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在新疆,特别是南疆,语言却不仅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更是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基础,各民族相互学习语言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第三师小海子垦区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为例,对少数民族聚居连队的汉族干部掌握维吾尔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兵团南疆少数民族连队汉族干部学习维吾尔语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是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兴的语言现象,网络传播中的语言运用研究成了大家颇为关注的焦点.网络语言影响学生规范语言知识的学习、阅读能力的提升、书面能力的表达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使用网络语言,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严春艳  ;廖鹏程 《世纪桥》2008,(10):140-141
网络语言是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兴的语言现象,网络传播中的语言运用研究成了大家颇为关注的焦点。网络语言影响学生规范语言知识的学习、阅读能力的提升、书面能力的表达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使用网络语言,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媒介,成为当代社会的文化信息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社会生活。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已经开始影响和渗透到当代社会生活的口语、书面语中,因此,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语言现象、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网络语言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拟从其构成、特点、流行性以及规范化等方面对网络语言略作分析与探讨。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它与一般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广义的网络语言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二是…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语言学界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但这些成果多形成于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之下.而认知语言学派在语言学界地位的奠定,以及语言符号象似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英汉名词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英汉两种语言所遵循和体现的象似性原则,及其象似程度的显著性,是促成英汉语名词化不同表层实现形式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朱颖 《世纪桥》2008,(10):134-135
国内外语言学界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但这些成果多形成于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之下。而认知语言学派在语言学界地位的奠定,以及语言符号象似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英汉名词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荚汉两种语言所遵循和体现的象似性原则,及其象似程度的显著性,是促成英汉语名词化不同表层实现形式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周长雨 《求实》2006,(Z1):298-300
一、引言当代语言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对语言的形式结构的研究转向对语言的功能、对语言的使用的研究。对于任何客观现象的系统性研究都有两种角度:1)形式结构角度———以形式为依据,研究形式及结构的内部关系;2)功能角度———以功能为依据,研究对象的功能、用途和运用。1.国外功能语法研究概述Л.Щерб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过“积极语法”的设想。他认为,传统语法从描述语言形式入手,采用的是从形式到意义的方式来建构语法,属于消极语法。А.В.Бондарко首次对功能语法进行了系统的阐释。А.В.Бондарко认…  相似文献   

8.
网络失范是目前值得关注的一种网络文化现象。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多向互动、信息变异和时空消解的特点,吸引了众多草根网民的加入,也催生出种种网络失范现象。网络失范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主要表现为:主流价值观弱化、网民文化结构不均衡、网站利益导向和非理性集体无意识驱动等。要最大限度地解决网络失范问题,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易滢 《理论导报》2012,(5):40-41
在对一些语法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一些相应的分析方法。而整体性概念作为一个支配我们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分析语言现象时,也有着其相应的体现。名词化现象,是语言中经常可见的语言现象,并且它存在于不同的语言当中。我们通常会注意到一些语言的表面现象,但是对于它的潜在思维方式,却没有去细想过。本文将就整体性概念这一方式和名词化这一语言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上流行的、年轻人喜欢的简单又能说明一定道理的时尚词汇或语言文化现象。语言具有社会功能,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产生并传播的语言,也具有社会功能。针对近十年来的网络语言现象,运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论述网络语言在网络社会的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和继承发展功能,并基于网络语言阐释网络语言用语的社会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的三大焦点,以期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以互联网为媒体的交流日益普及,网络语言现象由此产生,而网络语汇是网络语言现象的核心成分,标志着语言发展的程度。本文从分析网络语汇的词语基本类型和特殊现象出发,归纳了网络语汇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广告中有许多语言现象,模糊性语言的运用就是其中之一。广告语言中模糊性主要体现为词汇、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模糊性广告语言的翻译,译者可以适当运用模糊对清晰、模糊对模糊、模糊缺省、模糊添加和模糊夸大等翻译策略方法,从而达到广告宣传,鼓励消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张利新 《世纪桥》2008,(6):132-134
广告中有许多语言现象,模糊性语言的运用就是其中之一。广告语言中模糊性主要体现为词汇、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模糊性广告语言的翻译,译者可以适当运用模糊对清晰、模糊对模糊、模糊缺省、模糊添加和模糊夸大等翻译策略方法,从而达到广告宣传,鼓励消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崔佳琳 《世纪桥》2011,(1):117-118
语序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或者说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任何语言的语法都有一个语序的问题,语序不仅是表示语法结构、语法意义的形式,也是言语表达或修辞的手段。语序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语序对翻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维吾尔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听、说、读、写使学生能够广泛地获得各种知识并提高整体素质。本文阐述了维吾尔语言课堂教学中培养汉族学生维语说的能力的重要性,说话训练的教学途径及其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等功能。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词汇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它制约着语音、语法以至整个语言系统的变革。词汇是语言诸要素中最活跃、最敏感的要素。社会的发展变化,新事物的出现,首先反映在词汇上,即现代汉语词汇不断发生变化,不断丰富,新的词汇大量涌现。本文就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因素做一粗浅的探讨。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产生大量的新词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有语言的参与。在语言各要素中,词汇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反映得最为直接和迅速,因此语言必然随着社会的演进变迁而应运产生一些新词。新词的产生是出于人类交际的需要,或是为了称说新事物、新现象,因此在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必然涌现出一些与社会政治经  相似文献   

17.
郝建国 《党建文汇》2009,(10):43-43
中式英语,指语法不对、拼写带有中文习惯的英语,主要见之于中国许多地方的标牌。这种语言风格吸引了一些狂热追随者,甚至有人专门探讨这种语言现象。但是,相关部门担心,明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式英语会让很多外国游客尴尬,因而发起了一场旨在纠正离奇误译的行动。中式英语究竟该寿终正寝还是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类思维与交际的工具,作为代表语言结构规律的语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结果,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人类思维规律的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语言形成初期的语法形态与人类原始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与形态丰富的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同,汉语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主要是由语序和虚词来体现的,因此语序是汉语语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上古汉语的特殊语序便是在汉民族早期思维方式的制约下产生的。 如《春秋公羊传·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使用的语言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用方面皆有明显的特征,由此可以探究其背后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揭示出青少年群体的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让人们对青少年群体有一个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对青少年群体的观念及行为进行更为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新疆的民族人口及其分布格局决定着新疆的语言格局,由此形成了不同语言在新疆社会语言生活中的使用和社会交际范围的大小,并进而影响了清朝政府的语言观念和语言态度,使之制定出了符合新疆实际的维汉双语政策作为民族语文政策的一项核心内容.维汉双语政策的实行,既提高了维吾尔语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又保证了维吾尔族在新疆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扩大了维汉语文的社会交际功能和社会影响,便利了政府和民间的沟通,有利于清朝政府对新疆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