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刑事发案仍处于上升趋势,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和变化。在犯罪主体上,外来人员犯罪比重居高不下,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比重增大上世纪90年代初,江苏省外来人口作案占全部刑事作案成员的25%左右,2002年达到38%。抢劫、抢夺案件中,外来人员作案比重分别达到45%和65%;苏南地区达到80%。不少外来人员以地缘、血缘关系结帮成伙,形成带有区域特点的犯罪群体。目前,江苏省外来流动人口已达770余万,其中盲目流动的近20%,不少人生活无着落,到处游荡,流出地与流入地都不掌握,已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破产企业下岗职工的增多,也将给当地社会治安带来巨大的压力。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问题日趋严重,而且作大要案件、系列案件多,在犯罪团伙中起为首或骨干作用。据对江苏省近5年内放回的11万余名刑释解教人员的调查,发现有重新犯罪嫌疑的人员约占7%。“打黑除恶”斗争中,江苏省查获的黑恶势力团伙为首、骨干分子中,刑释解教人员竟占60%。一些人  相似文献   

2.
抓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也是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帮教安置工作,是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的需要.也是当前社会稳定工作的需要,因此,在现阶段,积极探索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系统化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是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帮教工作质量,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这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拟从宏观上作初步探讨。(一)进一步深化对帮教工作的认识。随着党和政府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和帮教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李彬旭 《中国司法》2006,(7):110-110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在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刑释解教人员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由于受偏见的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对他们另眼看待,甚至歧视。有些领导没有把这一工作放到稳定社会、创建平  相似文献   

5.
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就业.鼓励和扶持他们自食其力、走向新生、重扬生活风帆.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党和政府一直关心刑释解教人员.对安置帮教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议事日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立专门机构.制订完善法规政策.加强队伍建设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刑释解教人员就业难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引言:随着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的建设和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为影响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每年有70万左右的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这一数字正在逐年升高),他们回归社会成为普通公民后,就业、衣食住行、医疗卫生、失业保险、养老等问题还未完全纳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出现有些老、弱、病、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刑释解教人员陷人生活困境,就医、养老没有着落等现象。其中一些人,还因生活所迫而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7.
陈飞 《中国司法》2001,3(8):49-50
恩格斯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2页)。这就是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体系和整体之中。对于犯罪现象来说,产生犯罪的各种原因、条件等相关因素,也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系之中。为了更好地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预防他们重新犯罪,本文拟就刑释解教人员的心理特征,以及由心理特征引起的行为偏差的纠正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刑释解教人员的心理特征与行为偏差 刑释解教人员是指公民违…  相似文献   

8.
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中,人户分离往往导致刑释解教人员脱管失控、甚至重新犯罪。为此,上海市虹口区司法局在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人户分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掌握了人户分离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状况,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刑释解教人员人户分离的基本情况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9.
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海涛 《法制与社会》2010,(29):129-130
刑释解教人员的再犯罪已经是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并加以预防,将会严重的威胁到社会的安全,这对于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无疑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因此,预防刑释解教人员的再犯罪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分析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特点,原因入手,全方面的提出预防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对策及建议,其中改革社会帮教是主要的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10.
季海娜 《人民调解》2012,(12):29-31
人户分离是指人们的活动和居住地点与户籍所在地不在同一区域,即居住地和户籍地相分离的状态。当前,刑释解教人员中人户分离问题日渐增多,导致刑释解教人员脱管失控、甚至重新犯罪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