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一个小学生小华的厌学症进行身体社会学描述,关注一个"活生生的身体"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从优等生到差生,最后发展到厌学的身体形塑过程,以期揭示并理解教育模式、教师话语、学校场所、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学校生活及其身体与学习的形塑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女性参政是女性获得解放的重要标志,也是女性从政的基础。女性从政是女性参政的更高层次,然而,当今在制定公共政策的部门,能行使权力职能的、进入权力中心的从政女性仍然太少,可以带动整个女性政治发展的高层次女性政治家的比例依然少得可怜。各种女权主义流派也极少涉及权力尖端女性研究,本文认为对女性政治参与水平的衡量,既要看女性基本权利的保障状况,更要关注女性政治权力的实现程度,要加大对女性从政和女性权力问题的研究、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胡为雄 《新视野》2006,3(6):8-10
通过对《国家与革命》的重新阅读,可以看出列宁既是暴力论者,又是非暴力论者。列宁在号召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时,又积极争取和平革命的可能性;在揭示资产阶级国家作为暴力机关的属性时,又看重国家的其他职能。列宁在探讨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时深信不需要任何暴力和服从的共产主义时代会到来。而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也许是一场和平的政治革命。这正是《国家与革命》的现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张中胜 《世纪桥》2013,(15):48-49
作为现代政治的重要奠基人,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和政府理论对西方现代政治的发展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政府论》下篇中,洛克重点阐述了权力的来源、政府的建立与解体、权力配置、制度安排等政府理论的核心内容。洛克的政府理论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并对西方的政治变革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辽宁 《唯实》2009,(1):30-32
软权力是一种柔性控制力,在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内社会治理中,软权力理论同样适用。社会整合中存在着多种软权力,其中,信仰软权力居于核心地位,对于凝聚社会成员、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发挥信仰软权力功能,重点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性别文化角度分析女性个人化小说的叙事视角,阐述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在中国女性写作的大文化背景下论述女性个人化小说,通过呈现女性独特的生命景观所体现出的自觉的性别意识和女性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是农民自发的制度创新,国家在农村公社和生产队组织解体的背景下承认和扶植这一治理方式.村民自治的现状是国家与农村社会间的互动形成的,其中交织着权力与交换,妥协与反抗的过程.虽然国家与农村社会已经有"政治交换"的趋势,但是障碍依然存在.改善我国的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方式和途径是:农村社会自治空间的扩大和自治能力的提高;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国家与农村社会公平互动机制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一位最独特的政治思想家,阿伦特对革命的关注源自她对于政治自由和公共领域的价值关怀.阿伦特认为,革命的唯一正当目标是自由,以此为标准,法国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美国革命则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同样以此为标准,阿伦特认为,美国革命后确立的代议制却终结了它的"成功";为了在后革命的时代确保政治自由不坠落,阿伦特提出了颇具乌托邦色彩的"委员会"制度.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股斥责《色·戒》为"汉奸文艺"的强烈舆论引起了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关注。本来,虽然是由名导演(李安)改编自名作家(张爱玲)的影片,我们也没有兴趣浪费时间去看,因为之前,这部影片已经被很多网络和娱乐媒体渲染成一部庸俗低级的"色情电影"。但随着讨论的升级,联系到当前一些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家族史研究》是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之一.是党史研究专家宋霖的新作。1996年9月.李大钊之子李葆华赠给宋霖的“钩沉索隐.求实存真”的书宝.正是这部家族史的学术追求。宋霖的这一研究的成果。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研究李大钊一家三代百年史.从研究个人到研究群体.并把一家百年史与中国革命紧紧相连.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展现了李大钊家族的革命精神和业绩。  相似文献   

11.
王清明 《唯实》2003,(7):95-96
对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 2 1世纪来说 ,各学科互相离散、各守自己小摊摊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学科间的交叉兼容、关联互动 ,使原有学科渗透进新的活力 ,不断产生出新的生长点 ,这样的学术空气正在蔚然成风。正是在这种风气的推动下 ,思想政治工作学专家孙其昂教授作了一个颇具匠心的探索 ,即在社会学的视野中重新观察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学与社会学的联姻。近来这方面努力所取得的一个突出成果 ,就是由河海大学孙其昂教授完成的《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书。顾名思义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  相似文献   

