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西省鄱阳县民政局刘长青认为,当前,村务公开距离让广大农民明白村中事务的真实情况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有的地方村务公开重表面、轻实效,流于形式,甚至搞假公开、不公开;有的地方对村务公开中的问题研究解决不及时、不到位。这已成为影响新形势下村务公开进一步深化的难题。对此,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找到符合农村实际情况,满足村民实际需要,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有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海东地委组织部、地区民政局采取五项举措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一是细化村务公开内容。抓住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逐项、及时、真实、全面公开村务。二是创新村务公开形式。在群众聚居、方便观看阅览的地方设立公开栏公开村务。三是完善村务公开程序。按照村民委员会提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查、确定、村民委员会公开、建档“五步公开法”进行公开。四是规范村务公开时间。  相似文献   

3.
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工作中的一个核心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工作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公开的内容不规范。对公开什么,怎么公开,没有统一的措施。有的地方半公开,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隐去,只公布一些细微末节无关病痒的项目,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公开。有的假公开,公开的内容不真实,所谓墙上一本帐,会计一本帐,口袋里还有一本帐。这是因为有些地方财务管理混乱,  相似文献   

4.
社区和基层     
《中国民政》2012,(5):62-63
黑龙江省依安县建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中搞假公开、不公开、不全公开、不及时公开及不执行民主管理政策的进行批评和查处,对村务公开工作开展好的给予表扬和奖励。  相似文献   

5.
村务公开实施以来,农村普遍设立了“公开栏”“明白墙”,实践证明这是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在一些地方这项好制度却变了味走了样,群众对此有意见。在最近组织的一次村务公开专项检查中,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详细真实。与群众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则公开,而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却不公开,像宅基地审批、计生指标安排、保障对象、土地征用费分配等等,不分明细,有的甚至没有公开,农民看了心中无数。尤其是财务只公开一个结果,没有明细账,至于收支的来源、数目、使…  相似文献   

6.
当前村务公开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开形式单一,一个行政村只设有公开栏,而且仅有一个,自然村多且分散的行政村群众不便看;二是公开内容不实、不全,村民想公开的内容没有公开,群众不愿看:三是公开时间不确定,随意性大,群众不能及时看.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务公开的深入有效开展,同时也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建立推行村务公开的长效机制,扎扎实实把村务公开推向新水平.  相似文献   

7.
当前,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县市区之间、村与村之间存在不平衡;二是村务公开在个别地方还不够真实、及时和规范;三是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形成制度化;四是组织领导机制不够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8.
报载,河南省浚县在农村推行村务公开“咨询日”,并在村务公开栏中开辟“回音壁”。每月的3日至5日连续3天为全县488个村的村务公开情况“咨询日”,在固定的咨询点接受群众的咨询;每月的20日前,将群众提出的所有问题及解决情况在村务公开“回音壁”上公开——已经解决的问题及时公开,限期解决的要公开承诺完成时限。推行村务公开,是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目前,在农村一些地方,曾经深受农民欢迎的村务公开,群众反应冷淡。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村务公开仅仅进行到公开这一环,至于公开以后群众有什么意见,对群众的意见如何处理,却重视不够,或者根本就不予理睬。群众对公开的内容存在疑问,提了意见,没有“回音”,久而久之,冷了大家的心。群众对村务公开反应冷淡,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有的村公开的“村务”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却藏而不露。对这样的“村务”,群众自然没有兴趣。  相似文献   

9.
当前村务公开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开形式单一,一个行政村只设有公开栏,而且仅有一个,自然村多且分散的行政村群众不便看;二是公开内容不实、不全,村民想公开的内容没有公开,群众不愿看;三是公开时间不确定,随意性大,群众不能及时看。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务公开的深入有效开展,同时也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对此,我们应高度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公开"一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从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到检务公开、审判公开,从干部的公开招考、选拔到政府办公用品公开采购、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公开"之领域不断扩展。应该说,绝大多数地方和部门在推行"公开"中都做到了名副其实,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公认"的原则。但毋庸讳言,当前仍有不少的"公开"变了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是避重就轻、半遮半掩的半公开。即把无关痛痒、无关紧要的和盘托出,完全公开,而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真正关心的重要内容,却三缄其口、秘而不宣,或仅透露一鳞半爪。二是雷大雨…  相似文献   

