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收是核心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民增收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农村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增收难不仅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影响到农村的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增收是核心问题。只有千方百计和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才能不断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才能让农村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记者: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会后发表的中央文件把增加农民收入提到了相当的高度.请您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丁:要想对农民收入问题有较全面的把握,起码要从五个方面讲.第一,对农民收入概念的理解;第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第三,现在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分析;第四,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第五,对农民增收的重点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当前农民收入的特征:一是农业收入降低,但仍是农民收入的大头;二是非农产业收入支撑着农民收入增长;三是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四是增收依靠市场的作用明显增强。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有国家政策作用的弱化、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业投入下降、农民负担过重等。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靠结构调整,拓宽增收领域;靠科技创新,提高增收的科技含量;靠深化改革,为增收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始终把农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今年1月,党中央召开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指出,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问题,广辟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在一些市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还存在新的情况和问题。在南通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不少委员反映一些地方农民收入增幅继续下滑,农业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持续走低。二是农民人均货币性收入减少,特别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下降幅度较大。三是农村低收入户比例增加。据南通市统计局提供的6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农民收入增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增产不增收。近几年来,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下跌,加之有的地方不执行国家保护价,这是农民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1999年,南通市农民人均出售粮食159公斤,比1998年增加20公斤,增长20%。由于1999年农民出售粮食的平均价格下降16%,致使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3,(7):94-95
张红宇、张海阳、李伟毅、李冠佑在《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4期撰文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增收动力机制以及宏观背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农民增收的内外部条件总体有利,农民收入有可能迎来又一个快速增长的“黄金期”,但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区域、群体以及收入内部构成等方面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目标,需要抓紧开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顶层设计,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环节全面促进农民增收,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6,(12)
正聚焦富民,确保全省人民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首要的就是必须做好富裕农民这篇大文章。我们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保持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使全省实现的全面小康建立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的基础上。首先,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掘农民增收致富潜力。多年来,江苏农业经营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在低位徘徊,这与国内外发达经济区域一再证明的事实并不相符。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农民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效益,充  相似文献   

7.
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任务要求。这个要求具有两重涵义:一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富裕;二是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要进一步缩小,让全体农民都能过上富裕生活。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需要做到农民收入增长超过城市居民,缩小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则需要农村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超过农村平均收入的增长。为了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需要认清农民收入水平的基本现状,推进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加快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低收入群体中,农民占了很大的比重。“关键问题是解决农民收入的增长,如果没有农民的富裕,和谐社会不能建立。”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农民的收入,是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重要方面。怎样才能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正在此间召开的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厉以宁为“低收入群体增收”开出一剂药方:减轻农民负担是必要的,但在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中,农业中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无疑是影响面广、涉及人数多和成效持久的措施。具体地说就是:要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鼓励农民在自愿基…  相似文献   

9.
2001年,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努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新的发展。农业生产克服严重旱灾平稳发展,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民收入有了恢复性增长,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应当看到:去年农民收入虽有恢复性增长,但基础很不牢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今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农业可能受到较大的冲击,农民增收的难度更大。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全党务必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建议: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农民增收工作基础。按照我省全面小康指标体系要求,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已经调高到2万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加强规划引导,在重视乡镇财税经济和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农民收入的增加。把农民增收工作作为对农业农村工作督查的重点内容,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加强分类  相似文献   

11.
要建成农村乃至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其基础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离不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安居乐业,也离不开农民收入的增加;没有占全国人口62%的农民的小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解决好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基础性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农民收入现状,探讨一下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艳  韩健 《前沿》2001,(11):75-77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农业生产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已从增加农产品供给转向增加农民收入 ,从保障供给转向适应市场需求。但是当前农民增收的形势严峻 ,自 1 997年以来 ,农民纯收入的增幅连续三年下跌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没有过的情况。 1 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4.6% ,较 1 996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 1 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1 62元 ,扣除物价因素 ,比 1 997年实际增长4% ,增幅比 1 997年回落 0 .6个百分点。1 998年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来自工资性劳动报酬收…  相似文献   

13.
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24000元以上"。但是,当前我省农民持续增收遇到不少新的困难,农民群体内部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趋势不够稳定。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问题 ,实质上是农民问题 ,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与否直接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针对近年来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的现实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呢?一、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的现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迅猛 ,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仅为134元 ,到1997年猛增到2090元 ,翻了近四番。但是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 ,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转折时期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增多 ,农民收入增幅明显回落。前几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本处于徘徊状态 ,1992年增…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在新世纪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其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农民收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使农业走出反复陷入困境的恶性循环,笔者在分析农民增收难的现状及原因后认为,促进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创造促使农民收入增长的良好外部环境,要力争在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和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两方面有大的突破,构建确保农民收入在较长时期持续增长的稳定机制。一、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建立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我国持续十多年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主要依托非农产业的增长贡献取得,致使农业基础地位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有农民8亿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强,实现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因此,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高度,来看待和重视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一、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当前,我国进入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经济起飞阶段,社会结构发生着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一方面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减缓,1997年至2000年期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4.0%,比1978年至1996年期间年均16.0%的增长率大幅回落了12个百分点,更为严重的是1997年以来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不仅低,而且呈连年下降的趋势:1997年为8.5%、1998年为3.4%、1999年为2.2%、2000年则降低至创记录  相似文献   

17.
<正>国办发[2016]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和谐稳定,事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喻勤娅 《前进》2004,(9):43-4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今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中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目前,在我国农民收入方面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偏低。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622元。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1997年到2003年的7年中,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始终没有超过5%。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997年二者差距为2.47:1,到2003年扩大到3.24:1,实际差距可能更高。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应针对性地从五个方面入手:1、鼓励外出务工。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战略性举措。从目前来看,外出务工对…  相似文献   

19.
陈冬桂 《湖湘论坛》2000,13(6):44-45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下滑,引起了理论界和决策层的广泛关注。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个问题。”对此,笔者对湘乡市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现阶段,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确立新的思路,努力寻找和开辟农民增收的途径。   一、湘乡市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湘乡市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最高的 1994年,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怎样延伸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红安农村的深入调研,我们认为,新时期要迅速增加农民收入,较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渠道的"五个延伸"。 继续调整农业结构 将增收渠道向优势产业延伸 由于历史习惯,红安的水田主要是早晚水稻"双季"连作,旱地主要播种小麦、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