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末,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在中国悄然兴起。文章分析了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一系列特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历史的和辩证的角度对之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同马克思主义找到结合点才能发展,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扩张而引起的一股以认同、回归、捍卫本民族文化传统为根本特征的世界性文化潮流,是对我国社会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之一。实证研究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已在高校师生中传播,并对高校师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了较大消极影响。文化保守主义影响高校师生的原因有社会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化保守主义理论本身的迷惑性等,应对高校师生加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20世纪在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军事家、政治家,同时又是对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的文化巨人,是中华民族现代新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推进者.毛泽东同时具有思想家、著作家、诗人的品质,从而取得了与政治、军事并驾齐驱的文化成就.毛泽东在"思"、"诗"、"志"、"事"四个方面铸就和塑造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不朽灵魂、崇高品格,高扬了代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的历史要求的坚韧意志,规划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模式和指导方针,开拓了新文化的建设大业.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对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里所创造、倡导、坚持的思想、精神的背离,因而不能以此抹杀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巨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共对文化民族性和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从机械否定到辩证分析的过程。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经济决定论和文化阶级性出发,不承认文化民族性命题,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而《新民主主义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中国文化持辩证和相对肯定的看法,首次承认文化民族性并将其置于新文化属性的首位。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中的文化民族性,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论、新启蒙运动、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等形成复调式的对话关系,含有吸收、批判、创新、包容等多重意蕴,对中共在统一战线中争取文化领导权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的新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期导读     
2004年小布什重新当选美国总统,进一步说明了新保守主义成为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反映了新保守主义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为此,本刊以“新保守主义与美国政治“为主题,从新保守主义的涵义、政治哲学、美国两党与新保守主义的关系、新保守主义与美国的外交政策等角度解读美国的新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要革命和变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它又不能取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得到思想资源、智慧和启发,但也要防止以高扬传统文化为旗帜,反对马克思主义、拒斥西方先进文化的保守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  相似文献   

7.
1920年7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开展革命活动,他联合新民学会会员创办了以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文化书社。该社及其各分社一直存在到1927年“马日事变”,为在湖南传播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初期建团、建党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端.这场以大学生等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并为新思想、新文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从此,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主流,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与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是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且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学术任务,也是建构既具有民族主体性的又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自乔治·W.布什当选美国总统以来,新保守主义日益成为美国政治思潮的主流,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第二届布什政府的成立,更进一步说明了新保守主义已成为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那么,何谓新保守主义?它承袭了保守主义的哪些东西?列奥·施特劳斯对新保守主义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何种作用?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强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