11.
村务公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群众自治形式。但有的村在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时 ,却将其变成了一种形式和过场 :有的村将一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事情写进村务公开栏 ,让群众有“避重就轻”的感觉 ,如对群众最关心的财务问题只公布几项大的收入支出项目 ,具体支出项目群众无法知晓 ;有的村把村务公开栏变成了村干部不廉洁的挡箭牌 ,弄虚作假的盖头 ;有的村搞企业、抓建设 ,事前不开村民代表会议 ,不听取群众意见 ,以致暴露问题时群众非常气愤 ;有的村重公开、轻反馈 ,虽然公开了一些村务 ,但是公开后对群众有何意见 ,有何反映 ,不能及时反馈 ,没有…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16)
<正>政务公开制度的效果如何,要成为检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高低的新标准。对敷衍应付,公开不规范;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的就应该启动问责机制。"门难进,脸难看"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有些地方部门工作作风的直接感受。随着政务公开的加速,有些地方想出了新花样,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一段信访局设置的信访窗口就成为人们热议的段子。打破行政惰性,解决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还在基层。  相似文献   

13.
<正>传统的村务公开普遍存在公开时间不及时、公开位置不显著、公开内容不健全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顽疾",重庆市大足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为有效破解基层民主管理难题提供了一种途径。为促进基层民主管理科学化法治化,有效破解基层民主管理难题,重庆市大足区探索建立了网上"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群众可通过电脑和手机终端,随时随地查询本村财务收支、惠民资金、"一事一议"项目,以及各项惠民政策、办事流程、办理时限等信息。该平台由该区纪委、相关职能部门、群众及社会各界对公开情况进行全天候监督。  相似文献   

14.
村民作为管理全村公共资源的权力的委托人 ,对自己委托出去的权力有监督权 ,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作为委托人的村民难以有效控制代理人即村委会及其成员的恣意行为。而村务公开制度就是为了增加委托人的信息量 ,有效控制代理人的一种制度。该制度是一项法定制度即公开的内容法定、公开的标准法定 ,要求公开义务人公开及时、真实、充分 ,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村务公开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作为管理全村公共资源的权力的委托人,对自己委托出去的权力有监督权,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作为委托人的村民难以有效控制代理人即村委会及其成员的恣意行为.而村务公开制度就是为了增加委托人的信息量,有效控制代理人的一种制度.该制度是一项法定制度即公开的内容法定、公开的标准法定,要求公开义务人公开及时、真实、充分,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村务公开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深化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巩固成果与完善提高的关系。在深化村务公开过程中,必须在调查研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一些普遍受到肯定的做法和经验要加以巩固和坚持;对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要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 二、事前公开与事后公开的关系。事前公开是指某一事项作出决策之前,以各种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事后公开则反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重视事后公开,忽视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个世纪末推行的村务公开,各地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普遍建立了公开栏,并实施了村务公开,这无疑是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防止腐败的好方法、好举措。但在推行村务公开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个别地方还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一是有些地方的村务公开栏长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村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应付了事;公开内容不够完整,缺乏真实;公开程序不够规范,监督不力;公开范围不够广泛,选址不当;公布结果没有反馈,不了了之.加强村务公开工作必须从"五个结合"、"五项措施"入手,以"五个结合"为先导,理清关系,促进村务公开;以"五项措施"为保障,抓好村务公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湖北省鄂州市村务公开工作基本做到年初统一部署安排,季度定期研究分析,年终全面督查落实,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一是规范运作。在公开形式上,坚持“一栏、一会、一卡”为主。即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会议、农民负担“明白卡”。同时还有其他辅助形式,如:设立意见箱,安装举报电话、有线广播等形式。在村务公开程序上,凡属公开的事项必须先由村委会拿出预案,再交村务监督小组审核无误后予以公开。凡上级有规定需要事先征求意见的,先征求意见后再公开。各村根据公开的内容把村务公开时间分为长期公开、定期公开、随时公开等,及时有效地接受群众的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村务公开,已成为村民自治的重要途径。但怎样公开大有学问,村民委员会把一年工作中的不足、失误、欠缺之处向群众公开,很有必要。村“误”公开是村务公开的内容之一。一个人做事难免有失误,村务干得难免有好坏,光公开好的不公开差的,不是完整的公开,也不是彻底的公开。老百姓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