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正当人们历述改革开放历程、回首 20多年辉煌、感受一代伟人邓小平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 20世纪已经走过, 21世纪已悄然降临。在 21世纪,邓小平理论会发生怎样的作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对 21世纪有什么期待 ?这是我们在世纪交替之际研究邓小平理论时不能不思考的问题。为了说明这些问题,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 20世纪的历史,并从中寻找 21世纪中华民族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趋势。   (二) 20世纪是一个辉煌的世纪,同时又是充满激荡的世纪。在这一百年中,除了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  相似文献   

2.
商志晓 《发展论坛》2000,(12):21-23
(一)正当人们历述改革开放历程、回首20多年辉煌,感受一代伟人邓小平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20世纪已经走过,21世纪已悄然降临,在21世纪,邓小平理论会发生怎样的作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对21世纪有什么期待?这是我们在世纪交替之际研究邓小平理论时不能不思考的问题,为了说明这些问题,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的历史,并从中寻找21世纪中华民族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时代需要对时代课题作出回答,需要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创新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在这一历史关头为哲学创新树立了榜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要以研究现实问题,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运动为对象,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4.
把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国带入21世纪赵玉华(一)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人类是在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之后,才开始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的。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全球性问题的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5.
历史总是在二律背反中行进,这令近代一些思想家不胜慨叹、无比困惑。当人类迈向21世纪之后,历史是否能从这两难的悲剧性阴影中走出?这不是本文能科学地回答的问题,但回答不了的问题可以提出,可以探讨。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这一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一历史是否具有二律背反的性质?对这一问题人们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有“能否走出”的问题。历史是个多义词。本文所论述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及现实的历史活动。大家知道,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考察了四种二律背反。在每一…  相似文献   

6.
侥胜易生轻狂,挫折催人反思。回顾20世纪最后10年到21世纪头10多年的历史,人们目睹了西方,特别是美国,从欣喜若狂到受挫沮丧的戏剧性变化。现在他们不得不思考两个沉重的问题:一是为什么会打大伤元气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二是为什么经济危机会如此严重?在这两大问题后面的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既然他们认为西方民主体制是如此完美,为什么不能防止这些灾难发生?  相似文献   

7.
十五大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也是大会的主题。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领会这一主题,牢牢把握这一主题,认真实践这一主题。必须加深对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认识。江泽民同志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学习十五大精神,首先要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更加自觉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要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是一次世纪之交的极为重要的大会。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站在跨世纪的高度,向全党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性任务,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马列主义的科学回答。十五大的召开,对于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将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一、大背景──准确定位十五大后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十五大之后,内蒙古的发展处在世纪相交的特定历史时期。从20世纪迈向21世纪,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跨世…  相似文献   

9.
秦健 《学习论坛》2000,(12):33-33,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亦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和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对策,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进一步认识技术创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问题。首先,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是21世纪竞争的迫切需要。21世纪的竞争将是高新技术的竞争。现在许多国家都在制定面向21世纪的科技发展战略,一些发达国家已由注重科学的突破转向实用技术的开发创新,以此来夺取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这就迫使我国传统企业要把握时代…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们持有农村户口,却又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劳动。这一群体的数量从90年代初开始迅速增长,并引发了诸如民工荒、农民工工资拖欠、对农民工社会歧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适龄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问题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陈晋 《新湘评论》2010,(9):56-59
“历史上的事件与人物,是只过一趟的,是只演一回的”,“此一回的演行,仍永久存在”。 说这话的,是1919年上演的五四运动的思想界领袖之一李大钊。五四运动恰恰是“只演一回”却能贯注于后世的历史大戏。它如同一团不灭的火,从20世纪的那一头燃到了20世纪的这一头。它也像是一条前涌不息的思想河道,从20世纪的那一头流到了20世纪的这一头。  相似文献   

12.
陈晋 《学习导报》2010,(9):56-59
“历史上的事件与人物,是只过一趟的,是只演一回的”,“此一回的演行,仍永久存在”。 说这话的,是1919年上演的五四运动的思想界领袖之一李大钊。五四运动恰恰是“只演一回”却能贯注于后世的历史大戏。它如同一团不灭的火,从20世纪的那一头燃到了20世纪的这一头。它也像是一条前涌不息的思想河道,从20世纪的那一头流到了20世纪的这一头。  相似文献   

13.
赵雷 《奋斗》2002,(9):25-25
人类进入21世纪后,劳动力作为与.资本和土地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劳动力问题将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格局将进行重大调整,在全新的游戏规则下,像海伦市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农业地区,如何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怎样探索出一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研究的反思与瞻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果将毛泽东研究看作是20世纪的一门“显学”,恐怕不会引起什么非议。处在世纪之交,我们从学术发展的角度对这门学问做一冷静的学术史反思和瞻望,显得十分必要。我以为,要将毛泽东研究这门“显学”推向21世纪,应当认真地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对毛泽家研究是公认出魔人的学术典音字就学术研究本身而言,总结过去、拓想未来,终究离不开学术史研究。这种高品位的研究一般产生于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终结时期,如同一个补给站,为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进行学术史研究首先就要给学术研究做出历史定位。那么,对毛泽东研究应该如何定位…  相似文献   

15.
“食盐价格每斤涨了一分钱”,在市场上,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谁也不会追根究底.可据周恩来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介绍,这确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曾经严肃追究过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心、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围绕这一主题,国外从 20世纪 5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 20世纪 80~ 90年代后,积极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集约农业正符合人们的这一要求。集约农业的目标是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传统的农业技术精华,实现持续增长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农村生态环境及持续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逐步建立起一个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经营管理的农业综合体系。农业中…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不仅是世纪的更迭,而且是人类历史新千年的开端。全世界人民都在欢欣鼓舞地庆祝这一伟大节日,这千载一逢的时刻。世纪交替,千年更新,作为有幸欣逢这一盛事的人们,必然心潮澎湃,思接千古,神驰未来。人们不禁会深深地思考:这一时刻的来临有什么意义?它意味着什么?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庆贺与问题 我们现在的百年、千年的划分,完全带有历史的偶然性,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八世纪的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把传说中的耶稣诞生年作为纪年的开端,这种公元纪年法迅速传遍欧洲,至今已…  相似文献   

18.
“食盐每斤涨了一分钱”,在市场上,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谁要是抓住这样一个问题不放,追根究底,一定会被人说成“神经有问题”,起码也会怀疑你是有意恶搞。可据周恩来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介绍,这确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们的开国总理曾经严肃追究过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中国,是指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也就是清末民初,一直到今天这一历史段落,大体上相当于20世纪的100年。讲一讲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与文化变迁,也可以说,是对这100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作简略的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战略机遇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纵观全局,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为什么说这一时段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阶段国际国内环境有何特点,如何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这是我国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本文试就如何认识这一科学判断,进行简单分析。所谓“战略机遇期”,就是在国家发展的重大阶段,恰逢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存在一段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出现良性发展的有利时机,如果把握得当,社会可以获得巨大进步,而一旦没有有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