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以来,世界航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航天已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把各式各样的载人和不载人航天器送出包裹着地球的大气层并进人太空轨道,首先要解决交通工具问题。世界上目前正在使用的航天运输工具有两种,一是只能使用一次的运载火箭,二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目前俄美正在使用的主要运载火箭基本卜都是在洲际弹道导弹的基助【:发展而来的。如美国的“大力神”。“德尔它”、“‘宇宙神”一…  相似文献   

2.
货运商麦克莱恩马尔科姆·麦克莱恩,1913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迈克斯顿农村,1931年买了一辆车当运输工具。6年后的一天,当他把车停在新泽西州霍博肯码头,心急火燎地等着卸货装船时,不由想到:难道不能找到一个办法把拖车直接送上船,从而节约大量时间和劳力吗?1955年,他收购了一家小石油运输公司——潘·大西洋  相似文献   

3.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其中心议题是人口、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与持续发展.今年9月5日在埃及开罗召开了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会议的主题是“人口、持续经济增长和可持续的发展”,这个主题的前半涉及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后半则是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两次会议表明,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挑战问题是相互联系的,而人口问题处在核心位置上.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和忧虑的大问题.据联合国人口机构统计,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达57亿,并且以每天25万、每年9100多万的速度迅速增长,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到1998年世界人口将达60亿,2025年超过85亿,2050年将突破百亿大关达  相似文献   

4.
民主问题一直是文明人类的神经兴奋点之一。民主的含义广泛,但从大的方面分类,可将其概括为两层:一是指政治含义,即国体或政体;二是指社会的组织方法和作法。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的社会,民主的第一层  相似文献   

5.
长江今年的特大洪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而形成这次特大洪水有两个众所周知的主要原因: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天灾当然是长江流域连续的降雨造成的,人祸则是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并引发了特大洪水。值得深思的是今年长江的洪水流量并未达到历史最大,而却形成了历史最高水位。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想先从地球自身的规律谈起。 1988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地球推选为该年度的“风云人物”,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  相似文献   

6.
人类起源何处?有人说是非洲,有人说在亚洲。但无论是非洲还是亚洲,过去都只发现了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和200万年内的人类化石。其间600万年时间成了一片巨大的空白。去冬今春,云南元谋县发现了最接近人的猿化石——距今400万年至300万年间的蝴蝶腊玛古猿化石;同时发现了最接近腊玛古猿的人——250万年前的“东方人”化石。从而补齐了由猿转变为人的两个关键性缺环,使探索人类起源取得了划时代突破。 小女孩的意外发现  相似文献   

7.
阎吾 《瞭望》1985,(42)
今年十月二十五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卫和平和支援朝鲜人民的正义斗争入朝作战三十五周年。本刊特发表当年随军采访的两位老记者的两篇回忆文章,作为对这个在中朝人民友谊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日子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9,(52)
对此问题即使在同一机构的研究人员中也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国防大学研究生郭杨认为核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必须先对核战争这个概念进行一下界定。核战争是指以核武器为主要打击手段的战争。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了自身政治、经济利益而主动选择的一种战争形式。它不包括由一些非人为因素导致或由恐怖分子进行的核攻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核战争是可以避免的。首先,核武器尤其是战略核武器由于其具有的极其强大的威力,已超出传统意义上“武器”的范畴,确切地讲,它应被视为一种政治工具。众所周知,核战争中没有赢家,一个有核国家…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7,(4)
<正>这是一部伟大的宣言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一片厚植并贡献人类精神的沃土。在文风蔚然,群星闪耀的中国文联第十次、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聆听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报告,文风朴实,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谈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总书记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贝啊!”一语落地,满座潸然。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读书人语 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是西方文学巨匠中我尤为喜爱的一个。读他的作品,总在心灵上激起强烈的震撼,唤起沉睡在心底对弱者怜悯的爱和对普通平凡生活的神往。梁洽平先生在《茨威格人物传记两种》(《瞭望周刊》1991年24期)一文中认为茨威格对普通生活的关注与100年来史学观念从宫庭、英雄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转变相关联。不过,就茨威格来讲,我觉得  相似文献   

