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是贵刊的青年读者。刚参加工作时,面对纷繁的社会有些不知所措,正是你——《政策》,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犹如一位导师,孜孜不倦给予我教诲;犹如一位朋友,时刻激励我奋进。《政策》对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帮助,我和我身边的一些青年朋友都爱看,获益匪浅。《政策》是我们青年朋友的人生指南。我觉得贵刊有以下四个特点,令人称道。 一是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我国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现代化建设,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面临一些困难,有些人怯懦悲观,从而对未来感到迷惘,正是你,站在理论的高度引导我们正视困难,迎接挑战,激励我们努  相似文献   

2.
我的一个跻身中产的朋友,去年开始计划购买分时度假村。关于分时度假村的概念在欧美已经行之有年,简单地说,就是你和一群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一起在度假村里购买别墅,然后每年大家安排不同的时间去度假。这个计划的好处,在于你只需要出、1/N的价格,就可以在你的假期里完全享受在这个时段里专属于你的别墅。这是一种属于中产阶级的享乐方式,虽然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没有这个实力去过多地关注,但是有趣的是,我们却可以从身边一些朋友的感情关系中,发现分时度假的影子。分时情人之双人房单人床姑且称我的这位朋友为K。K是标准的钻石王老五,为人风趣幽默,永远的温柔体贴,而且颇有生活情趣和与其身份相当  相似文献   

3.
“人人都有自己的色彩,找准了属于自己的色彩,也就找到了你的自尊和自信。”干西蔓说,她来自辽宁抚顺,先后在天津、日本读过大学。在日本工作期间,一次到香港出差回来,一位从事色彩顾问行业的朋友皱着眉头看她大包小包的衣饰:“西蔓,我发现你买的这些东西都不对。你整个人呈现出暖色调,可你买的这些服装都不是暖色系。”朋友还向她推荐了一本色彩  相似文献   

4.
章治安印象     
一个很炎热的中午,朋友约我去聚会。我照例问都有哪些人,他说,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你来就是了。这是一位与我有多年文字之交的朋友,又有一年多没有见面,我只好遵命去了。朋友介绍大家时,不知道是有意忽略,还是无意疏忽,把一位企业家只轻描淡写地称为老板。什么企业,生产何物,讳莫如深。而这位老板,不苟言笑,一脸严肃。他只说过一句话,说不会喝酒,表示歉意。忽然,一位年轻英俊的先生丢出一句话,说这位老板只有一大爱  相似文献   

5.
幸福     
偶有一天,朋友来找我谈心,问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我沉思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认为我幸福吗?”朋友想也没想,对我说:“我认为你幸福,因为你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位漂亮的妻子,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还有……”我笑了笑,又问他:“你认为拥有这些东西的人就都很幸福吗?”朋友点点头说:“是的。”我又笑了笑:“那可不一定,一个拥有豪宅名车的富翁不一定比一个在大街上捡垃圾的人过得幸福;一个身份显赫地位高贵的人不一定比一个乞丐过得逍遥自在。说到底,幸福纯粹是个人的感受,它无法也无需由一把公用的尺子去衡量。其实,每…  相似文献   

6.
不久之前,一位在报社就职的记者朋友煞有介事地问了我一句:"今天,你‘荒’了吗?"虽然问这话的时候他还着重强调了"荒"这个字,可由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我忙回答道:"还好啊。"朋友笑了笑,"我说的是‘饥荒’的‘荒’,不是‘慌乱’的‘慌’,这下你明白过来了吧?"听罢朋友的解释,我便点了点头"我们报社打算在下一段时间做一个关于‘荒’的专题,有什么好的材料,就提供我们一下吧。你们搞就业跟保障的,应该有蛮多的。"……  相似文献   

