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者的人格受法律保护吗?法条第九百九十四条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王建敏 《理论学刊》2007,(11):96-99
本文对我国不当关联交易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法律保护从属公司及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问题。其中,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关联方对公司的损害赔偿责任和关联董事表决回避制度,这对不当关联交易起着直接的规制作用;公司法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这对不当关联交易起着间接的调整与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命科学时代的到来,胎儿及其法律保护将成为21世纪的"时代课题".由于胎儿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其人身利益一旦受到侵害,无法以民事主体身份获得法律保护.现实生活中,对胎儿的损害主要是损害胎儿的生命键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侵害,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医疗领域,如产前检查、治疗以及生产过程中;二是间接侵害,即侵害孕妇人身权利的同时,间接侵害了胎儿的人身利益.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正因为如此,司法实践中,胎儿所遭受的伤害大都视为对孕妇或产妇的人身损害.然而,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母亲的利益都不能完全囊括胎儿人身利益.要解决胎儿利益保护问题,必须从权利能力制度寻求突破.文章检讨了传统法律人格的缺陷,借鉴了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胎儿保护的立法经验,认为未来民事立法应当赋予胎儿一定的民事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权利人死亡也没有其近亲属出现的情形下,并不必然导致该权益没有必要予以维护。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主张和诉讼时效期间,如果死者的法定继承人没有主张其继承权利,那么救助站对死者赔偿金的管理就能够转变成对该利益的享有。  相似文献   

5.
王涛 《世纪桥》2008,(6):38-39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法律制度。一人公司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内容,实践中容易产生公司人格和股东人格混同、危及债权人利益、游离于监督管理之外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人公司的公司登记与公示制度、完善资本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并建立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从而使我国的一人公司法律制度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法律制度。一人公司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内容,实践中容易产生公司人格和股东人格混同、危及债权人利益、游离于监督管理之外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人公司的公司登记与公示制度、完善资本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并建立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从而使我国的一人公司法律制度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既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做法更多关注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物质利益的法律保护,对于失地农民精神利益保护鲜有涉及。结合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分析我国失地农民精神利益损害的类型、论证我国失地农民精神利益法律保护的正当性,进而尝试提出我国失地农民精神利益法律保护的具体路径成为我国城镇化背景下亟待直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张继青 《学习论坛》2005,21(12):78-80
无因管理制度既包含了不得随意干涉他人事务的法律要求,又融合了推进人类社会互助互爱的精神内涵。围绕这两种利益的均衡如何进行适当的立法设计是无因管理制度所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必须保护被管理人的利益。其次,在两种利益兼顾的同时,应对管理人的利益保护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9.
王静 《唯实》2007,(12):76-78
婚姻关系当事人在为财产处分时,往往会同第三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其行为的性质及后果,关系到与之为法律行为的第三人的利益。法律制度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夫妻财产权益的保障,而且要关注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综观当代各国民法或侵权行为法,几乎所有国家(地区)都规定了作为侵权行为后果之一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人的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虽然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也不是用金钱可以交换的,但是一旦侵权行为发生之后,一定数额的金钱赔偿也许是我们迄今为止的法律智慧所能找到的最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许可法中的信赖保护原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实事求是》2006,(1):67-69
诚信原则应作为行政法之最高形式原则,而信赖保护原则是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具体适用,应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与撤销、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所欲维护的公共利益之间要进行利益权衡,但这种利益权衡不是适用信赖保护原则的必要条件;对违法的行政许可行为,不撤销是原则,撤销是例外;应完善《立法法》中的信赖利益保护制度及完善“补偿”的法律制度,实现信赖利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2.
诚信原则应作为行政法之最高形式原则,而信赖保护原则是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具体适用,应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与撤销、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所欲维护的公共利益之间要进行利益权衡,但这种利益权衡不是适用信赖保护原则的必要条件;对违法的行政许可行为,不撤销是原则,撤销是例外;应完善《立法法》中的信赖利益保护制度及完善“补偿”的法律制度,实现信赖利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法律保护处于弱势地位。完善农村法律的运行,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妥善解决宗族问题;建立起保护农民利益的有效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农村治安专门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民法理论认为,继承是指在公民死亡时,其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近亲属按照死者生前所立的有效遗嘱或者法律的规定,依法取得死者所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笔者认为,现行法律意义上的继承应当是对涉及财产权利的继承,而非对财产本身的继承。一、财产继承的实质是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5.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茹洋 《唯实》2004,(7):58-60
一、从立法目的看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三种利益比较各国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目的的规定,其方式不拘一格。有的国家反不正当竞争立法直接明确立法目的,如日本《不当赠品及不当表示防止法》第一条规定:“本法律是为了防止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中利用不当的赠品及表示引诱顾客,而根据关于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的法律( 1 947年法律5 4号)规定的特例,为确保公正的竞争和保护一般消费者的利益制定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一条规定:“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民主输出在国际法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国际人权保护问题上,国际人权保护机制构建自始就体现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价值观及文化。美国一直试图将人权保护普遍化、法律化、国际化,美国对国际人权保护法律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理论和观念、作为国际人权保护机构的倡导者和领导者等三个方面,美国的民主理念、价值观及人权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人权公约的制定。但在国际人权保护的具体实践中,美国所宣称的民主的国际人权保护充斥着法律悖论,美国的国际人权保护是一种颇具欺骗性、隐蔽性的“法理霸权”。  相似文献   

17.
人格尊严是指人格所应受到的尊重和保护。人格是作为人所必须具有的资格。在法律上,人格则是指人作为权利与义务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资格。人格与人的生命共存亡,始于生,终于死。如果否定了一个活着的人的人格就等于否认了他是人,在法律上则等于剥夺了他的一切权利,包括他的生命权,因为他不再是权利与义务的主体,就没  相似文献   

18.
韩瑜 《学习月刊》2013,(10):16-17
从美国首先创立了"刺破法人面纱制度",到大陆法系的德、法等为代表的国家继承和发展此项制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制度在德国又称为"直索责任",在日本被称为"公司法人人格形骸化"制度。我国《公司法》虽然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做出了规定,但规定的条款太过笼统,不够深入具体,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探讨和研究。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法院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普及率不断攀升,其快速、便捷、不受地域限制等多方面的优势,也使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社会生活及法律领域带来了巨大及深远的影响。同时,网络环境也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特性,使传统的作品存在及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著作权制度所构建的利益平衡在网络环境下被打破,给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虽然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以期对网络著作权进行良好规范,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对网络著作权的立法相对滞后,存在诸多不足,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保护网络著作权的需要。据此,文章对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及合理使用等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便达到网络环境下作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新的利益平衡,使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0.
所谓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得到不确定的未来利益,将其资产投入一定经济活动过程的行为。国际投资应当包括资产跨过一国边境并进入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投资,以及资产原来跨过一国边境但却是来源于外国所有者的投资。一般说来,保护国际投资的法律制度包括保护投资的国内法和国际法。国内法是指资本输入国保护外国投资的法律制度和资本输出国保护海外投资的法律制度。国际法是指保护投资的双边条约和保护投资的国际公约。本文仅讨论西部开发保护国际投资的国内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