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年白领们在经历了一线大都市高房价的"蚁族蜗居"困境之后,选择逃离"北上广"。可是回到中小城市之后,猛然发现生活于"关系型社会"、"熟人化城市"和"庸堕型生活"的不堪和不适,忽又出现了逃回"北上广"的现象。大学毕业生及青年白领们的"摇摆的青春",恰恰折射出中国城市化非均衡发展所隐藏的深层问题与矛盾。  相似文献   

2.
逃回北上广     
《时事报告》2011,(12):69-69
刚狠下心逃离北上广,去二、三线城市的老家,这又卷起铺盖逃回北上广,就业也出现了“围城”。为何逃回北上广?小地方往往更讲等级、人情,而大城市更加开放、公平。  相似文献   

3.
继"逃离北上广"风潮之后,最近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的浙江省,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的57.7万人降到了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甚至还出现了把户口从城市反迁回农村的现象,于是"逆城市化"又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朋友间谈及“逃离又逃回北上广”的话题,我的感受,实在是一番由衷钦佩。  相似文献   

5.
在城乡争夺人才以及"逃离北上广"、"蜗居"的现实背景下,城市中外来毕业大学生的返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成为重要议题。广州城中村外来毕业大学生的返乡意愿与城市生活的客观条件及其满意度并不相关,但与对家乡客观条件的满意度之间存在关联。同时,对家乡的主观依恋是影响返乡意愿的一个重要的非理性因素。因此,广州城中村外来毕业大学生的返乡意愿是基于有限理性分析之下的行为抉择,较之城市推力,家乡引力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蜗居之痛":一项关于青年置业观念的社会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的热播剧目<蜗居>引起了持续而热烈的社会反响,而"蚁族"、"房奴"、"80后啃老族"、"逃离北上广"这些热门关键词都真实再现了高房价背景下一些青年群体的迷茫、无助与困惑.但于社会各界激烈反响之外学界的回应尤其是从"青年研究"--这一中性立场进行的学术探讨尚处于空白阶段.本文以跨国比较的视角切入问题,结合个案访谈,以"置业观念与行为变迁"这一线索展开分析.通过研究未来青年一代所面临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变迁,探讨青年群体"蜗居之痛"的根源所在,从可以利用的经验研究范式以及理论创新维度提出个人的研究设想,以激发更多、更好的研究力量来关注这一社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前两年,大学校园里曾流行一个小段子,说大学四年应该看的四部电视剧:"大一时候看《奋斗》,大二时候看《蜗居》,大三时候看《裸婚》,大四时候看《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确,4部电视剧形象地描绘出当代中国青年现实的生存状态。以"北上广"为代表的大都市极化发展,长期以来成了大学毕业生首选的青春"安放之地"。同时,随着人口的高密度聚集,北上广也日益暴露出"大都市陷阱"的一面:住房昂贵、交通拥堵、通勤距离过长、工作节奏  相似文献   

8.
编前语:媒体纷纷报道逃离"北上广"时,他们悄然返回北京。逃过一次的人,才更明白大城市意味着什么。从家乡到北京,从北京回家乡,然后再回北京。兜兜转转一圈之后,姬之幼和陆顺梓又回到了他们开始的地方。初闯北京2006年春天,23岁的东北女孩陆顺梓大学还没毕业,就一个人跑北京来找工作了。  相似文献   

9.
郭玲 《小康》2018,(15)
正去理解城市人想要的生活方式,并利用自身特色营造这种生活方式,让人们愿意来到、停留、生活在这个城市。这是城市发展需要拥有的态度,也是城市排名需要遵循的态度。大家叫了多年的"北上广深"要改口为"上北深广"了?近日,某机构发布了"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榜单一经发布便引发社会热议。在这个第5年发布的榜单中,四个一线城市的位次首次发生变化,"北上广深"的排位变为"上北深  相似文献   

10.
詹勇 《北京观察》2013,(6):31-31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报告。作为中国现代化城市标杆的北京、上海、广州(俗称"北上广")在综合经济竞争力等排名上均位居前列;而在和谐、宜居、生态等指数方面表现不太理想,甚至集体跌出和谐城市竞争力排名前十名。从社科院研究和排名的依据来看,"北上广"此  相似文献   

