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抢票软件是技术创新产物,应用先进技术取得合法利益是公平、合法的,应该鼓励。抢票软件实质是利用了“自动化技术对手工操作”的优势。用抢票软件购票一样排队,只是排队方法不同。抢票软件让使用人一次填写个人信息后,自动反复递交售票网,直到成功,实现。全秒候”排队,不须要用手工一遍一遍反复填写、递交购票信息,是智能技术提高效率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僵局     
周末,我去一家“的士高”消遣,门口的几位保安正忙着检票。 此时,迎面来了一伙人,领头的一位看起来好像是他们的“老大”,趾高气昂往里便走,保安立即将他拦住,很有礼貌地叫他买票后人场。谁知这下仿佛捅到了马蜂窝,只见他一边叫骂、一边指手画脚,还满面鄙夷地吼道:“看你们这群臭保安,真不带爱相”,年轻的保安脸抽动了一下,严肃而有力地说:“带不带爱相,井不重要,我只希望您能照章购票”。“你知道老子是谁吗?老子管常德市半边天,你今天最好识相点,谁不知道老子是在这片儿混的”,他们发疯似地怒吼着。 “对不起,常德市…  相似文献   

3.
2月11日,星期日,首都首个“市民排队推动日”。记者在公共汽车站、地铁购票口、银行、超市等许多地方看到,人们排着队,耐心等候着,一些想插队的人也会受到文明监督员和人们的劝阻与制止。排队日活动举行。标志着新的一年首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去银行存钱取款要排队,去医院挂号看病要排队,去大型超市结账要排队,去售楼处买新房要排队,去买音乐会门票要排队……“排队”两字,似乎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合理使用抢票软件购票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购票成本(时间、精力),提高了购票成功率,免除了购票人排队的辛苦,既让真正有购票需求的人便捷地买到票,又有效降低了服务机构的人力成本,此举未尝不可。笔者认为,按需使用抢票软件抢票的行为不应该受到指责。  相似文献   

6.
王喆 《世纪行》2007,(8):71-71
湖北武汉脑梗塞患者曾新贺近日来到武昌区惠民医院输液,打了一个多星期的针,才花了几十元。他说:“在这里看病不仅便宜,还不用排队。惠民医院就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医院。”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可以拿来买卖。这种买卖逻辑不仅应用于商品上,而且正逐渐掌控着我们的生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他的新书里写道,“该是时候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想要这样的生活?”在这本书的白色封面上,一捆用红色牛皮筋捆起来的美元钞票站立在副标题“市场的伦理底线”旁边,而中央则用大号字写着让这位教授困扰已久的难题——缝%不应该买什么》。有钱就可以不排队吗?“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钱买不到的,只是时至今日,这样的东西没多少了。”桑德尔开门见山这样写道。这位哲学教授发现,现在想要发掘“钱买不到什么”的答案,越来越难了。过去15年里,他一直在潜心收集资料,跟钱有关的新闻塞满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里面五花八门地写着,在当今时代,钱可以买到什么。答案丰富得惊人:只要你肯出钱,你可以在南非射杀濒临灭绝的黑犀牛,也可以请别人做代孕妈妈,还可以让孩子进入世界顶尖大学,即使不上课也能换取一个“荣誉学位”证书;企业可以购买碳排放的指标,换取污染环境的权利;国家可以掏钱雇佣私有军队,替自己的公民去战场上冲锋陷阵……在香港,多花一倍的价格就可以买到地铁“头等座”,那里人少宽敞,“连播放广告的声音都柔和很多”;而在机场排队等待安检,只要掏钱就能直接进入“快速通道”。在美国游乐园门口也赫然贴着告示:“只需149美元,就可以直接插队排前面,马上享受每个项目的乐趣!”这样花钱买来的插队服务打破了排队的规则。以前排队意味着“先到先得”,而如今它信奉的却是“花多少钱,办多少事”。为了避免由此引起排队者的不满,很多游乐园还提供贴心的插队服务——他们会让插队者从后门或者旁门进入,如果不得不从队伍中间加塞儿,他们还会指派一位工作人员“保驾护航”,护送你去插队。  相似文献   

8.
互动平台     
<正>我来回答你“为啥要排队?”编辑同志:你好。这两天我看了一则新闻后,觉得有些话不说不快。讲的是今年兰州大学一些刚刚跨进校门的新生进食堂吃饭、到邮局取钱、去超市购物都不太愿意排队,并在校园网站BBS论坛上发帖质问:“我们为啥要排队?”现在,就让我来回答你们——排队是公序的要求。公共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公共秩序,这是对每个在场人等最为理想的利益维护手段。如果都不讲个“先来后到”的行为规则,该排队时却不排队,那么最终大家都将成为混乱秩序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你好。这两天我看了一则新闻后,觉得有些话不说不快。讲的是今年兰州大学一些刚刚跨进校门的新生进食堂吃饭、到邮局取钱、去超市购物都不太愿意排队,并在校园网站BBS论坛上发帖质问:“我们为啥要排队?”  相似文献   

