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理论学习》2010,(2):48-48
1日,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间,超过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  相似文献   

2.
每月大事     
<正>1日,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间,超过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  相似文献   

3.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的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一、携手合作,共同心愿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推进的浪潮中,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东盟经济如何走出低谷?这是中国、东盟都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中国与东盟  相似文献   

4.
武淳 《党建》2012,(4):61-62
中国-东盟中心于2011年11月18日在印尼巴厘岛正式成立,中国总理温家宝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为中心揭牌。作为一个新型国际组织,中国-东盟中心能发挥哪些作用?在欧债危机还在进一步扩散、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向纵深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由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岗位就任中国-东盟中心首任秘书长的马明强先生。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7日和8日,东亚系列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与会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出访,“办成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是什么呢? 10月8日,温家宝总理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字仪式,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了字。温家宝总理同日还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不仅是中国第一次与一个地区组织建立此类关系,也是东盟第一次与一个区外大国建立此类关系。  相似文献   

6.
2001年10月,中国、东盟双方确定了包括农业在内的新世纪初中国东盟重点合作领域。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双方在金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使我国和东盟的农业合作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化轨道。《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双方的合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2006年,约600种产品关税要陆续减免到零;第二阶段是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第一阶段的约600种产品主要以农产品为主,被称作“早期收获”方案。按照“早期收获”方案,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农产品关税在2004年降到10%以下的水平,2005年降到5%,2006年实现零关税。农业在我国和东盟国家中均占重要地位,是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甘霖 《学习导报》2011,(3):59-61
东南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海外市场,是从前华人"下南洋"的主要目的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简称自贸区)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之间90%以上产品关税降为零,开启了中国与东盟互利合作的崭新时代。自贸区建成后“南洋”市场商机涌动,扩大湖南与东盟经贸合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齐康 《当代贵州》2007,(23):23-23
东盟关税门槛已降低 目前东盟平均关税为6%,而我国为10.4%。贵州不仅可以借机扩大对东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着力开拓东盟出口市场”;而且要特别利用东盟各国华人数量,习惯与我们相近,对中国食品和药品的认知度比较高,其准入条件较欧美发达国家宽松,进入成本较低等特点,加大贵州省食品、中药制成品对东盟的出口.以及扶持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电子电器、挖掘机、  相似文献   

9.
张慧中 《党建》2011,(5):60-61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也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与印尼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尽管历史上两国关系曾出现过波折,但1990年两国复交后,双边关系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特别是2005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关系呈现全面发展势头,充满活力。去年,两国隆重庆祝了建交60周年和中印尼友好年,今年是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  相似文献   

10.
新闻视点     
阿根廷等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2004年11月17日,阿根廷宣布,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此之前,已有东盟10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新西兰、刚果(布)、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贝宁、多哥、南非、巴西等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1.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召开,朱镕基提出三点建议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了有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领导人参加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千野忠勇也出席了会议。朱镕基在会议上就如何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经济合作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坚持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二是坚持以项目为主导,注重实效;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朱镕基在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三点建议11月4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了第六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朱镕基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  相似文献   

12.
黄锡强  王文荟 《唯实》2022,(12):64-67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10国组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是江苏对外延伸产业链的重要基地、畅通供应链的重要区域和传播价值链的重要伙伴。2022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之年,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成功启航。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向前推进 ,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相当有利的位置 ,各国纷纷在现在的国际经济秩序框架内加强了协调与合作 ,谋求共同发展。我国在最终加入WTO的基础上 ,在 2 0 0 1年 10月与东盟10国明确达成了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顺利建成 ,它将是一个拥有 18亿人口、GDP约为3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这一巨大的市场无论对东盟 ,还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各国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消除无疑促进各国依据各自的自然资源互补性、比较成本优势和后发优势发…  相似文献   

14.
夏晓阳 《党建文汇》2011,(12):18-18
今年是中国-东盟关系史上的一个大年,主题词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背景是一串丰硕而扎实的合作成果。中国和东盟关系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已经站在迈向更高阶段的门槛上。中国与东盟的各领域合作全面开花,已经成为东亚合作中最活跃的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1月6日,中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议在文莱举行。朱镕基总理发言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与东盟10国在10年内组成“10+1”自由贸易区的具体建议,得到了东盟国家的一致赞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因为此构想一旦实现,将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拥有17亿人以上的消费市场、2万亿美元以上的GDP、1.2万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额,构成与美国、欧共体三足鼎立的格局,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经历了两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从实现关系正常化到多领域合作,可谓“利益共同体”;第二次转向是基于共有利益,并将双方前途与命运联系在一起,可谓“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全球治理危机的中国方案,也是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助力器。然而,信任不足等现实因素成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挑战。对此,需突破固有思维,从观念入手,重视认同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以社会互动为框架,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东盟正处于历史上最甜蜜的时期之一,有4位追求者对它感兴趣。一位学者的形象比喻将东盟在中、美、日、印四国博弈中所处的地位烘托了出来。然而,东盟与中国在地理上形成的天然接近感近来不断受到影响。其中,越南和菲律宾想把它们与中国的南海争端挂在东盟的列车上,凭合力与中国较量;  相似文献   

18.
视界     
9月3日上午,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零关税的效应及对策——基于云南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各国重新审视和制定了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关税政策也有一定程度的调整,总的趋势是不断削减关税水平,目前,中国——东盟之间已有部分产品实现了零关税。零关税政策的实施给云南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认真加以应对,才能充分分享零关税带来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中国与东南亚这一相邻地区的经济合作、贸易往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将和东盟各国形成互利、互助、互补的格局,成为带动东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中国能够为东盟企业提供广阔的经贸合作空间中国东盟双方地理位置毗邻,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双方悠久的民间交往以及多年来形成的政治上的相互信任,为双方发展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工农产品等方面各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