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37年以后,随着党中央的到来和大量知识分子的涌入,陕甘宁边区农村的文化建设也逐步开展起来。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在边区农村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改造旧有民间艺术、创办文化娱乐设施,发展卫生运动、扫除封建迷信,不仅提高了边区村民的文化水平,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而且使村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了基本保障。研究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陕甘宁边区在社会治理方面具有独特性,主要包括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发挥乡规民约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贯彻基层民主自治原则,重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等方面。这些理念和基本方式不仅对边区具有针对性,而且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对探讨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思路也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3.
在巩固陕甘宁边区、稳定边区外部环境、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中,陕甘宁边区军队民族宗教工作丰富而卓有成效,其历史经验: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统一战线政策;必须把原则的坚定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高度关注民生事业和民生建设,用民生建设统领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时期领导经济建设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在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史上,民生建设对经济建设的统领,体现在边区人民经济的发展,注重边区人民的健康卫生、教育事业和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等方面。此外,还体现在对生态建设及其与经济建设和谐关系的初步认识和政策实践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的历史,也是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历史。认真回顾这段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支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着重从制度上提高资源利用率,把政府的资源消耗维持在最低水平,并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构建节约型政府的成功做法。从制度层面上总结陕甘宁边区政府构建节约型政府的经验,对于当今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节约型政府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毅 《理论前沿》2007,(11):14-15
只有正确处理好党的先进性与党员先进性的关系,对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并有健全的机制和制度作保证,才能使党的先进性建设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8.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发展农业是陕甘宁边区人民摆脱生存危机的必然选择。李富春在领导边区经济工作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带领广大军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实践,具体举措有:积极鼓励动员,进行宣传教育;推行开荒种地,改进耕作方法;奖励劳动模范,支持生产竞赛等。总体来看,他在边区发展农业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可概括为:发展农业须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发展农业要采取科学的技术方法;发展农业应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领导农业发展的实践和经验,对推动当今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农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其中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误之处。总结这段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实践,给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建军以来始终注重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着力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思想道德修养,紧紧围绕各历史时期我军使命任务和具体实践来推进,突出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坚持常抓不懈和与时俱进。这些是我军在革命斗争、改革开放和建设实践中总结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边区政府高度重视计划工作,把计划作为局部执政的重要管理手段,在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计划管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计划管理的经验,锻炼培养了一批计划管理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后宏观经济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3个历史时期,实现了两次政权性质的转变,完整地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边区长期在中共中央领导之下,决定了政权建设的地位和模范作用,正确处理了同国民党政权的关系,贯彻了中共中央的独立自主的原则,最终使边区政权成为新中国政权的雏形。  相似文献   

13.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减租斗争中,农民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即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推动减租工作的开展;组织生产并支援抗战;进行有效的民众教育和动员,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农民组织对边区和谐乡村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密切与晋绥根据地的关系,争取与地方实力派建立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以政治和军事手段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坚守千里河防线,确保了陕甘宁边区周边的安全和内部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陕甘宁边区的国民基础教育是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边区教育事业,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指导思想也经历过反复和曲折,对于教育“正规化”认识的深化就是一例。随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逐步确立,边区教育越来越贴近、深入边区实际,新民主主义教育在纠偏中得到发展,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石器时代,甘青宁新地区史前文化分为两大类型,即广泛分布于甘青宁地区的新石器农业文化和散布于宁夏北部、青海大部和新疆地区波细石器工艺为突出特点的采猎文化。  相似文献   

17.
调解成为陕甘宁边区民事审判权的主导性运作方式,这是陕甘宁边区民事审判的特色,并且这一特色在很长时期内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在我国,诉讼调解和判决是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没有主辅之分,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8.
鸦片问题是中国近代以来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又对中国社会实行了鸦片毒化政策,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宣传发动,政府推进,群众参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毒运动,禁烟戒毒成效显著,经验可鉴。  相似文献   

19.
近代陕北地区的边客,是基于陕蒙民众的供需格局,在私市贸易逐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交易日常用品并以此获取利润而形成的个体小商贩。以物易物、钱物交易及固定之会是其基本的运作方式。陕北边客群体的长期边贸生涯,不仅改变了自身生活状况与生活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蒙民的经济生活与经济观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中国共产党人,从西北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了陕甘边根据地。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切实满足了人民的利益,巩固了革命根据地,推动了西北革命形势向前发展。陕甘边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探索,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具有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