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周峰 《学习与实践》2012,(9):95-102
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承接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对掩盖在物质消费主义的表面繁荣下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大众的控制已经转向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这是更为深层的理性控制。要脱离这种资本主义,就必须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对于正在建设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言,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以及其所构建的理论形态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在具体运作层面寻求突破。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基本方法,内蕴着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主体、动力、价值等逻辑特质,有助于预防和克服现代化的负面效应,可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具体运作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启示。遵循马克思实践的现代性逻辑,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应运作如下理路:以承认传统文化本然状态和自在性为前提,以能动地审视和解决传统文化现实问题为关键;以最广泛的群众为文化主体,以"全面深化改革"之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掘、适应和融入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向的人本价值为旨趣。  相似文献   

3.
李家寿 《长白学刊》2008,(2):137-140
一国文化安全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将会给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我国文化安全造成一定的冲击。构建我国文化安全战略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以新安全观为基础建设和谐的中国-东盟文化安全观;构建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区;用"墨子"思想应对文化安全所带来的问题;坚持文化"走进东盟"。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稳  曹宏 《观察与思考》2014,(10):39-4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在文化全球化冲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遭遇到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视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重视文化生态的维护,以应对和解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韩凤荣 《长白学刊》2011,(4):146-149
刹激消资、负债消费曾经被认为是治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良药,由此衍生出西方社会的消费主义、现实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与此相连的透支文化.金融危机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消费文化、借货文化、透支未来已经陷入深刻危机,这一危机实质上是西方人存在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危机.与此相反,中国在危机中的表现展现了中国节俭、勤劳文化的时代魅力和意...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以文化安全问题为重心的非传统的安全观念日益凸显。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不仅仅单纯依靠政治、经济等一些传统的安全因素,文化等相关的非传统因素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认清目前条件下中国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将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对外发展政策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历史大错位中的文化价值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历史性错位:19世纪下半叶,当中国开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时,西方国家已经产生了批判资本主义的强大的社会主义思潮;20世纪60、70年代,当中国下决心追求现代化时,西方国家又出现了批判现代化价值体系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国将如何重建文化价值体系?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应该走"修正了的现代化"的道路:一方面,坚持追求现代化的立场;另一方面,借鉴前现代和后现代理论中合理的文化价值元素.从而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来.  相似文献   

8.
徐龙建 《湖湘论坛》2019,32(3):139-148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离不开坚定的文化自信。在宏大的文化安全视野之下,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作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逻辑与中国智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自信保持中国文化发展独立性;二是文化自信强化国家意识形态自觉;三是文化自信塑造国家核心价值观;四是文化自信契合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进展,国家文化安全日渐彰显其价值和紧迫性,成为广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而当前,对中国文化安全的最大威胁并不是外国文化产品和资本的进入,而是我们自身对外国文化的臣服和克隆。维护文化安全,要寓于文化建设之中,立  相似文献   

10.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原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文化安全是文化安全主体及其文化利益和价值处于平稳、发展和放心状态,并具有克服文化威胁的能力。据此定义,文化安全问题的分析框架,主要由四个层面构成:一是文化安全主体确认;二是文化安全利益和价值评估;三是文化安全威胁来源辨识;四是消除文化安全威胁对策。在多种文化安全研究方法论中,影响比较大的有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等,其各有所见各有所蔽。文化安全研究的科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安全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