利关系,摆正权力、私利、正义的位置是公务员群体的一门必修课,儒家的义利观正可以为他们提供启示。首先,要对义和利的内涵有正确认识,既勇于追求正当利益,又信仰并积极追求高尚道德。其次,要坚定义高于利的价值取向,坚持非义不取利。再次,要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善于运用权力为大众谋利益。  相似文献   

5.
一 传统义利观的根本特征是“贵义贱利”,以“义”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学的价值观。“义”,指思想行为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即道德,“利”,指利益、功利,即物质利益。孔子最早把义、利对立起来,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战国时孟子认为君王只讲“仁义”就够了,不应该谈“利”。西汉董仲舒发展了孔孟的义利观,提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择业观变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择业观变化是当代青年思想状况的一种表现,它既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消极的、非主流性质的一面,造成择业观变化的原因,有社会变革、教育模式、自身素质等因素。对此,应该对症下药,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既能考虑社会需要又利于个人发展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墨杨"义利观存在较大差异:孔子重"义"贵"利",墨子主张"交相利",杨朱"重生轻物"。综观三家义利观,都包含有许多合理因素,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的社会影响。研究三家义利观之差异,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其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义"与"利"、私利与公利等方面的关系,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在义与利的价值关系中主张以“义”为重,同时兼顾“利”。其根本特点是“义以为上”、“义然后取”、“义以生利”。正确认识和借鉴先秦儒家“义利”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走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人们的义利观经过摩擦、激荡,必将出现重构的局面。市场机制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为“义”、“利”统一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以个人利益作为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义利观也必然以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作为自己的基础。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是在更高基础上的义利统一观。这种义利观是对旧义利观的“扬弃”,既重“利”又重“义”。它对正当个人利益予以最大限度的承认,营造最大限度抵制和排除非正当个人利益的机制,也使体现多数人利益的“义”得到最大的限度的宏扬。它既重视个人利益,也重…  相似文献   

10.
黄涛 《理论前沿》2004,(8):43-43
不良作风和良好作风往往在同一官员身上同时体现。譬如一些官员的双重作风表现在一面公开强调民主,另一面又要认同特权,第一把手说了算;一面强调平等,另一面又要显示等级和权威;一面强调制度建设,主张依法、按章办事,另一面又不愿意受制度的约束,留恋和搞“人治”;一面要“任人唯贤”,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另一面又要根据个人的好恶甚至根据个人功利的标准来选人用人。这些外在的价值观与潜在的价值观相互对立,然而它们却现实地存在着,一明一暗,一表一里,两种同时依存于一些官员身上。 这种作风的双重性源于干部的双重人格,而双重人格源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提出的“革命的功利主义”借助唯物史观的理论张力,把历史观和伦理学统一起来,以利益原则为基础来探讨义利关系,对传统的义利之辩作出了新的回答。而其晚年的思想和实践却又折回以“义”拒“利”、以“平均主义”说“义”、以“公利”压制“私利”的老路。就毛泽东的义利观与传统义利观的关系而言,“革命的功利主义”可谓是对传统义利观的革命性变革,而其晚年的回归则深刻地反映出传统义利观的深层制约。  相似文献   

12.
当前 ,处 于 转型 期的 我 国社 会正 经 历着 深刻 的 变化 ,原 有的利益 格局 已 发生 调整 、分 化 ,出现 了 一些 新的 社 会阶 层和 日 益多样 化的 利 益 诉 求。 能 否 协 调 社 会 各 阶 层 的 利 益 ,正 确 处 理 人 民内 部 矛 盾,整 合 社 会 资 源 ,维 护 社 会 稳 定 ,尽 可 能 地 扩 大 执 政 的群众 基础 ,形 成 全体 人民 各 尽其 能、各得 其所 而 又和 谐相 处 的社会,成为 对党 的 执政 能力 的 一大 考验 。《中共 中 央关 于加 强 党的执 政能 力 建 设 的决 定》第 一 次 将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 能 力…  相似文献   

13.
刘新仲 《工会论坛》2004,10(3):104-104,109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是后世儒家在综合了先秦、儒、墨、道、法四大流派义利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义利并举、贵义兴利、以义为上和以义制利。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们应当对中国传统义利观进行科学批判 ,继承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有消息报道,日本一家玩具商不生产儿童玩具,却别出心裁地开发生产老人玩具。结果产品一面世,便很畅销,大获其利。按照一般规律,玩具是儿童的专利,可日本玩具商却反其道而行,结果旗开得胜,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此看来,生产经营企业要开发市场,需要多一点"逆向思维"才好。  相似文献   

15.
儒家的义利观与西方的社会规范伦理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德性伦理,致力于人性的自我完善。本文以《论语》为中心,探讨和分析孔子义利观的基本内涵: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以义为利。"见利思义"阐述的是优先性的原则,它要求主体在面对物质利益时要优先考虑是否符合道义;"义然后取"规定了主体可以获取的"利",肯定了物质利益的合理性;"以义为利"是一种超越,孔子不仅将"义"与"利"纳入到个体修身的视域中,还将其纳入到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中,主张统治者要引导民众按照道义的要求,追求物质利益,要求统治者发展国之大利。  相似文献   

16.
鉴于目前有关警察职业伦理的论述仅囿于平泛的道德条目列举,匮乏必要的理性的价值支持。本文在对影响譬察义利观的诸要素逐一梳理后,探讨性地提出了与转型期相顺应的新型警察义利观建构的架构思路:即旨在使警察之“义”、“利”保持适度张力的重义淡利、崇义兼利、以义驭利的新型义利观。  相似文献   

17.
法家重刑思想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刑思想是法家法律思想之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表现在厚赏重罚 ,刑多赏少 ;轻罪重刑 ,以刑去刑 ;不赦不宥 ,刑人必得 ;族刑连坐四个方面。造成法家重刑思想的原因 :一、法家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法家的“好利恶害”的人性论主张 ;三、法定法观念方面的偏差 ;从而得出法家重刑思想既有强调刑罚适用的普遍性、严肃性积极的一面 ,同时又有其过于夸大暴力强制作用 ;把法律理解为治民、防民之具 ;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以及极端功利主义等消极一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是人类追求的比较理想的社会。理想的社会是人们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所追求的“应当”,是人们出于满足自身需要而设置的美好追求。因而,和谐社会本身包含着道德,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道德方面的努力,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加强道德建设就要更加明确道德建设的目的和内容,增强道德主体的道德观念,采取适合时代要求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五项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永华 《工会论坛》2005,11(4):50-50
无论是建设物质文明,还是建设精神文明,基层都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疏导的原则、民主的原则、效益的原则和“义”、“利”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导致了人们价值观、荣辱观的错位,迫切需要重塑伦理荣辱观在人们心中的信仰。由此,荀子提出了他的先义后利等荣辱观思想。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也同样存在着荣辱观念错位的问题,学习荀子的荣辱观思想对我们今天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