12.
《局外人》是辛顿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两个对立的少年帮派——“野小子”和瑟克之间的斗争和帮派成员的心理成长历程。《局外人》直观形象地展现了社会不平等、阶级分化、贫富不均、父母的打骂或溺爱、帮派文化的影响等社会事实,这些社会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促成不论是“野小子”还是瑟克成为社会的局外人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的社会学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凸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和建设研究的重要性。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整合的一种软权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论断对于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李洁婷 《山西青年》2022,(1):107-109
在移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媒体审美在不断趋同,但生活中身体真实情况往往会与媒体宣传的审美形象产生差距,这会导致人们对自己身体满意度降低.而自我同情这种心理品质被证实有利于提高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满意度、增强个体心理健康.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了自我同情与身体满意度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为抑制身体不满意及伴生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想象力是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首创的概念。社会学想象力可概括为"共情",即一种超然的心智品质、视角转换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它赋予人们实现"共情"的可能性,促发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实现空间与时间的转移。社会学想象力的价值则体现为一种深刻的"洞察",要想对社会结构有敏锐的把握、清晰的认知与深刻的理解,就需要在复杂环境中捕捉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密切联系,而这种能力的实现,正是社会学想象力的价值。社会学想象力的"重塑"需要经历常规的艰难训练,如建立多元的社会科学理论模型和解释范式,以谨慎的态度将生活经验融入学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金锁记》女性心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英 《理论学刊》2003,4(3):142-144
以心理学视角重新审视<金锁记>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可以看出,现实环境中生存、性、情感和不被认可的长期焦虑积累,使七巧的性格被严重扭曲,形成自虐性心理;作为这种自虐心理的延续,小说后半部分出现了她对自己子女的施虐行为,而且,她的乖张行为与其作为母亲和中老年女人的特殊心理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梅洛-庞蒂通过对灵肉一体的身体、身体间性的身体以及作为语言和表达的身体等身体理论的阐述,构筑成身体现象学。基于梅氏的身体现象学,不难发现人类远古教育的"根身"的本质。"灌输式"教育异化了远古教育"根身"性,体现出重心抑身、以心训心等"失身"的缺陷。"对话式"教育以其身心一体、以身言身心等"具身"化的特性成为取代"灌输式"教育的难逆之势。实现"对话式"教育转向,必须让书本回归生活,实行商谈式教学方法以及构建学习共同体。唯如此,身体才能作为教育的主体而存在,学生的身心才能健康发展,人类教育鲜活的生命特质才能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权力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必然产物。人与权力的关系决定了权力的特性。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必然表现出的特性包括了不平等性、可获利性、权威性和腐蚀性。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了权力的运行必须附加且不可缺少的特殊规则——制约和监督。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贯穿了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始终。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全部历史最根本的是如何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历史。《准则》对制约和监督权力作出了全面而详尽的制度安排。《准则》强调和规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代表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对我们党规范权力的运行,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起到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任何试图用某种超越传统的方式,来创造所谓新的哲学思想的做法,如果背离了客观现实,只能是一种奇思玄想,或者是一种谬误。现实生活中的人,只能是精神与肉体的统一体,身体的解放与精神的解放也只能在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中体现出来。脱离肉体的精神是唯灵主义,而脱离了精神的肉体却无异于行尸走肉。  相似文献   

20.
《胠箧》篇与《骈拇》、《马蹄》一起展开了对于仁义、圣人、知识的批评。《胠箧》主要集中在对圣人和圣知扭曲政治,并由此指出其导师人自身存在的异化,遮蔽人自身走向、回到其本真之在的可能性通道。《胠箧》对于世俗之知与圣人之知的本质一致性、对于圣人与大盗之一体性、对于知识的逐利本性以及权力与知识及仁义的沆瀣一气以逐利的揭露与批判,显露出深刻的政治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