11.
刘洪 《瞭望》2000,(50)
“安乐死”作为一种特殊的死亡形式,涉及医学、法律、道德等各个方面,以及病人、医生、家庭、社会等多重关系,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1996年,澳大利亚一个州通过了全球第一部“安乐死”法案,但一年后该法案即因争论过大而被澳联邦参议院废除。但就在这个敏感问题上,荷兰人最近却迈出了一大步。 11月 28日,荷兰议会下院通过了“安乐死”法案,从而使该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但荷兰医学会却是该“安乐死”法案的主要支持者。该学会认为,正是由于对医学的了解,使他们认识到…  相似文献   

12.
人类公敌     
桃源  力扬 《瞭望》2008,(22)
地震是人类的的公敌。这个公敌于2008年5月12日降临中国汶川时,中国政府和人民,国际组织和机构,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和人民都向受灾地区的人民施以援手。在全球的暖流中,美国影星莎朗·斯通日前在戛纳电影节上妄言中国大地震是报应的恶咒,显得如此刺耳  相似文献   

13.
徐欧露 《瞭望》2020,(8):22-26
自人类袓先诞生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和病毒起码已经打了25万年的交道。在和病毒对抗中,人类曾打过胜仗。当世界第一个疫苗诞生,人类向病毒发起了反击。1977年,索马里记录了世界上最后一例天花。这个和人类缠斗了3500年的烈性病毒,被击败了。病毒的进化速度是人类的4000万倍。它们结构简单,基因组复制时缺少严格的校对机制,常出现差错,发生变异。某些病毒还可能发生重组,产生全新的病毒。这意味着,人类将不断面临新兴病毒,研究显示,新兴病毒约四分之三来自动物,而后传染给人类。病毒在与人类的斗争中不断变异。城镇化和越来越频繁的人口流动,则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新的温床。而每一场与病毒的战役,都促使人类不断更新手中的“武器”。  相似文献   

14.
克服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征途依然遥远而漫长,为了美丽的地球和生命的品质, 人类共同体意识已空前觉醒 2005年是人类遭受“非传统安全”重创的一年。这一年中,不仅自然灾变频繁发生,禽流感等全球性疫情不断蔓延,而且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依然猖獗。在世界  相似文献   

15.
李楠 《瞭望》1988,(16)
时光流转,世界即将经入20世纪的最后一个年代。人类捧着什么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呢?是繁荣和充满希望,还是一个面临恐惧不安而战栗的局面?世界将走向哪里去? 这一切取决于人类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能力和智慧。和平保障发展,发展有益和平。在核子时代,和平又是整个链条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人类自身生产的几个问题李志凯一、关于人类自身生产的生产方式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  相似文献   

17.
沈颖 《瞭望》1989,(49)
联合国早在1977年2月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另一个更为严重的全球性危机。”它果真不幸而言中了:目前全世界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普遍的水危机! 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严重缺水的已达40多个。水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约有8/4的农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常年得不到足够的淡水供应,大约有10亿以上的人由于饮用被污染的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价值观矛盾运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共存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同一形态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应在此基础上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靳辉明十月革命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的一次伟大的创举。在人类历史上,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的巨大变革,几乎都是通过革命而实现的。就像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革命的开端一样,十月革命在实践上开辟了...  相似文献   

20.
生态生产力理论与人类的持续性生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中起 《理论探讨》2003,23(3):38-39
一、扩张性生产力的思想错位现有的生产力理论认为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因此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 ,改造的程度越深则生产力水平越高 ,也就越能推动社会发展。在这样一种模式下 ,生产力的职能只能是通过对自然界的无限度开发 ,使人类对自然界的控制范围不断扩大 ,因而可将其称作扩张性生产力。从发展哲学角度看 ,扩张性生产力理论实际上定位于以下两个思想前提 :第一 ,自然资源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受此影响 ,人们将自身和自然界的关系视为一种主仆关系 ,认为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天然合理 ,无需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