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印度四题     
混乱的交通印度从5月正式进入夏季,七八月温度直飙摄氏48度。在4月初,白天的温度就已高达33度,风尘满天的中北部城市更陷入混乱的交通之中。赤焰火辣的太阳,在车子后照镜的反光下,咄咄刺眼,逼得人只能眯着眼看市容。眼缝中的城市,在高温中变得恍惚,有如海市蜃楼;五花八门的车挤在马路上,热闹喧腾得像赶庙会。不太宽坦的道路上挤着的人,多得像是肉馅要爆出来的大巴士,旅人眼中最狡诈的电动三轮车,横冲直撞的伟士牌摩托车,夹杂着大城市才看得到的印度国产小型房车,以及穿梭于大小车之间的自行车潮簇拥在一起。各家喇叭声此起彼落,彼此争先不让…  相似文献   

2.
丁朝在越南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占有很突出的地位.它是越南摆脱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之始,是越南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肇端;它的治国之策又为尔后越南历代奠下了肇基.其影响之大,素为历史学家所重视.但中越史学界对丁朝的历史鲜有评述,有鉴于此,我们扼要地阐述它的若干史事,对初学者会有裨益.一、丁部领的起家和平定“十二使君之乱”吴权地方性封建割据政权的出现是越南迈向独立自主时期的序幕,而丁氏封建王朝的建立则标志着越南独立封建王朝和越南独立封建国家的真正开始.丁部领出身于宦门世家,其父是杨平王杨廷艺的牙将丁公著之子.杨延艺被南汉任命为安南静海节度使时,委任丁公著为欢州刺史兼御藩都督,但早殁,由丁部领继袭.后由于“十二使君”之兵燹连年,无法掌管欢州之地,被迫领母返回故里嘉远县嘉方社大有乡暂避.欢州府的达官贵人,皆愿归服于他的号令之下.该县后来又脱离了古螺政权(945年杨三哥篡位后的基地)的控制,使丁部领雄踞一方,势力骤增.951年,吴权之子吴昌岌、吴昌文率兵征讨了部领踞地华闾洞,围攻月余未克,只得退兵.实际上吴氏政权既无力制服丁部领,又只好默认丁部领作为华闾洞的主宰.其叔居于陶澳栅,但他独踞其地,不服从丁部领,丁氏便率众攻伐,其叔惧而退,乃降,占领其地,他的势力又一次增强.但  相似文献   

3.
研究所历史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是俄罗斯乃至全世界惟一的一个从考古学和民族学的角度研究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相邻的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家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历史渊源、目前状况和发展前景的科学研究机构。远东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海参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印度经济增长缓慢,且极不稳定。但自198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逐渐加速增长;近年来,印度经济更出现高速增长势头,并正在进入高速增长时期。本文在阐述印度经济在进入高速增长时期的同时,详细分析了促进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并指出了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又是中国历史上出口商品的大宗。十九世纪末期以前,华茶曾长期独占世界市场。现在世界上产茶国已发展到五大洲的五十多个国家。但溯其源,各国饮茶习惯、种植技术和制造方法,皆直接间接地由我国传去。印度茶业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但其发展却非常迅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产量还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但到1901年便超出中国而跃居世界第一位,并一直保持至今。目前印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茶  相似文献   

6.
英国殖民统治的一个显著后果就是促使了印度社会结构的变化 ,其中中产阶级的成长与壮大尤其引人注目。这支队伍主要依附于殖民统治而存在 ,在西方文明的浇灌下成长 ,从而也决定了他们与殖民政权的妥协性和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性 ,这种特性影响了印度的独立之路  相似文献   

7.
英国入侵印度后,英国人不仅改变了印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原貌,也改变了原穆斯林统治下的印度法律制度。独立后的印度法律,多与殖民地时代的法律有继承关系。因此,研究殖民时期印度的法律制度状况,不仅是探讨印度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印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是如何进行法治的。一、外国法律的引入印度英殖民统治者并未经过很长的时间就建立起了他们自己的司法行政制度。就象大英帝国  相似文献   

8.
英殖民统治时期的马来亚劳工移民,是导致今天的马来西亚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拟分析英殖民统治下的马来亚印度人移民的由来、印度劳工的境遇以及印度移民社会的变迁等,并通过与同期的马来亚华人作比较,以揭示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马来亚印度人移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何平 《东南亚》2011,(2):61-66
在东南亚,印度人是一个人口数量仅次于华人的第二大外来移民群体,遍及东南亚的每一个国家。东南亚的印度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从印度次大陆迁入东南亚的,在人种和语言等方面都有不少的差异,因此,广义的印度人实际上包涵了众多的种族和民族。虽然如此,这些来自印度次大陆的不同种族和民族,都或多或少地经受过印度文化的熏陶,他们在来到东南亚之后有着某种程度的文化认同,东南亚各国的本地居民也都把他们视为一个大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
印度历史教科书修改问题 ,在印度社会中引起激烈的争论。支持者很多 ,反对者不少。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印度历史教科书部分修改内容和印度学者关于修改历史教科书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一、印度早期的邮政通讯事业印度的邮政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孔雀帝国旃陀罗·笈多(月护王)和阿育王(前273——232)时代。这两位帝王给印度早期的邮政事业奠定了基础,堪称印度邮政事业的开山祖。他们主持修建了首都华式城至全国各省邦主要城市的碎石路,路两旁培植了遮阳的行道树。每隔八至十英里建立一个食宿站,称为:“栖身之处”,相当于“驿站”,每站培植一个花园和开凿两三口水井。这些连成一条线的站,作为“商道”使  相似文献   

