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高饶事件"中几个问题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饶事件"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本文在对有关资料,尤其是新公开、新发现的资料 进行细致考察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高饶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东北一党员"来信、高饶阴谋的揭露时 间等问题加以考证和说明,以期有裨于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2.
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活动,也称“高、饶反党联盟”事件,发生在1953年,揭露于1954年初,到1955年春处理完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内高层首次出现的一场分裂与反分裂的严重斗争。亲身经历过这件事的人健在的已经不多了。我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中央办公厅主任,了解事件发生、发展到处理的全过程。 对高饶事件的处理 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活动,到1953年夏季的全国财经会议和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前后,已经充分暴露。党中央据此判明他们是野心家、阴谋家,下决心予以揭露。 在这前后,毛主席就高、饶分裂党的问题分别向党…  相似文献   

3.
也谈“高饶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揭露处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务院与国家计划委员会平级”的判断既于法无据又不符合事实,故不能认定其为“高饶事件”出现的“体制上的空间”。同时,不应忽略“高饶事件”背后“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背景”。高、饶问题暴露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确实采取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看,“高饶事件”的某些后续影响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
试析“高饶事件”发生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饶事件"是建国初期发生在党内的一场斗争.这场斗争的发生,既有个人因素,也有体制性因素,同时还有思想认识上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全面认识这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和性质.  相似文献   

5.
以往有关高、饶事件的论述,由于缺乏必要的材料,存在把揭发高、饶分裂党的活动时间提早的问题.本文以公开出版的两本书为依据,以确凿的事实解开了历史上的疑团,从而纠正了关于高、饶事件一些不准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高饶事件”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党内出现的第一次重大斗争。关于这次事件的传达,由于资料不足等原因,此前的文章和著作均鲜有论及。新近出版的《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披露了一些这方面的史料,补足了一些已公开资料的不完整部分,为给“高饶事件”的传达过程勾勒一个大体轮廓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1954年初,我党粉碎了“高饶反党联盟”。粉碎这一联盟后,高岗的表现和结局,人们已经十分清楚了。但饶漱石的表现和结局怎么样?对此,知道的人并不多。饶漱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饶漱石原本是中国共产党内为数不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领导干部之一。他1903年出生于江西临川县一户  相似文献   

8.
9.
"高沟事件"的研究,是在近年来国史研究和地方史研究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但相关的研究都缺乏地方视角,其表现在于很少从地方社会政治生活出发,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对于地方政治人物的影响力也缺乏深刻分析,仍然立足于宏大叙事,甚至对地方文献也不甚了了,以致在"高沟事件"的叙述中,一些基本史实也湮没不彰。诸如高沟社教运动的发端、高沟公社三级干部会议以及张景良在省委四届四中全会淮阴专区小组会的发言,这些史实都有必要进一步厘清,从而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饶事件"发生后,在"两会(西北高干会和西北历史座谈会)上确立的刘志丹、高岗等是中共西北根据地正确路线代表的结论受到挑战。中共中央关于陕北肃反的新结论,虽然在字面上继续维持"两会"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表述,肯定陕北肃反是"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产物,仍以"两条路线斗争"的观点来解释陕北肃反,但是新结论在涉及正确路线代表人物、肃反领导人责任、责任性质、领导人个人品质等问题时都作了重大修改。小说《刘志丹》事件发生后,习仲勋等坚持"两会"结论的一批干部受到株连和迫害  相似文献   

11.
翻开中国共产党85年来的辉煌史册,“高饶事件”是建国初期在中共党内发生的一起阴谋分裂党中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严重事件。从中央档案馆最近解密的部分档案中获悉:刘少奇作为高岗、饶漱石阴谋活动的首要攻击目标而被深深卷入了这一事件中。可以说,从高岗阴谋发难到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高岗、饶漱石的阴谋败露,刘少奇一直处于这一事件的漩涡中心。在刘少奇的政治生涯中。这是一次极其严峻而复杂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高饶事件”是建国初期在中共党内发生的一起阴谋分裂党中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严重事件,悉而刘少奇作为高岗、饶漱石阴谋活动的首要攻击目标而深深卷入了这一事件中。可以说,从高岗阴谋发难到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高岗、饶漱石的阴谋败露,刘少奇一直处于这一事件的漩涡中心。在刘少奇的政治生涯中,这是一次极其严峻而复杂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有其必然性和客观性。目前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决策理念和决策的制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应该转变观念,明确方针,加强基层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关于邓小平理论起点的几个问题——兼与吕书正博士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茅生荣 《探索》2000,1(1):24-27
事物形成过程的起点有两个特性,一、它是从潜在到显在的变易中取得的;二、它是向前发展的。邓小平理论的起点,是邓小平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以提出或强调毛泽东思想某些规定性的方式来体现的、有邓小平个性特点的思想理论活动,因此,它的出现应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吕书正博士否定“起点”在三中全会之前,而把三中全会看成“起点”的种种理由,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透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瑞清  辜静波 《求实》2005,(12):85-87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弱势群体是各类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本文着重从社会结构断裂、社会不公平、心理上的相对剥夺感和失衡感、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与民主诉求渠道缺失的矛盾、社会控制机制弱化、直接诱发因素等六个方面对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以利于加强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研究的进展和史料的不断披露,关于“高岗事件”内在发展主要脉络已经大致清晰。应该说,毛泽东是赞赏高岗的工作能力、肯定高岗的工作成绩的,在一些重要政治问题的分歧上(譬如关于“新民主主义秩序”问题等),毛泽东往往也是认可高岗观点的,但得知高岗“擅自向苏联人拨弄是非”,就已经动摇了对高岗的信任。而1953年酝酿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以及领导人人选的过程中,高岗自恃有毛泽东的信任,进行了一系列出格的政治动作,严重“违反党内规矩和纪律”,使得毛泽东不得不下决心解决高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0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一部约2.18万人,奉中央军委指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西路军.为了打通国际路线、配合河东红军主力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路军指战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4个月,歼敌2万余人,终因敌众我寡,于1937年3月失败.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进行公共财政的改革 ,既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也是振兴我国财政的必然要求。“十五”期间 ,民族地区应依据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贯彻中央制定的一系列财政政策 ,同时借鉴国际惯例的经验作法 ,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去构建本地区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19.
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需要把握四个原则:一要准确定性,这是善后处置的前提;二要严格用法,这是善后处置的底线;三要灵活用策,这是善后处置的关键;四要以人为本,这是善后处置的导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宏观环境、具体刺激事项、信息传播和参与者的社会心理三大要素相互作用、互相联系的结果.社会宏观环境是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它决定了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演化的必然性;具体刺激事项是直接的刺激物,是诱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信息传播和群体心理因素,是使事件的根本原因起作用而引发危机的条件.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形成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与演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