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员干部之友》2008,(3):48-48
1.时间:2007年11月27日 讲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主讲: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春鹰研究员 背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2.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加强立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南英 《奋斗》2008,(1):27-29
党的十七大站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任务,作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4.
<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工会是党领导下的重要人民团体,工会组织覆盖面广,会员遍布各行各业,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力量。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会,依法治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要旗帜鲜明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辛的探索过程。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项基本方略和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前,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坚持道路自信,笃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理论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制度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6.
施新州 《党课参考》2023,(Z1):170-179
<正>学原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一个跨世纪的战略部署。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深入研究和探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关问题,弄清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内涵和基本框架,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每月大事     
《福建理论学习》2007,(12):48-48
(07年11月) 27日下午,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题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9.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2003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一历史性的跨越,奏响了我国迈向法治时代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0.
11月27日下午,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春鹰研究员就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题讲解,并谈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党刊精粹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求是》2022·04“法度者,正之至也。”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建立新型法律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这一治国方略,载入我国宪法。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执政方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中,必须面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从实际出发,把握法治实施的立足点,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业不断推向前进。一、立足我国实施法治的实际任何一个国家的法治都离不开本国的现实基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离不开中国的实际,不管是立法、司法还是执…  相似文献   

13.
《理论导报》2014,(10):4-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专家普遍认为,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  相似文献   

14.
《广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摘要 决定约1.7万字,分七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党史文苑》2007,(12):1-1
11月27日下午,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春鹰研究员就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题讲解,并谈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诸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资料卡片     
政要名录第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一)⒈时间:2007年11月27日讲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主讲: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强调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并就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纲领和行动指南。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九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相似文献   

19.
厉以宁 《先锋队》2014,(11):8-9
前不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大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全会公报中,“法治”一词出现了50余次,“依法治国”也是高频词。专家普遍认为,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中央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了新的路线图。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脚步越来越清晰,进程也必将加快。  相似文献   

20.
杨玉荣 《奋斗》2014,(11):28-2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首先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四年后,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完成了制度初创,解决了制度有无问题,初步实现了制度体系化,那么,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则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注人灵魂与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