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3月14日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普京以71.31%的得票率蝉联总统。①大选前后,普京已着手为连任后顺利施政做铺垫:重新组建政府,大幅精减行政机构,牢牢掌控新议会,改组总统办公厅。他在连任后发表演说时表示,第二任期内将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竭力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提高人民福利。②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普京决不会把第二任期看作是第一任期的简单延续,而是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推陈出新,以实现其“富民强国”战略。但要实现这一战略,在新的任期内普京首先面临着如何解决经济翻番和消除贫困、车臣恐怖威胁、与西方分歧加大等不容忽视的三大…  相似文献   

2.
2000年3月26日,经历了短暂总理及代总统生涯的普京,带着民众的厚望和重托,担负着发展经济的历史使命,怀着消除贫困、改善民众生活的良好宿愿,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成为继叶利钦之后的俄罗斯第二任民选总统。2004年3月15日,在新一轮的总统竞选中,普京又以71.2%的选票连任总统,再次担负起领导俄罗斯继续改革和发展的重任。普京连任总统标志着俄罗斯经济和社会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阶段既是前一任期既定改革道路的延续,同时在具体改革措施上又必将有新的内容出现。本文在分析俄罗斯选择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作为改革新道路的基础上,试图就普京的对外经贸思想和与此相关的新时期对外经贸发展战略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俄美关系非常复杂,它实际上并未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俄美建立新型国家关系而发生实质性改变,遏制与反遏制、维持基本战略平衡始终是其主体内容,也是普京总统主政近20年来俄美关系跌宕起伏且不断走低的根本原因。2018年3月,普京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并高票当选连任。此次总统选举一定程度上也成了民众对普京近年推行的内外政策的一次检验。普京的高票当选反映俄民众支持其针对美西方对俄制裁等强硬政策的坚决反击,更预示着未来俄美关系在普京新的执政任期内将很难转寰,不太可能摆脱"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的魔咒。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24日,普京总统突然解散由卡西亚诺夫领导的政府。3月1日,普京提名俄驻欧盟全权代表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为新任总理候选人。杜马全体会议3月5日以352票赞成的结果通过了弗拉德科夫出任俄新政府总理的提名。3月14日,普京获胜连任俄罗斯总统。5月7日普京宣誓就职后,弗拉德科夫代表政府提出集体辞职。同日,普京正式提名弗拉德科夫继续担任总理。5月12日,国家杜马通过关于弗拉德科夫的总理提名,普京当天签署命令,任命弗拉德科夫为俄罗斯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的结果,“统一俄罗斯”党独占鳌头,俄共遭到严重挫折,自由民主党得票率上升,“祖国”竞选联盟异军突起,“右翼力量联盟”和“亚博卢”惨败。杜马选举的结局为普京在2004年总统选举中争取连任铺平了道路,朝着普京设想的由两三个或四个政党参加的多党制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建立以议会多数党为依托的政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权力交接与俄罗斯未来走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2008年岁末年初,俄罗斯相继迎来杜马和总统选举,这是普京执政八年来俄重要的权力交接,将决定俄未来国家走向.普京致力于确保政权交接后治国方针的连续性,以最终实现强国战略:政治上,在确立普京"民族领袖"地位、延续强权总统体制的同时,确立"政权党"独占鳌头的政党体制并精心进行人事布局,打造忠诚团队,形成"梅普配"的权力运作模式;经济上,在强化国家对战略行业的掌控,以能源和高科技为支柱形成竞争力、提升创新力以带动经济复兴的同时,确定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并为下任总统做好"账本";在对外政策上,普京为"一个无须害怕或讨好西方就能生存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奠定了基础",俄摆脱了对西方财政依赖,彻底改变了受制于人状态,并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国际战略观.未来四年,俄罗斯将仍在"普京计划"的框架下继续实施强国战略,但前进的道路上也面临着一些风险.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2日,俄罗斯的选民将投票选出新的总统。按俄罗斯宪法规定,普京的两届任期即将结束。普京总统将以高民意支持率卸任。尽管普京将经济、政治权力不断集中到总统手中,并且几乎扼杀了俄罗斯脆弱的竞争性经济和政治,但是普京最近几年仍然享有高达70%到75%的民意支持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叶利钦时代与普京时代的比较,可以看出这种自相矛盾的非自由民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是普京连任总统、开始第二任期的第一年。这一年对于俄罗斯来讲是不平凡的一年。俄国内外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总统选举”、“政府改组”、“经济翻番”、“行政改革”、“尤科斯案”、“先发制人”、“车臣总统被炸”、“别斯兰事件”、“乌克兰橙色革命”等醒目的字眼,把2004年的俄罗斯渲染得五彩斑斓。  相似文献   

9.
普京总统任期内实施的一系列富国强民的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彻底扭转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的颓势,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事实证明,普京提出的新经济战略构想符合俄罗斯现实需要,顺应民意。普京卸任后,新总统梅德韦杰夫及以普京为总理的新政府将继续执行新经济战略构想,以实现强国富民的伟大目标。普京新经济战略构想的延续将对中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梅内姆全力以赴修改宪法宋晓平1952年庇隆通过修改宪法连任阿根廷总统。1992年,卡·梅内姆总统也提出了修宪计划,意欲步其先师后尘。他的这一举措引起阿根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梅内姆总统提出将总统任期由6年减到4年并允许总统连任。1993年他发动修宪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