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所谓商品经济特殊,就是具有一些特殊规定和规律的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三种商品经济特殊。(一)简单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个人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它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有二: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二是生产资料为个体劳动者所有。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直接生产者同时又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  相似文献   

2.
所谓商品经济一般,就是一切形式的商品经济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的规定和规律,反映着不同形式的商品经济的共同本质,它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过程。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等著作的有关论述,可以把商品经济一般的内容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求索》1987,(3)
调节商品经济的主要手段有三种,即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这里着重讲一讲经济手段。所谓经济手段,就是通过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来调节商品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经济杠杆的种类是很多的,最常用的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汇率、财政补贴等,这里着重介绍如下两种:  相似文献   

4.
商品经济从它诞生之日起,在它的运行过程中既有比例性要求的一面,又有自发性的一面。比例性和自发性共同构成商品经济内在的最本质特征。笔者认为,通过对商品经济自发性进行再认识,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要探索商品经济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就必须研究社会分工。研究社会分工有三条思想线索。一、劳动分工和劳动者分工。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分工都包含两方面基本内容;一方面是劳动客体的分工,另一方面是劳动主体的分工。所谓劳动客体的分工,就是劳动本身的分化和独立化,如社会劳动划分为不同的门类,在不同的劳动门类内又可以分化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所谓劳动主体分工,就是劳动者在各个不同的劳动门类、部门、行业、生产单位间的固定分配。劳动分工和劳动者分工是包含在同一种社会现象中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受不同规律的支配。决定劳动分工的是标志生产力水平的一个方面,即生产工具的性质;决定劳动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那么,无疑政府法制为这一基础奠基?这不仅因为,现阶段政府法制处于我国法制的中心地位,而且在于政府法制与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即: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政府法制。政府法制则保障、调整和导向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确立必要的秩序。  相似文献   

7.
对于全民所有制内部商品经济存在的直接原因,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其中有两种观点比较普遍,但细究其主论的根据,很值得进一步商榷。一种意见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商品经济存在的直接原因,是国营企业之间存在的物质利益的差别。另一种意见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商品经济存在的直接原因,在于它的直接社会劳动和局部劳动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正> 商品经济,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运行形式,既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又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当它一旦出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并被人们充分认识、接受和自觉运用之后,就会显示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一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的商品经济,诞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在又同时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 商品经济的大潮正猛烈地冲击着神州大地,在这个洪流中,出现了某些党政干部以权谋私、贪污渎职,某些见利忘义之徒,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招摇撞骗,甚至拦路抢劫,谋财害命,拐卖儿童妇女,以及人们的责任、义务意识淡漠,新中国成立后已经绝迹的卖淫嫘娼、纳妾、吸毒贩毒、绑票、蒙面大盗等腐朽现象又死灰复燃等大量反道德现象。面对道德上的种种腐朽堕落现象,善良的人们无不焦急、忧虑、困惑。于是,商品经济的道德效应,即它产生的道德影响、效果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点。有人认为,时下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并一古脑儿地把帐算到商品经济的头上;也有的人认为商品经济只会促进道德进步,这一切与商品经济无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市场机制在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一)市场机制及其积极作用市场机制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首先,商品经济的活动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的产出品要在市场上销售,各种投入品也需在市场上购买。因此,产品能否出售及价格高低和各种投入品能否买到及价格高低,直接关系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利益和再生产的持续和扩大。其次,市场状况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决策的依据。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投入产出的微观决策是分散进行的。各个商品生产者、  相似文献   

11.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和市场经济是两种社会经济制度下的不同经济体制。前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商品经济运行特征的集中体现,后者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经济运行特征的集中体现。所谓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就其主要特征而言,是指整个社会经济,从体制、运行机制到调节手段,都在以计划为主的同时,又具有市场调节的作用与功能。一方面,它强调经济发展在总体方向和目标上的有序性,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宏观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自觉性与计划性;另一方面,它不否定经济活动在微观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微观主体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协调的灵活性与兼顾性。  相似文献   

12.
商品经济在运行总体上成为市场经济。在我国,由正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进一步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映了对商品经济体系的确认。 一、市场经济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自然经济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商品和市场很早就出现了。然而,我国从出现商品交换和市场到商品经济得到缓慢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封建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习惯势力根深蒂固,“重农抑商”政策正是它的体现形式之一。由于长期执行这一政策,从而对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而对于封建主义所依存的自然经济,却起了保护作用。至于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之后,商品经济发展依然缓慢的原因,则在于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甚至把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  相似文献   

14.
<正> 由张寄涛、胡逢吉、夏兴园、周彦文合著的《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概论》,是一本探讨我国商品经济的特征、运行机制与调控方式的专著。与国内同类型书籍比较,它出版时间较早、较系统、侧重于理论分析、兼顾应用型对策研究。作者总体上是想从经济关系体系,从经济关系体系的不同层次的分析中来把握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而不简单地只把商品经济当作为一种经济运行形式。该书首先研究的是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商品经济的共性与特性是经济关系体系不同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商品经济秩序包括经济秩序、法律规则、道德规范等。就经济秩序讲,它包括的最重要的内容有:第一,商品经济要求公平竞争,这是一种重要的秩序。第二,财产权力明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研究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时,不仅要深入到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联系,而且必须排除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从量上发现其基本变化趋势。认识和掌握商品经济中的平均数及其形成过程,就是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去掌握各种经济变量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在周而复始的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平均数,这些平均数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及不同的形成过程,正确认识这些平均数及其形成过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的创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依据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进行的。我国原有体制的弊病,究其根源,就在于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否认实行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并运用价值规律,从而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对企业管得  相似文献   

18.
<正> 蒋一苇在1988年8月26目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究竟应该确立哪些基本秩序,虽然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但从商品经济必须遵循的准则的角度说,可以归纳为若干方面。一、企业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基本模式及其行为准则。这里面包括确立它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属性;在法律上是独立的经济法人;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地位已经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得到了确认。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变革。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正以它特有的功能,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给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带来生机和活力。但是,多年来对商品经济的理论偏见和僵化观念,远未消除殆尽。特别是当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某些不健康现象的时候,有些人往往习惯于到商品经济中去查找“根源”,给它横加罪名。在他们看来,商品经济虽然能够把经济搞活,但却“带来”不正之风。成了“唯利是图”、“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和“以权谋私”等等腐朽思想与卑鄙行为或犯罪活动的祸根。  相似文献   

20.
所谓二元导向,其核心内容就是根据技术政策和国内外市场状况,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运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扶优限劣,促进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的建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技术政策中技术选择的四个层次与产品在国内外市扬销售情况的四种类型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综合评价体系,制订相应的分类指导原则,从而形成了产品结构调整中执行技术政策的基本运行模式,即把技术政策中的技术或产品分为优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