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大体经历了“片面强调意识形态的价值性”到“片面强调意识形态的真理性”再到“走向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三个阶段。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包括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研究.正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层次性,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与目标,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想与现实、价值与需求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2.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8)
包容性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统优势,也是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准确理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需要把握好包容与包庇、包容与纵容、包容与斗争的关系。有效增强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就是要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载体、使之回应社会大众的期待关切、使之助益个体梦想的成就实现。增强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包容性的过程,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立场和原则,揭露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引领和整合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主流意识形态是什么"、"什么是主流意识形态",这是党和国家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解答的重大问题,而解答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意蕴。主流意识形态是当今世界各国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的主阵地,是各国文化软实力强弱的集中体现,时刻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趋势。转型期主流与非主流相互交融、交锋、斗争,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两者相互混淆、主次不分的现象,这极大地消解了主流的权威地位。科学解答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之含义、指向、表现、特征、标准、地位以及建设策略,既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战略,也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前提条件,更为主流意识形态凝聚社会共识、团结社会大众、培育主流价值观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8)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点之一,也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要认清国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正确看待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春洋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3):17-20,69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包括:坚持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实践创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内容的重要转换;牢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决抵御和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入人文关怀精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如下的问题:社会意识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与意识形态多样化并存;思想理论领域,理论教育形式化、理论宣传空泛化与理论研究浮躁化并存;日常生活领域,价值取向多元化与大众文化商品化并存;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手段功利化与内容教条化并存。 相似文献
6.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1)
提升民办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新时代条件下确保民办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正确人才培养方向的坚实基础,是维护民办高校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当前,西方强势的话语输出、自媒体时代师生多样的话语选择、民办高校党组织健全度不足的先天弱势和自身营利性的经济特性,使民办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新时代条件下,民办高校亟需探索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路径:一要巩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塑造中坚力量;二要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建设,完善话语体系;三要牢记立德树人的办学初心,坚守立身之本;四要构建多渠道的话语平台,创新话语载体。 相似文献
7.
葛素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11(2):47-50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改进宣传方法和手段,提高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增强兼容能力,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能力等方式和手段,从而达到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曹静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5):157-159
对民主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做客观的分析,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民主社会主义人权思想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的挑战十分必要;划清民主社会主义人权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界限,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构建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抵御民主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9.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无论从哲学层面还是从现实层面看,都有其必要性。当前,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两方面的误区:一是过分强调西方和平演变政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二是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灌输”等同于强迫接受。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必须把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作为前提;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关键;把提高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正>人既是一种理性存在物,又是一种感性存在物,不仅有物质利益需求,而且有复杂的情感需要。因此,一种意识形态要想真正获得公众认同,不仅需要理性认同,更需要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相反,若不能提供精神和情感上的关怀和慰藉,就会沦为干瘪的信条或低级的说教,无法激起人们对它向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探析微博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产生的影响,在提出规范法律法规的同时,更应着力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传播正能量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赵希午李敏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3,(3):113-117
算法使人机共存的网络世界进一步融合,搭建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新平台,助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精准化和传播形式多样化,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成效。然而,日渐强大的算法技术暗藏着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如算法黑箱阻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算法偏见削减主流优质内容的供给、算法沉迷干扰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等,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严峻挑战。鉴于此,应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多方参与、多向交流、多元治理的协同工作体系,推动算法技术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不仅具有一般科学技术内在的意识形态属性,还因其模仿和复制人类智慧的技术本质而具有数据霸权和价值形塑等新的意识形态属性。人工智能及其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推动了信息茧房效应加剧化、信息传播内容碎片化、社会舆论出口多元化以及智能媒体算法精准化,从而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潜在风险。我们应着力打造信息指引服务体系,加强传播内容审核力度,明确社会核心价值导向,着眼改进媒体传播机制,为人工智能的良性健康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的稳步提升,营造更好的环境、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16.
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通过网络空间自由表达、互相融合、互相碰撞。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自由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一方面创新了我国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也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传统价值取向和观念,尤其在互联网虚拟空间里,各种信息的瞬间传递、交集融合,真假难辨,使网民的从众心理表现得更为突出,并由此催生出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形式——网络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李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14-16
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在无产阶级的实践运动中产生的,是在与唯心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发展的。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对正确认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如下启示: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建设与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微空间情境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和政权稳定。作为整个认同过程系统闭合回路中最重要的一环,实践认同直接决定着认同的效率和质量。基于微空间转向的生产—实践视角,运用实证数据探讨微空间生产实践的理论支配逻辑、分析微空间对实践认同产生的影响变化和提高微空间实践认同的路径对策,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微空间个体的实践认同,真正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在实践行动和意识反思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8)
中国向现代化转化的进程中,社会多样化发展,社会意识、个人价值观等多元分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现代化带来的利益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社会思潮多元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重视多元化的构境,再塑主流意识形态,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价值引领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网络已成为我国最活跃、最值得关注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一。网络技术的发展既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造了新的契机,又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主动有效地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