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论从手段还是从目标的角度看,学习都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因素,是"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基石。杭州在打造品质教育方面可谓亮点纷呈。杭州提升学习生活品质应从"打响品质教育"、"提升全民学习力"、"将学习与休闲融为一体"、"促进教育公平"、"创建学习型城市"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一个地区或城市,其百姓的生活品质与当地的人文特色具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无论对当地生活品质的提升还是对人文特色的增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试图在这里对杭州人的生活品质和人文特色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长期以来杭州人的生活品质,得益于杭州城市人文特色的滋养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百姓生活品质的影响,而生活品质又在极大的程度上接受当地文化辐射或得益于当地文化的滋养,带有鲜明的当地文化印记。杭州的人文特色是一种包容性很强…  相似文献   

3.
杭州要建成"生活品质之城",其关键是提升城乡困难群体,尤其是农村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品质,以实现城乡统筹、共建共享的奋斗目标.那么,目前杭州农村困难群体的生活品质现状如何?提升困难群体生活品质面临什么难题?如何从完善公共政策入手切实加以解决?本文试结合有关调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杭州以生活品质主导城市发展的时代需求和给定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活品质主导杭州城市发展,就是根据城市建设和生活的主体——杭州人民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品质、文化品质和创业品质的需求,引导、提升城市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在更有综合效果、更具本土特色、更多精神文化含量和享受的意义上,满足杭州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样提出问题和规划未来,建立在对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的杭州经济社会背景条件的客观分析基础之上。1·经济和城市发展新阶段创造了生活品质需求“十一五”时期,杭州人均生产总值在突破5000美元后向8000美元迈进;2005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01元,比2000年增长71·7%。…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发展对于提升生活品质的双重效应经济发展为提升生活品质奠定了物质基础,缓慢的经济发展显然无助于生活品质的提升;但是即使是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前提下,也并不能自然而然地给全体社会成员带来生活品质的改善。经济发展对于生活品质而言,具有正负双重效应。从正效应来看,经济发展一是带来居民收入的增长,提高居民的需求水平;二是带来政府收入的增长,提高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三是带来社会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增强,提高满足居民需求的程度。从负效应来看,经济发展一是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环境生活品质;二是可能过度消耗资…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谈论生活品质,不能不把眼光更多地投入到对文化生活、环境生活和政治生活品质的关注上来。而文化生活作为基础相对较好、城市性质定位内涵(“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就更值得以足够的智力、财力去创意提升。理论制约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把握好推进生活品质与杭州特色文化互动的若干理念,是先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把握好提升生活品质的文化背景和基本要求。提升生活品质必然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体现杭州人文精神。“精致和谐”要求杭州注重增长质量与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观念中,生活与创业是一对不能两全甚至对立的概念。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只有牺牲生活才能确保创业的进行,比如不少地方为了实现经济指标,一味鼓励百姓拼搏、加压、负重,而忽视他们提升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需求。而实际上,生活与创业不但不是对立的概念,而且完全是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新人文精神既准确地把握了杭州的传统人文特色,又体现了杭州未来发展的要求。它反映了杭州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发展模式和价值取向,又展现了新世纪杭州人追求的人生境界、时代精神和创业风范。创建"生活品质之城"是杭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和有益探索,是杭州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它渗透的是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理念。"精致和谐、开发大气"的新人文精神与"生活品质之城"一脉相通、相互促进和共生型塑。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治理过程中,不断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是"杭州经验"的一个根本理念。生活品质引领着城市消费的品质化趋势,体现了个人日常生活的风格化和艺术化,展示了城市社会认同的核心和集体消费的精髓。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对"杭州经验"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可以发现,城市消费品质化具有消费品质的体验性、消费方式的包容性与消费生活的审美性等特征。此外,杭州在"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包含着打造一种城市生活的新美学、开创一种城市生活的新秩序和建构一种城市生活的新认同等新的意涵。可以说,城市消费品质化是一场日常生活的新变革,是通向"明日的田园城市"的一个大胆实践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哈维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城市背景下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为此他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和积极的反思,并构建了乌托邦理想。本文试图对他视野中的环境问题、思想中的城市形象与乌托邦的关联性做进一步的阐释,并将他解决城市化十大难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我国许多城市纷纷打出国际化旗号,掀起以国际化塑造城市形象的风潮。以相关调查为线索,通过对杭州城市形象与国际化薄弱环节的分析,提出杭州要从市民素质、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以理性态度、稳健步伐推进城市国际化,用社会民生、民主文化校正城市发展方向等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以南山路文化旅游休闲特色街建设为例,着重从历史、文化、生活等人文视角,阐述了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实践成果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塑造人文精神”、“推进和谐创业”、“提高生活品质”等战略举措,形成了杭州发展特色的三个标志。以提高生活品质作为统领杭州城市发展的总体理念和品牌,体现了杭州的历史文化积淀、现实综合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体现了杭州的发展定位、发展特色和发展目标。提高杭州城市生活品质,并将之作为统领杭州城市发展的总体理念和品牌,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一、生活品质:杭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定位第一,生活品质是衡量城市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将提升生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杭州作为沿海和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前列的城市,当然也不例外。怎样看待文化多元现象?怎样使之向有利于杭州市民文化生活品质提升的方向发展,这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一、城市文化的多元化有利于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1、多元城市文化为满足人们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多微观支持。由于先天禀赋、文化程度、经济地位、身份、出生背景、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生活主体对于文化的需求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只有多元文化才能使更多的“个人”得到精神文化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15.
五、在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基础上构筑生活品质评价体系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放在发展的首位,坚持生活品质的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生活品质的测量和评价必须充分考虑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物质产品和各类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更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感受和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最大满足。坚持生活品质的主观与客观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  相似文献   

16.
营造城市环境与提高生活品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杭州市不仅在城市发展战略决策上提出了几个叫得响的“关键词”,而且在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决策上策划了几个大的手笔,在全国产生了影响。如“钱塘江时代”提出,令杭州实现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使杭州的城市建设从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时代  相似文献   

17.
城市形象是指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它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需要在明确城市定位、提高文明程度、培育文化软实力、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美化城市空间和突出滨海滨江特色六大方面着力推进福州城市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城市最早的构架,无论是物质面还是精神面,都形成于良渚文化时期;杭州的城市精神在很大程度上秉承良渚文化先民的传统;杭州地域性人文学科建设与研究与良渚文化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把杭州打造成"生态城市"是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与"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一致的.杭州目前已具备一定有利条件,但是还必须在转变观念、加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绿化工程、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以来,杭州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杭州经验"会发现:传统的儒家思想,浙东的地域文化和市场自发扩展的理念共同催生了杭州独特的城市文化。包容、平等、参与、和合、务实等成为杭州城市文化中的关键因子,它们在经济发展、城市治理和市民生活等领域中相互关联、分类聚合,呈现出独特的气质,成为推动杭州经济发展、城市治理和社会和谐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