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吹林海,泛起阵阵松涛. 要出远门了,64岁的张英善又骑着摩托上了山.每次远行前,他都要去自己新栽的林子里转转才放心;而这一次,他要去北京接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表彰. 张英善说,过去40年里,他其实只做了一件"小事儿"——种树.他陪着树一天天长大,树也陪着他一天天老去. 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密叠叠的枝叶,打在松树坚实的躯干上,也照亮了张英善和木头一样颜色的脸庞.他用那双半截老松木似的大手抚摸着粗壮的落叶松,就像老父亲满怀欣慰地拍着儿子的肩膀.那一刻,他微驼的身躯挺拔起来,仿佛与这片林海融为了一体.  相似文献   

2.
机修分厂党支部书记关平型要去公司党委开会,组织委员大刘把昨天支委会确定的新入党积极分子名单、新入党积极分子的材料和支委会的讨论意见递给他,让他送到党委组织部去.关平型点了一下头.一周前,他从分厂副厂长转任党支部书记.大刘见书记有些不明白,就解释道,党支部讨论通过新入党积极分子后,要把这些材料上报党委备案.  相似文献   

3.
某局一位青年业务科长收受贿赂5000元,局长发现后严厉批评了他.并要求他立即去司法机关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这位科长当即反问局长,你不是经常开门闭口说要爱护青年干部吗?这下又叫我去投案受处分,还叫什么爱护.局长正言道:“我是常讲要爱护青年干部,正因为爱护你们,才对你们严格要求.如果今天放松了对你的要求,你轻易  相似文献   

4.
曾珺 《党史博览》2021,(9):10-11
毛泽东曾说,在北京待久了,脑子里就是空的;一出北京去,里面就有东西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几乎每年都要走出北京视察,上海、杭州、武汉、郑州、成都等地都是他常去的地方.其中,杭州是毛泽东最喜欢去的地方,被他称作"第二故乡",在他的一生中,他曾40多次来到这里,并留下了4首吟咏山水之作.  相似文献   

5.
1952年11月,叶飞找我去福州谈话.他说,第一个五年计划要开始我们工作重点要转到工业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6.
消失的玉镯     
得知隔壁办公室的门被撬,我一夜辗转难眠,早上第一时间冲进办公室,还好,盒子还在,玉镯还在,虚惊一场. 这玉镯说来话长.几个月前,我的初恋突然约我,并执意送我这个价格不菲的手镯.见我不收,他把东西放下,转身跑了.当年,他突然要去国外发展,我被迫分手.一气之下,删除了他的全部联系方式,从此再无联系.  相似文献   

7.
二舅的心事     
一天,表弟打来电话:“我爸退休后在家里呆不住去公园找了个保洁的活.这两天我觉得他情绪不太好,平时下班后就去跟几个老哥们儿侃大山,这几天也不去了.问他咋地了,他也不说.不知道他有啥愁事儿.”  相似文献   

8.
李逵     
扈三娘生了个大胖小子.我十分纳闷:二月份才结婚,这刚进八月,怎么就生了呢?聚义厅照例聚会,烦透了,本不想去,但强盗圈就这么大,低头不见抬头见,不去脸面上说不过去,去了就得随礼,唉!我一个区区小卒,每个月俸禄才二十两银子,前几天秦明娶妾随了十两——他官位比我高,给少了不好看,何况我以后可能要归他大舅子花荣管.不过心里想想,秦明这厮忒不要脸,娶妾还搞得这么隆重.  相似文献   

9.
韩念龙受到周总理的严厉批评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后,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管理团政委的韩念龙接到电报,叫他近期回北京.因为我国跟巴基斯坦建交了,确定他到巴基斯坦当大使.韩念龙原来在军调部呆过,是军调部驻淮阴小组的代表,挂的军衔是上校.韩念龙决定要我跟他去巴基斯坦.我当时在朝鲜任志愿军俘管团内勤组组长.  相似文献   

