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较之"革命",改革是在生存条件范围内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深层的改革本质上也是一场社会革命。改革与自我变革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变革的自我是复数的现实个人,即从事感性的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和力量之源。同时改革又是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斗争性的统一,改革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必然,而且也是一场伟大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的又一场新的伟大变革。本文从公共选择和制度激励的角度出发 ,建构了一个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作者认为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是基于体制转型与制度变革下的一个配置效率与再分配的公共选择过程 ,其成败的关键在于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公共选择机制和制度激励结构 ,并使之对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等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场变革要由思想观念的变革作为先导,同时又会促进思想、道德的进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要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保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互相推动。  相似文献   

4.
农业税费改革是我国农业史上重大的变革,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这一巨大变革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呼玛县农业财税政策改革后旱田地价增长36.04%,耕地地价上涨原因主要农业税费改革和农业补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质是实现制度现代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制度革命。正是站在制度变革的高度,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提出了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这就是,"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邓小平关于制度变革的一系列精辟论述,实际上包含着通过制度改革实现制度现代化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六十年,是中国农村改革不断推进的六十年。六十余年来,我国农村改革道路曲折艰辛,成就有目共睹。回顾农村改革的伟大历程,总结其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国农村改革的伟大历程(一)农村改革的艰难起步(1949-1978)建国初期,中央政府在全国范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步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世界性改革大潮来势迅猛,我们中华民族已经历了十年的伟大改革,这是一件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这一全新的改革事业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弦,极大地触动着人们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变革。因此,社会改革与思维变革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论县级政府行政改革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改革战略的正确选择是县级政府行政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前提。未来的县级政府行政改革必须走出纯粹的组织变革层面,进入组织变革、职能变革与政治变革三重良性互动的全面变革时代。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党委的纵横关系中,增加县级政府在行政改革中的自主性和县域公共利益的代表性,依据县域特殊性寻求政府职能与机构的合理性,变革权力结构,形成政府与社会良好合作的善治格局,是新时期县级政府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我国行政改革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向是践行“新公共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模式是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而进行政府改革和行政创新的必然产物。作为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替代物,“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的出现是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治理变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从治理理念、治理结构、运作方式和过程等方面对行政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它对西方行政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行政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模式来探析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劳动价值论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需要着重加以解决的任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要坚持劳动价值论,而且要发展劳动价值论。深化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出发,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以建立公平、高效的收入分配制度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史上、人类发展史上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辉煌成就,集中概括起来就是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10,(34)
历经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的伟大变革后,中国再次走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历史变革阶段。在第一次变革中引领了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深圳,在梳理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如何能够使自己再次成为改革"先锋官",引领民族复兴关键时刻的新一轮历史性变革,正在成为深圳未来历史发展地位的新考验。这一次考验远比上一次更具挑战,谁领军未来30年的改革,谁能成为中国改革的新试验田?省内有广州、珠海等地的奋起直追,省外更有上海、北京、天津、重庆、苏州等城市的激烈竞争,而且上海、天津、重庆在某些领域已有超越深圳的表现和趋势。深圳如何重新走到中国改革的最前沿,机遇不少,挑战更大  相似文献   

13.
丁伟民 《理论探索》2004,3(4):10-11
邓小平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客观地考察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思想 ,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创新。在改革这个直接动力的牵引下 ,整个社会的动力系统有效地运行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预定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4.
陈小丽 《学理论》2011,(24):33-34
改革与革命的关系常常难以区分。一般而言,"自上而下"是改革",自下而上"是革命。从性质上看,改革与革命都有可能会是社会转型性的根本变革;从方法看,改革与革命都既有可能是暴力的、流血的,也有可能是和平的。不能拿改革或革命的一次成败,论证其道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刘竞 《学理论》2010,(26):52-5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战略举措。我国旧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惯性,给我国的持续发展带来诸多难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需要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李觏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其改革思想与新时代下中国需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有相似之处,同时李觏的部分政治思想在当今这个新时代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些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李觏政治思想的发展背景以及其政治思想的重民、勤俭、强军三个方面在新时代这一视域条件之下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是迄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复杂、最伟大、最成功的现代化历程,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进行的。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40年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证,离开党的领导,这场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伟大历史变革就将无法想象、无从谈起。党的领导之所以是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保证,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战略定力、强大思想活力、强大组织动  相似文献   

18.
李迎春  杨国奎 《求知》2000,(9):12-13
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改革的先导 毛泽东同志讲过,任何社会变革,都要先制造舆论,先作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改革是中国的又一次深刻革命,它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在这次变革中有相当多的人的既得利益将发生变化,变小甚至失去。这种变革决定了它的广泛性、复杂性、困难性。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服务型政府是与中国政府的行政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对改革道路及其目标的思考中提出的一项战略性目标。然而,在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错误的认识,这对于中国社会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而言,是有害的。考察中国政府行政改革走过的路径,可以发现通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逻辑。在中国政府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时,实际上是站在了人类治理文明发展的最高点上了,既是把握了人类社会治理变革新趋势而取得的一项思想成就,也是前瞻性地规划未来政府模式的科学追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几乎是与西方国家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开始进入了行政改革的季节,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证明,西方国家已经陷入了改革失灵的境地,而中国政府正因为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而持续地走在改革的康庄大道上。  相似文献   

20.
交错语境中的成长——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面临传统、现代、后现代三种交错的语境.在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对待后现代法学思潮的正确态度是:诉讼外解纷方式的发展不能消解诉讼程序改革这一主题,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对改革有积极意义;对待我国法律传统的正确态度是:应慎谈无讼的法律传统,不能忽略制度变革对法律文化的影响,积极挖掘和利用法律传统中有利于促进变革的因素;在交错语境中推进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思路是:要以维护公正以及制度利用者的利益作为改革的基调,要使交错语境中的改革朝制度设计者希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