10.
日前,铁道部承诺,将明确规定:旅客日常购票排队等候不超过20人,进站安检日常等候不超过5分钟;列车晚点须及时通告,超过30分钟要说明晚点原因并致歉。(2011年12月1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1.
“小小孩张”:百姓喜爱的大夫本刊记者侯瑞丽“先切个脉看看”北京23名中学教师最近联名向北京新街口医院写信,反映说该院中医专家张吕夫的号难挂。因病人太多,清早5点钟就要去排队,有时还挂不上。他们希望医院专为他们安排一个时间接受张大夫诊治。新街口医院规模...  相似文献   

12.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13.
声音     
《人民公安》2012,(3):7-7
"每年春运,排队买票,对我们农民工是折魔(磨)。今年我们想要这个样的折魔(磨),也没有了。我们连想站几十个小时回家的票都没有,我们只有一肚子冤(怨)气,却没地方去发。"——农民工黄庆红给铁道部写信,抱怨由于不熟悉电脑无法网络购票,订票电话也很难打通。  相似文献   

14.
讽刺与幽默     
《今日广西》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15.
犹记戊子年初,大雪,大雪! 上海市区的西南角,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正在打响:2008年1月下旬,正值春运最高峰,上海南站火车站人声鼎沸。每天10多万旅客进出站,近2万人次排队购票,加之风雪肆虐的恶劣天气.让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却有更紧急的消息传来:1月26日。因全国大面积降雪,京广线、湘桂线和浙赣线电网中断,  相似文献   

16.
列宁排队理发的故事是许多人所熟悉的。在深入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示的时候,重读革命导师的这类小故事,倍觉亲切,对于提高我们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自觉性,很有教益。故事是平凡而简单的:一天,列宁到克里姆林宫理发室去理发,那里已经等候着很多人了。列宁回答了大家的问好后,就问谁是最后一个。等侯理发的群众认为列宁日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操劳,每一分钟都十分宝贵,不必按次序排队,都一致请他先理。但列宁却坚持要和大家一样排队理发。“谢谢同志们,我也应该按秩序理发”,他一边解释,一边就在最后一个位置上坐下,读起报来。说到这里,使我们不由想起另一件同样感人至深的小事:在十月革命后的困难岁月里,列宁和全国人民一起过着艰苦朴素的  相似文献   

17.
长平 《同舟共进》2009,(9):13-13
上世纪90年代初,大众手机还没面世,有一台传呼机已是非富即贵。那时街边公用电话旁常排着长队。我多次看见这样的情景:一个人手持传呼机,径直走到电话机旁,对正在通话的人说:“我要回个传呼。”对方就会结束通话,而后面排队的人,无一抗议。回传呼的人,也往往作匆忙状,迅速作了回复,掉头昂然而去。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8,(2):23-27
在刚刚落幕的一场“立委”选举中,“民意力量”突然进发后,人们发现岛内政坛呈现的是“绿蓝阵营”争打“民生牌”、“两岸经贸牌”的态势。加上一些“去中国化”把戏的尴尬收场,醉心于“急独”的政客被逼出局这些事实。让岛内的许多人对于“台海回暖”平添了几许乐观的情绪。但是人们心中的这种“暖意”到底能持续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别忘了,被公认为“麻烦制造者”的陈水扁现在还坐在“总统”大位上,他仍然还有搞事的能量和机会,谁又能说他不会为了冲击岛内政局,给自己继续赖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制造借口! 民众期待:台岛能真正驱散阴霾。  相似文献   

19.
漫画与幽默     
经验服务员对他的新同事说:“我已经叫了四遍八号桌的客人。”“那你为什么还不把他赶出去?”“还不到时候。每次醒来的时候他都付一次钱。”混种鸟鸟类学家走进专利注册处。“我已把信鸽和啄木鸟交配成功,”他解释道,“产出的混种鸟不但能带信,而且到达时还会敲门!”面条与馒头一天,馒头与面条发生争吵,馒头被身高力大的面条暴打了一顿。于是馒头回家后,纠集了窝头、豆包等哥们儿一起去面条家报仇。面条正好不在家,于是它们把路边的方便面痛打了一顿。方便面委屈地问馒头:“你们不是要找面条吗?为什么打我?”馒头恶狠狠地说:…  相似文献   

20.
读来读去独来独去王钢他的年龄:32岁他的出身:农家子弟他的身份:河南省最大的私营企业家注册资金1000万元他的信条:读来读去独来独去很少有人深究,“读”字的一半为什么是“卖”。还是在踞有中国银行河南分行进出口处这个“白领宝座”之时,生吞活剥也好,细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