7.
不久之前,一位在报社就职的记者朋友煞有介事地问了我一句:"今天,你‘荒’了吗?"虽然问这话的时候他还着重强调了"荒"这个字,可由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我忙回答道:"还好啊。"朋友笑了笑,"我说的是‘饥荒’的‘荒’,不是‘慌乱’的‘慌’,这下你明白过来了吧?"听罢朋友的解释,我便点了点头"我们报社打算在下一段时间做一个关于‘荒’的专题,有什么好的材料,就提供我们一下吧。你们搞就业跟保障的,应该有蛮多的。"……  相似文献   

8.
留言板     
瑞哥:5月1日是你的生日,虽然我和你同在一个城市工作,但我们两个很少见面。不见面并不代表遗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瑞哥,不论今天谁陪伴在你的身边,请记住有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着你、牵挂着你、祝福着你。我希望,今天的你是快乐的,今年的你是顺利的,今生的你是幸福的,今世的你是健康的,现在的你是微笑的。但愿我的祝福赶走你的辛苦,我的安慰消去你的疲惫,真诚地祝你:生日快乐,开心每一天,快乐每一刻。小妹吴艳梅中国保安杂志:错过日出可以等待;错过美景可以再来;错过流行可以期待;错过朋友只有无奈,只想告诉你:你是我每月都不想错过的…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28)
正"我还记得你的老师,去年也带一群学生来过。"一位茶馆女老板主动跟一位女生聊天。当时,同学们都领了令,在文殊坊几条小街上寻找他们的观察对象。这位女同学,在这家茶馆停下了。茶馆女老板知道她不是顾客,但让她坐在了自己守摊的位置上,一边同她聊天,一边麻利热情地招呼过往的客人,顺道还抱怨:"你们那群学生怎么要去隔壁,在我这儿坐多好。虽然没有空调,但这儿通风,凉快。喝茶就是要坐在通风的地方!"没有做成这群学生的生意,她虽然遗憾,但仍愿  相似文献   

10.
当你收到一位异性寄来的“求爱信” ,上面写着他 (她 )是多么喜欢你 ,希望能和你交个朋友 ,而且是不同一般的朋友 ,你会怎么办呢 ?面对这种情况 ,多数“青春期”少男少女都会怀有比较复杂的感受。一方面你可能会感到有些惊喜 ,另一方面可能也会怀疑对方的用心。有时我们甚至不太相信一个好人会喜欢自己 ,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喜欢自己。结果 ,被人喜欢反倒使我们诚惶诚恐 ,心神不宁。其实 ,有异性喜欢自己 ,应该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无论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人 ,我们都应该对人家心存感激。毕竟 ,他 (她 )在求爱的同时 ,就是在向你表达对你…  相似文献   

11.
正社工平时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我被询问过许多次,相信同为社工的你也一定被问起过。网上关于社工的定义是准确而全面的,但在面对身边亲友的疑问时却无法照本宣科。为了使自己的回复简洁明了,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出过许多不同的答案——社工是帮助弱势群体的、是带老人玩的、是写稿子的、是做策划的、是办活动的……有朋友打趣说,工作时候的你成了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我想了想,虽然社工不能"拔毛成兵",但说"七十二变"也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2.
春风化雨     
以节气论,马年无春。然而,春风春雨中,你是否听到了春的消息? 一位上海的残疾朋友兴奋地打来电话:去年结婚,今年孩子即将出世,属马,谢我曾在他非常艰难的时候关心并祝福过他。我心里一动。如果残疾人都能享受到春天般的快乐和幸福,我们这些做残疾人工作的人一定会“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 残疾人与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都属弱势群体,所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13.
几天前有个朋友来北京出差,告诉我这么一件事,他刚从北京站出来时,有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向他讨钱,说是一个人带着孩子来北京找父亲,可钱用光了,想要我的朋友给她的孩子买点吃的。“这种事我见多了,都是假的,骗人的!”,朋友对于自己的“小气”并没有感到不安。无论是车站还是马路边,总会有人将你叫住,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希望你能够慷慨解囊。面对身边的这些“不幸”,我们该如何去做?人都是有自尊的,既然肯放下尊严向你伸手,能帮就该尽自己的所能帮一些。这既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试想如果有一天你也有了难处,周围的人对你都漠然视之,你又该…  相似文献   