11.
门罗小说的"逃离"主题不是概念性的,有和我们自身相通的深奥。它与加缪的"荒谬"有交集,但主要源自门罗自己的生活而非哲思;这一主题所凝聚的现代人的痛苦具有古希腊文学的深刻背景,且唯能从后者中获得慰藉;对"逃离"的高度关注是作家对"逃离"人施以悲悯的方式。门罗小说内部的"作品存在"借助加缪、柏拉图等人的哲学作品得以敞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社会变迁的复杂背景下,"逃回北上广"现象反映了劳工子女"向上-向下-再向上"的社会流动问题,是新生代乡土知识青年以犬儒式乐观主义的方式对文化冲突的积极适应。劳工子女"逃回北上广"的主要原因是都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冲突与结合产生的"新型乡土文化"。作为新生代乡土知识青年,他们经历了新型乡土文化的内部冲突(如新功利主义、新人情文化、信任感降低等),经历了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冲突(如实用主义与专业主义的冲突等),经历了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安土重迁"与"背井离乡"的冲突,自尊感和自我成就感大为受挫。为了自我实现的目的,他们以犬儒式的乐观主义通过各种方式在经济、文化阶层上实现再次的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13.
白洁 《山西政报》2013,(Z1):68-69
时下,各类媒体的竞争尤其是纸媒的竞争,已将新闻策划作为自己最有力的武器。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副刊,同样也需要通过新闻性的策划来获得读者的认可。本文通过《山西晚报》"看周刊"策划版面突出新闻性的具体实践,阐明了"做新闻性、创意性和文化性的副刊策划,是纸媒副刊做策划的方向"这一观点。将副刊策划与新闻事件相结合,让焦点和热点新闻在副刊策划中延伸,是副刊策划的新视角,也是副刊策划深度与创新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警察自相残杀 今年3月4日凌晨1时半,新奥尔良市23岁的女警察安托瓦妮特·弗兰克闯进东城一家越南人开办的餐馆,制造了一起血案。她首先开枪打死餐馆聘用的保安人员罗纳德·威廉斯,接着又打死餐馆老板的儿子和女儿。威廉斯是弗兰克的同事,他是利用下班时间在这家餐馆挣外快的。弗兰克干完这一切后,与一名同伙乘一辆破旧的丰田牌汽车逃离了现场。几小时后,弗兰克  相似文献   

15.
永远在路上     
《世纪行》2016,(5)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领导和我们谈新闻宣传,频率最高的词是"策划",讲的我们都头皮发麻,我们没策划吗?会前我们做了一个整体方案,洋洋洒洒六七千字,很详细呀!"还不够!"领导说,还要有"中"观策划。当晚我们拿出了"十个重点提案的策划方案"。"还不够!"领导说,还要有每个重点提案的宣传策划文案,一直到小标题。这个我们也做到了。"还不够!"领导说,还要有特殊专题  相似文献   

16.
评论集萃     
莫让"其他支出"逃离监督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王恩多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指出:"科技部总的预算经费198.1亿元,其中‘其他支出’是69.5亿,占了总支出的三分之一,这个‘其他’到底  相似文献   

17.
正寒风中我们迎来了2014年。回顾过去的一年,我认为,《公民导刊》的"策划"很值得珍惜。刊物的质量,来自于多方面的努力,但她的构成首要的是策划。策划是纲,纲举目张。检阅2013年的每一期,无不为她的策划叫"好"!准确及时地诠释了党的要求,反馈人民的期望,特别是她的"本期头条",质量高、分量重,  相似文献   

18.
<正>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人的人想逃出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大多被用来诠释婚姻。婚姻是无限复杂悬疑的事,不过,婚姻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难想象,人生很多时候更难逃出"围城"困境。最近,年轻人"逃回北上广"的现  相似文献   

19.
<正>来大陆发展11年,杨品骅终于圆了参加海峡论坛的梦,而且以他最乐于表达的身份,一个台湾少数民族音乐人。6月16日下午,台湾少数民族文艺演出在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演,从下午4时30分到5时30分,将近1个小时的演出,仿佛将人拉到了阿里山、玉山、太平洋,"少数不再是少数,这是一个可以被看见与触摸的群体"。策划这场演出的导演杨品骅说。从2007年在大陆发展至今,杨品骅一直致力于推广台湾少数民族文化,成立漂流木艺术团、建立台湾少  相似文献   

20.
难忘三句话     
7月中旬,我们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从首都北京经3个多小时飞行到昆明,接着转机1个多小时飞抵普洱市,又从普洱乘车走了5个小时的盘山公路,终于到达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孟连县。这座偏远小城,如果没有"7·19"事件,也许至今还是默默无闻。"孟连"的傣语含义是"找到一个好地方"。正是这样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好地方,4年前却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干群对立事件。一晃4年过去,这里由"乱"而"治"。这一转变是如何实现的,当地干群关系又有哪些改变?经过4年的沉淀、总结,再次回首,我们能得到什么教益?接下来的数天里,我们经过实地参观、走访胶农、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