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与激进女性主义的父权制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唯物主义女性主义,法国的唯物主义女性主义是其中最早、最著名的流派,其社会性别理论集中反映了作为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色。它质疑了生理性别是自然的观点,指出生理性别是一种阶级的区分,揭示了其作为社会性的概念被自然化的过程,提出了社会性别先于生理性别等激进主张。它与以法国女性主义闻名的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完全不同的理论趋向。  相似文献   

2.
周感芬 《中国发展》2011,11(1):51-55
该文指出,公正评判中国男女平等的程度,正确诠释男女平等的丰富内涵,是认识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状况的基本前提,必须科学地观察和理性地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秩序"问题入手,社会性别理论逻辑辨析,并结合中国的本土化实践对社会性别研究进行反思,试图从凸显出来的问题中找到有价值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女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女农民工劳动权益侵害的性别差异,揭示传统性别文化、性别分工及机会、资源占有的不平等对女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侵害,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亚洲移民社会性别时,要关注两种主要形式:合同式的劳工移民和自发式的劳工移民,同时应关注劳工移民中的社会性别问题。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移民情况为例,一般说来,这些移民工人的生存状况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无法拥有输入国公民和永久居民拥有的许多权利,这是需要从国际、地区和国家等不同层面给予解决的政策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玩具在儿童的性别社会化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但这是一个未得到足够关注的领域。研究聚焦于乐高积木展开个案分析。选择乐高,是基于这一品牌的世界性影响、品牌产地丹麦对性别平等的一贯重视以及积木性别化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乐高积木是一个性别隔离鲜明的世界。在乐高建构的边缘化的女孩世界中,女性空间偏向于私人消费领域,女性的身体意象呈现出刻板的性别气质,女性也更多地被赋予传统性别角色。要消解玩具世界的性别主义,需要提高社会的性别意识,有组织的社会行动更为有效,并且需要以积极的本土行动来取代对"搭便车"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剖析改革以后新建立起来的上海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方案的准入条件、个人帐户积累、共负责任等各个方面,指出现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计划设计过程中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和结果,从而强调社会性别意识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俗与社会性别认同--以传统汉人社会为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春 《思想战线》2005,31(2):19-23
传统汉人社会中,女性生活在男权制度控制下的边缘地带,她们的日常生活行为、精神世界等领域与民俗及社会性别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习俗惯例是一种潜移默化地规范女性社会性别身份的话语,它无所不在,贯穿于女性的整个生命历程中,甚至潜入女性隐秘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一个个案的研究,从社会记忆理论的角度诠释了中国农村地区生育实践中的性别偏好。  相似文献   

10.
马雷军 《中国减灾》2013,(12):20-21
社会性别问题涉及一切与人相关的议题。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性别和气候变化/灾害管理这一新的课题。目前,在灾害管理中仍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学祥 《青年论坛》2014,(1):135-139
"祖先崇拜"是黑人原始宗教的典型仪式。黑人作家以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演绎着黑人传统文化中"祖先崇拜"的主题,使之成为黑人文学传统的一道亮丽风景。"祖先崇拜"的主题对于美国黑人不仅具有文化寻根的宗族伦理意义,同时还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祖先崇拜"在黑人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是现当代黑人作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艺术转换,从终极追求的高度使之具有了文化身份认同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陆伟芳 《思想战线》2005,31(4):115-119
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主宰着性别意识形态。广大妇女处于社会公共生活的边缘,她们深受男尊女卑观念的支配。已婚妇女在法律上处于“不存在”状态,这既是传统家长制的社会遗风和近代工作与生活场所分离及男女劳动分工所致,又是男性主流社会控制的结果。这种社会性别观念,不仅限制了妇女的发展,而且对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和国家的人力资源利用也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3.
广告文化的性别建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文化带有鲜明的性别属性,而两性也被广告文化所规定,接受广告信息并依此而进行的消费活动实际上成了“性别训练”,在整体上并不客观的性别展示只会歪曲人们的性别意识。广告文化对女性的贬损表现在对女性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否定,女性形象在广告文化中被物化了。广告文化所建构的女性典范形象在现代广告传媒的推动下很容易成为某一特定地区团体的经验,最后形成一种类型化的社会性格。这要求女性保持独立的、自主的意识,正视造成性别差异的文化结构,透析男权意识形态对广告文化的支配法则,并拆穿广告文化所散布的性别迷思,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颠覆广告文化所建构的不平衡的两性权力结构,帮助女性摆脱男权社会的宰制,实现性别构成和性别特质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王明华 《青年论坛》2013,(6):135-138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源于西汉的“太一”祭祀;二是源于道教的“三官”信仰;三是源于东汉时明帝的燃灯表佛.经过细致考察可知,“元宵节”的前身是“上元节”.道教吸收了上古的“太一”神信仰又糅合了“北斗星崇拜”和“三官”信仰而改造成“上元节”.随着节日娱乐性的增强,才出现元夕节、元宵节的称谓.但是名称无论怎么改变,其内在的“太一”生成万物而崇拜祈祷的主题却一直贯穿到现在.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综合治理的总体战略指导下,近几年我国采取了一些控制犯罪的对策;坚定不移地坚持“严打”方针,深入持久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动态环境下的治安防控机制;立足于适应动态社会环境的需要,大力发展专兼职群防组织;依法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积极开展预防犯罪的工作;为适应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的治安管理要求,改革和变通滞后的治安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刚  吴光章 《思想战线》2003,29(6):109-113
祖灵意识是贯穿中国上古文化的一条思想主线,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儒道两家思想。道家偏重继承了女性祖灵意识,儒家则承接了男性祖灵意识,前者代表一种柔软无为的精神,后者则表达了刚强进取的情怀。儒道两家是在祖灵意识的发展中逐渐分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评价性别平等的标准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性别平等,以社会标准,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女性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还存在一个个人的标准,即个体对平等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不同标准的矛盾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性别意识的弱化、性别不平等的加剧以及对男性不平等的忽视。本文讨论了这几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婚姻身份协议正以越来越丰富的形态出现,中国民事立法尚未对其效力作出明确规定,司法实践对其效力认定不一。婚姻身份协议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契约,它是饱受家庭暴力、婚外情等行为困扰的女性自我保护的一种救济手段。但建立在性别不平等基础的婚姻身份协议必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这些受侵害女性的权益保障命题绝不仅仅通过婚姻身份协议就能够完成,它需要国家公共政策主要是法律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离婚财产分割若干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法律和政策中体现的社会性别假设的不同,法律政策所采取的性别平等模式也不同。本文选取离婚财产分割所涉及到的法律政策,从社会性别视角加以分析,揭示其对男女两性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同时总结学界运用社会性别分析视角对离婚财产分割若干问题所作的论述,以期推动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政策时,采用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从根本上促进男女两性的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