14.
一位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毕业前夕向他的导师提交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是他经过很长时间的实地调查、翻阅了大量资料后才完成的,本以为会获得好评,然而,导师却将其论文退还,严厉地令其重写。这位学生向导师请教,他的论文哪方面不好,需要改进。导师说:“你缺乏严谨的态度,你论文中共有四个不精确的地方,我都用红笔做了标记,你自己看吧。”导师在哪些地方用红笔做了标记呢?2400多人、8300多米、接近86%的受访者、60多个发展中国家。这四个有数字的地方都被导师用红笔做了标记。在导师看来,该生论文中提供的这些数据不精确,是不能作为理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01,(7):12-13
【案例】今年24岁的李平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凭着其良好的外语水平被某外资公司聘为业务员。由于工作关系,李平结识了各种各样的朋友。一日,李平的一位生意上的朋友王某请他出来吃饭。席间,王某说:“我有位朋友现在评职称需要参加英语考试,他外语基础不好,估计难以应付,想找个人代他去考。小李,你的外语不错,看在我们平日合作愉快的份上,能不能帮这个忙﹖”“行”年轻气盛的李平不假思索就应承下来。“不过,考试要检查身份证,我和你那位朋友长得像不像﹖”“没问题,给我一张你的照片,其余的事包在我身上”几天后,这位朋友…  相似文献   

16.
工作、生活的诸多压力,有时候会使人在一片昏天黑地中,心倦得忘记了一切,沮丧之极,却无以逃遁。 生日那天,收到朋友的一封信,信中说:“别忘了,有一道风景是独独属于你的,并且永远属于你,我和你身边的每一位朋友时刻在欣赏她的美丽。”那是  相似文献   

17.
人都会有难事难时,不同的人事之大小难之大小各异。他人之大事难事对你可能是小事易事,而你的大事难事在他人未必有多难。人都应该有善解他人苦难之心。人落难陷入困难,不仅需要理解,还需要帮助。“谈心亭”收到很多求助信,在此刊出杨刚等4位朋友的信。以后我们还将以多种方式尽可能给求助者创造与其他朋友沟通交流的机会。我们也希望全国的谈心亭朋友能为求助者出谋划策给他们以宽慰疏导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我1996年进入阜外医院内科攻读心血管内科博士学位,当时我的同学只有8位,我们的导师有陈在嘉、刘力生、程显声、刘国仗、王方正、高润霖等,都是国内外的顶尖高手,很有"协和"小规模高精尖办学的味道。入学后我的导师程显声看我喜欢临床,就把我安排到阜外医院三病区,也是当时肺心病专业病区进行临床培训。但在我轮转病房3个月期满时,导师找我谈话,建议我脱离临床,全力以赴脱产去做基础研究,看出我不情愿,他说了一段让我永生难忘的话:"毕业后你能当一辈子大夫,有的是时间学临床。但毕业  相似文献   

19.
人到中年     
一位朋友不知从哪里听来一句哲言:“棺材是埋死人的,不是埋老人的”,让我们猜猜其含义。朋友们各抒已见,有一则解释大家认为比较深刻和准确:老人不一定先死。我岁数比你大,但不一定比你先死。我接下来干成的事业不会比你少。此话极是。人有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之分。我们常说的年龄是生理年龄,如你40了,50了;人还有心理年龄,如有的人60岁了,70岁了,但非常达观,非常愿意接受新生事物、接受新的观念,非常愿  相似文献   

20.
<正>你是我的小朋友,我是你的大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黄永腾"孩子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一天不工作我就觉得很烦恼。和孩子们这样的亲密朋友关系,让我觉得弥足珍贵。"在78岁高龄的"孩子王"黄永腾心里,孩子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一辈子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