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朝鲜核问题的升级,人们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日益关注.受地缘政治和历史的影响,尤其是朝鲜战争的影响,中国在此中的作用愈发显现.重新梳理朝鲜战争的始末,并以史为鉴探究其对中国战略的影响,更好地发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彰显中国的力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标志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工程正式启动,为理论界、学术界提出了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任务.认真梳理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内涵和容量、历史定位、"特"在哪里、基本特征等热点问题的研究,是这项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代表着"中国"历史的中断,鸦片战争后"天下"为"世界"所取代,"中国"史融入了"世界"史。从这一语境中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我们提出和回答四个关键问题:中国近代是谁的"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哪种意义上的"科学"。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构成了中国融入"世界"的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迁。梳理社会变迁的动力来源发现,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及社会分化、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处理以及制度与生活变化依次对社会变迁产生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影响。通过"官本""资本"以及"民本"将70年社会变迁历史脉络进行重新划分,并从国家层面与社会层面两个角度进行相关审视,由此为今后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经验遵循。  相似文献   

5.
"慎刑"观在中国法律史上源远流长,体现了传统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是古代先民博大精深人文情怀在法律生活中的一个生动体现。"慎刑"观与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在精神诉求上具有暗合性的一面。梳理、挖掘古代法律中的"慎刑"观对当代法治社会、政治文明社会具有重要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外交评论》2014,(4):59-77
本文由思想史路径梳理探讨《盐铁论》中的对外关系理念,以期拓展当前有关中国古代战略与外交思想讨论的视野。《盐铁论》成书于帝制中国儒术"经学时代"的形成期,直接反映了实际的政策辩论过程。"盐铁"辩论中大夫与贤良文学的交锋大量涉及了对外关系与对外战略。其中,御史大夫强调夷夏大防,主张通过武力来消除威胁,保障安全,认为采取进攻战略能够获得更大利益,反对和亲政策。贤良文学则从文明标准认识夷夏之分,认为应当通过施行德政来归化外夷,他们强调进攻性战略无利可图,扰乱国内秩序,认为和亲是更有效的办法。相关言论既是对此前时代对外关系思想的援引借鉴,又同其时代环境有着密切关联。盐铁辩论反映了先秦儒家思想在被统治者意识形态化过程中出现的变异,展现出儒法合流、王霸杂糅的特征。《盐铁论》说明中国古代一般战略思想有其历史内在的复杂性,研究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思想有必要将思想史路径重新"找回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日本地理位置相互毗邻,两国也有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目前,中日关系也是两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双边关系之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向西方学习,这其中也反应了日本"中国观"的转变。欧化时期的历史是日本重新定义自身、定义同亚洲的关系以及同欧洲关系的时期,这期间日本对中国的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规律表现为当中日之间的位阶处于中国强而日本弱的时候,日本仰视中国,并努力向中国看齐;当中日之间的位阶是日本渐渐强大中国衰微时,日本又转变自己学习的对象,这种变化体现了"实用主义"的态度,也表现在日本的对华政策上。本文从历史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较为清楚地整理和分析日本中国观转变的两个过程,从日本的国民性、地理因素方面分析日本这种中国观转变的原因,以期对中日外交关系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中国视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引进介绍和借鉴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也必须有中国的角度和中国的视野,只有两个方面的结合,才能做好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和中国外交的研究。在国际关系历史的研究方面,有必要认真研究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的思想与实践;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面,有必要挖掘中国思想家们这一方面的内容;在当代中国的外交实践中,许多问题也有必要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国的视野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9.
以统一战线的观点和角度审视中国革命和建设史,并构建以统一战线为主体的历史图景,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和法宝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有关历史脉络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重新明确了统战史断代研究的基本原则,重点分析了其中存在争议的若干问题,并由此提出对统一战线历史发展阶段断代的基本思考.  相似文献   

10.
重新理清并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根本要求。本文分别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中国化两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进行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11.
对青年"四史"教育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相对于社会主义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的研究和宣传,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和宣传相对较弱,需要创新.改革开放史教育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梳理时间脉络和历史事件,或是仅仅呈现取得的成就.还需要加强研究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背后的原因和中国智慧,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何处?让青年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与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之间的关系,产生更深刻的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增强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井冈山时期农民参与革命的动机进行重新梳理与总结,对于充实"三农"相关理论、解决农民问题、维护农民利益有着积极意义;对加快全面而深化的改革进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及最终实现惠及亿万人民利益的"中国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三严三实"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严以律己"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重新提倡严以律己具有重要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未来十年中俄关系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5-10年,是中国落实"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俄罗斯国力振兴、重新崛起的重要阶段,中俄关系正面临全新调整,并将不断走向深化.明确中俄关系中的中国国家利益是保障中俄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维护中国安全与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未来很长的历史时段里,中俄关系中的中国国家利益在于进一步巩固中俄两国的安全信任,拓展中俄两国的安全合作,确保中国北疆的长治久安;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与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坚持走有本国特色的民主、法治之路,进一步倡导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最大限度地利用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制订共同战略,争取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国道路问题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既有历史维度上对"中国道路"历史渊源的追溯,又有理论维度上对"中国道路"理论根基的阐释,同时亦有对"中国道路"价值诉求上的人民主体性及社会实践上之坚实基础的清晰揭示。习近平深刻阐明,"中国道路"来源于历史,来源于真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的国家思想史、民族概念史是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决定了"国家"和"民族"之间究竟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国内外形势的逼迫和政治冲突中,各政党和重要学者的民族理论、民族政治纲领如何演变,这些历史的梳理更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者必须关注的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历朝用人取士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梳理中国古代历朝的用人取士制度及其变化,具有总结经验、以古观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条线"战略是中国外交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一次大转弯,即由20世纪50年代的"联苏政策"转变为70年代的"联美政策"。这一转变所带来的影响在当时还只是局限于外交领域,但其潜藏着深远的历史蕴意。它促使中国领导人重新思考战后时代主题变化,改变了旧的时代主题观,并得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和结论;在此基础上,"一条线"战略促使中国国家发展方向发生转变,由革命转为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性质和定位的新认识。新形势下,民主党派的“中国特色”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梳理。本文试图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来尝试阐释我国民主党派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正名中国抗战历史。"十四年抗战"是尊重和敬畏历史的必然选择;"十四年抗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十四年抗战"更能准确反映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有利于世界人民重新审视和尊重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的重大牺牲和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