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朝阳 《理论学刊》2006,3(8):24-27
党风建设方略,就是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而对党的作风建设制定的计划周密的方式方法和行动方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建了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的党风建设方略,同时也注意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第二代领导集体创建了依靠制度改革和建设的党风建设方略,同时又注重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第三代领导集体创建了思想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的党风建设方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党风廉政建设方略。党风建设方略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党的作风建设关键在制度,选贤任能是党风建设的组织保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大创新,抓好<条例>贯彻实施,将开创干部人事工作的新局面.并将有力推动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3.
高峰 《山西青年》2023,(9):31-33
当前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加快了信息流通性,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快捷,教育的方式与理念随之更新。本文针对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智慧教育建设进行研究,阐明其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借鉴。  相似文献   

4.
董立军 《共产党人》2005,(17):15-15
近些年来,中央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也出现了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前腐后继”的情况。如何有效遏制腐败已经是一个社会性的课题。从长远来看,加强制度建设应当是遏制腐败的最有效途径。当前,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5.
治国理政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使命,自身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责任.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对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漫长艰辛的探索.考察这一历史进程,总结其经验,是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之中,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服务行政文化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行政文化存在着负面因素,如官本位意识、权力本位意识、顾客导向的理念影响服务行政文化的形成。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服务行政文化作为精神支撑,服务行政文化的构建通过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立公民本位、依法行政的理念、完善服务行政文化形成的制度、创造服务行政文化的社会条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李清平 《世纪桥》2010,(17):8-8,25
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出发,强调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问题,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群众监督三个方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8.
黄爱军 《世纪桥》2002,(6):17-18
执政党的建设问题(特别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毛泽东终其一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坚定无畏的探索。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告诫全党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搞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一贯高度重视党风建设,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执政时期,都使党的优良作风得到保持和发扬光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党风建设的理论创新、内容和要求创新以及制度创新上作出了重大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10.
郭云 《求实》2014,(3):49-5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生制度经过改革与创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换,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框架,为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群众对民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民生制度存在明显的短缺和滞后现象。因此,需要继续进行制度创新,把制度创新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问政时代的到来,公众政治参与的兴趣和能力的提升,使得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变化,对党的执政方式、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如何顺应网络问政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入分析这些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探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治国理政之道,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规律性认识、战略决策和方法艺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进行了治国理政的创造性探索,形成了治国理政的规律性认识,彰显了治国理政的方法论智慧,引领当代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共通过与其它国家各个类型的政党建立密切联系和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塑造党良好的国际形象,优化执政环境;借鉴其它国家执政党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总结政党执政的共同规律,增强党自身科学执政的能力和水平;逐步形成、完善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此,从外交视野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对党增强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能力,从而最终加强执政能力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执政党党内监督重在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党内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不断蔓延和难以根治,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之所以如此艰巨,究其原因,与党内监督制度的严重缺失有着直接甚至必然的联系。为了有效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完善党内相关监督制度,把党内监督的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完整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们党50多年执政实践特别是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一种全新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我们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执政党执政方式即执政党领导、执掌政权的方式,本质上是执政党与政权两者职权的配置状态及其相互作用的运转模式。执政党执政方式可分为三种模式类型:党政职权分开型、党政职权混合型及党政职权合一型。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执政方式有党政职权混合型执政模式的某些特征。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向党政职权分开型执政模式方向转变,要处理好执政党、政权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执政党与政权两者职权关系的科学配置及其职权运行的法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江泽民同志先后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分析了法律与道德在社会规范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认为,作为社会规范调控体系和治国方略的法律与道德,具有"刚柔相济"、"外内结合"、"窄宽互补"的作用.应以"德法相济"的思路,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我们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即"三个成为".这"三个成为"是我们党执政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执政党形象建设的大问题.如何搞好执政党的形象建设,我们可以从理念形象系统、行为形象系统和视觉形象系统三个角度对"三个成为"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治理理论为视角对现行的行政监督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打破行政监督以政府为主体的局面,实现行政监督主体实质多元化,构建一个相互协调的行政效能监督模式,这对提升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组织资源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党的组织资源包括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党员的先进性是党执政的组织资源优质化的保证.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建设在党夯实执政组织资源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党执政实践的能力和水平.组织资源是党的执政理论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党执政实践的组织资源,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