10.
过去配干部,重视党政机关,忽视企业,把在机关工作差的派到企业去。这是组织部门对经济不熟悉造成的。其实企业管人管钱管物,权力更大。光知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却不知道经济怎么搞,怎样为中心?要把优秀干部派到经济部门去,组织部门也要吸收经济干部。 干部如有点错误,尽量对他本人讲;不对他说,又怀疑他,把干部耽误了.提拔一个人,错了,组织部门要负责;该用的不用,也要负责。德才兼备,对德的理解要正确,不要拘泥于小节。有些人有点小毛病,但大的问题能把握住。平时谨小慎微,过硬的时候上不去,我们的事业就难以发达。战争年代,有的战士平时调皮…  相似文献   

11.
1952年初春的一天,晚饭后,李先念抱起公文包要去参加荆江分洪工程会议。夫人林佳楣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忙把他喊住,问:“先念,你说过要去看望你的师傅师娘,你到底去了没有?”李先念摇摇头说:“是啊!我都说过几次了,应该去看望他们,总是挤不出时间来。”林佳楣说:“挤吧,挤点时间去看他们。”李先念点点头,快步走出门去,他要按时赶到会场。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被曲解的贵州形象,固然可由后人矫正,但现实中的贵州形象,只能靠我们去塑造;而未来贵州的形象,既要靠我们去规划设计,更期待后之来者去创造.要产生反映贵州新形象、新风貌的传世名言,舍创新发展,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13.
咸文静 《党建》2021,(3):33-35
别了,旧日子.你好,新生活. 17年前的5月,长江源头寒气逼人,更尕南杰往火堆里扔了两块牛粪,火苗比原先更加灿烂.不久前,作为村党支部组织委员,他去镇上参加党员培训班时,听说了国家要实施三江源生态移民项目的消息,在草原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思前想后,有些拿不定主意.  相似文献   

14.
"书记回来了,你要注意休息啊."9月29日,正在移栽千叶佛莲的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的20多个村民看到走进花田的他,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着打招呼.他忍不住去抱地上的千叶佛莲,却被生产经理姜文春拦住,因为他肋骨骨裂才刚控制住病情".乡亲们,今天不能和你们一起下地了,多多原谅!"他满怀歉意.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他小时候有一次因为逃学被妈妈罚去刷围墙。围墙较长,比他的头顶还高。他刷了几下,便灰心丧气地坐在了地上。这时,他的伙伴桑迪提着水桶跑过来。马克.吐温对他说:桑迪,你来给我刷墙,我去给你提水。见桑迪有点动摇了,他又说,你要答应,我就把那个肿了的脚趾头给你看。桑迪经不住诱惑,好奇地看着马克.吐温解开脚上包着的布。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6):79-80
一先生去河边钓鱼,先穿了片树叶,半天没鱼上钩;他又换了块面包,一样没鱼上钩;没办法他只好去换蚯蚓,还是半天没鱼上钩。气急之下他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摔入河中说:“到底要吃什么自己去买吧!”  相似文献   

17.
李佳 《湘潮》2024,(1):16-17
<正>作为党员干部楷模,杨善洲退休后去植树造林,再造绿水青山回报家乡父老的故事,展现了忘我利他的大爱,这是信仰的力量,更是精神的闪光。“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1988年4月,已过60岁的杨善洲光荣退休。组织上安排他去昆明养老,杨善洲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说过的话就要兑现,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  相似文献   

18.
1938年冬天,我正在延安中央党校十四班学习,还有3个月便要结业了.有一天,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富春把我叫了去.他对我说:"现在抗战虽然打了些胜仗,但华北、华中、华东的广大国土被国民党丢弃了.  相似文献   

19.
山魂     
海拔1500米的后山村,是汉源县九襄镇有名的贫困村.作为后山村有知识有文化的热血青年,徐金贵立志要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毅然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好在家乡的土地上做文章."他到四川农业大学潜心学习半年后,背着一大包科技书籍,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薄土地,走上了艰苦创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好官·真情     
在乐业村群众的眼里,他是个"动真情,干实事"的好官 3月16日,佳木斯市规划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邵树阳要去同江看望乐业村的贫困户,这是他最后一次以扶贫工作组组长的身份去乐业村.早7点,穿着军呢子大衣的邵树阳匆匆走向即将出发的面包车,高高的个子,憨厚的笑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