12.
成为“有声有色”的世界政治大国,是印度自独立起就确立的国家战略目标。为实现该战略目标,不同的时代,印度采用不同的外交政策,也取得了不同的政治实效。尼赫鲁时期的外交战略是借助独立于美苏阵营的不结盟外交寻求政治大国地位,但自身国力的贫弱为印度的大国目标蒙上了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后尼赫鲁时期的外交战略抛弃了不切实际的不结盟外交,转而依靠军事实力以谋取地区强国地位。然而,这一战略导致地区局势紧张,制约了印度走向世界政治大国的进程。2l世纪以来,印度实现了对非洲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转换,即从重视硬实力的传统外交政策转向软实力外交。印度从不结盟到软实力外交的历史转换,凸显出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中心、以国际环境变换为外在变量、以中国为参照和竞争对象、注重发挥“软硬”合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发现”和发展,为客观研究并实际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提供了可能。近几十年中该学科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印度是最早接受西方社会学影响和开展社会性研究的不发达国家之一,因此历史地了解和认识印度社会学的发展过程具有特殊意义。一关于社会学研究在印度的兴起,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两种。(一)印度社会学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回十九世纪,当时英国人认识到研究印度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对行使政府职能必不可少。其根据是:英国官员、传教士和旅行者十九世纪已开始在印度收集整理各种社会材  相似文献   

14.
荷属东印度时期的承包制与华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税收和专卖承包制是荷兰殖民者统治经营印尼时期所实施的一项重大经济政策。这种政策最初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有的说承包制“在荷兰人到达以前,土著统治者就已经这样做了”。但尚无确切的史料加以证实。1602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印度尼西亚,组织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后,即逐步地积极地扩大推行了承包制。从十七世纪初至十九世纪中叶的二百多年间,荷兰殖民者通过推行税收及专卖承包制,剥削广大印尼人民及华侨,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它不仅弥补了进行殖民战争和维持殖民统治的经费,而且还为  相似文献   

15.
刘红良 《南亚研究季刊》2022,(2):74-92+158-159
建国后,印度一直推动国防产业本土化发展。莫迪执政后,为实现其战略意图,以“印度制造”及“印度自力更生”运动为政策引领,设置国防产品禁止进口清单,推动国防产业机构及政策改革,激励公有及私营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在本土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国防伙伴之间的产品联合生产与研发,替代武器系统及组件的完全进口,并致力于对友好国家的国防产品出口。在政府推动及改革激励下,印度国防产业本土化比例有一定程度提升。然而受制造业水平、财政投入、机构效能等多种因素制约,未来印度国防产业本土化目标实现程度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牛鸿斌 《东南亚》2009,(2):53-59
本文分三个部分,分别阐述公元7世纪前、后以及近代中国云南与印度经济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文章认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形成带来了云南及西南地区与印度间第一个贸易高峰,唐宋以后则表现为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的互动,至近代再次出现以棉纱和生丝为代表的贸易高峰。云南与印度的经贸往来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潘查亚侍(Panchayat)在印度古代称“五老会”,在印度独立以后称“评议会”或“委员会”,它是管理印度农村的一级组织;潘查亚特制度则是印度管理农村的一种制度,它是同印度的乡村自治联系在一起的,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这种制度不断变化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不是全面论述潘查亚待制度,只是就其历史演变作些说明,也许对于了解今日印度农村的发展情况有所裨益。一印度的潘查亚特制度是和印度的农村公社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印度历史的重要特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中国与印度的商贸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与印度自古以来就有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两国人民互相交流、学习,各有创新,促进了中印两大古老文明的兴旺繁荣,形成了2000多年的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历史,实为世界历史所罕见。本文拟对古代和近代中国与印度的商贸关系作一回顾和分析。一、古代的“丝绸之路”与中印贸...  相似文献   

19.
印度当代的战略安全意识与历史传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印度是南亚头号大国和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中国的主要邻邦。地缘战略位置、人口数量、宏大的经济发展规模与潜力、本土科技实力以及号称世界排行第四的军事力量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印度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国际性角色。随着全球冷战的结束和印度新经济改革的推进 ,目前印度国内和国际社会有不少人相信 ,在今后二三十年中印度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其影响将远远超出南亚范围。因此从战略角度着眼 ,印度如何看待自身的安全已是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安全观或安全意识具有复杂的内涵 ,它既是一个政治、社会和战略范畴 ,…  相似文献   

20.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将人类历史文化归并为四大文化体系;即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欧洲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和印度文化体系。其中印度文化体系与中国文化体系同属于一种类型,即东方文化,二者有共同特征:首先,历史悠久,当世界其他许多民族的文化还处在荫芽状态的时候,它们的古代文化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了;其次,他们的文化具有连续性与稳定性,尽管印度历史上曾长期多次遭受外族的征服和统治,盛衰隆替,变化更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