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16,(21)
正网约车的出现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满足了乘客出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机动车的利用效率,但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法律冲突和监管难题也不容忽视,如何"管好"网约车,在这个被称作"互联网+"的时代,已成为世界性课题在这个被称作"互联网+"的时代,中国人的出行方式也在发生重大的变革,而专车无疑是这种"新出行方式"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最近,"你幸福吗"这句话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的幸福感指数越来越低,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幸福。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将"有房、有车、有存款"视为幸福;有的将"家庭和睦、婚姻稳定"视为幸福;有的将"家人身体健康,开心快乐"视为幸福;研究者们认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6,(10)
正"一些专车平台为了争客源,使用不正当手段,这个让人很不爽。"专车司机张鹏展称现在的网约车市场被搅得很乱,他希望出租车改革能规范市场,让市场竞争更公平。"随叫随到,距您2公里处,从南方报社到水荫路。"专车司机张鹏展,开着一辆别克,手机一直在响个不停,因为安装了多个打车软件,业务一直挺多。张鹏展,河北保定人,外号"张大炮",在广州开车近32年。专车在国内刚兴起,他发现到新的商机,因为对广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21)
<正>习近平在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个"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回顾历史,中华文明五千年,曾长期居于世界前列。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真正是苦难深重,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但一百多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以顽强的拼博精神和爱国情操追求着梦想,就是国家富强,不再受人欺侮;就是民族振兴,不再落后沉沦;就是人民幸福,不再  相似文献   

5.
叶青 《小康》2013,(7):94
谁都说公车改革是一件大好事,可就是难以推行,这方面的障碍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待遇论、安全论、等待论很多有一定权力的官员,毫不客气地把公车当做自己的一项待遇。既然当了官,就应该像个官的样子,出门有一部车。虽然有专车、一般公务用车之类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并不是如此,我把它归纳为"公车相对论"。即一个单位哪怕是只有一部车,也要优先考虑一把手的需要,工作时间是这样,双休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6.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09,(10):59-59
健康、快乐和拥有今天,是一个人获得人生幸福的三大法宝。可是现在有许多人活得并不快乐,不是工作充满烦恼,就是生活充满郁闷,那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人喜欢乱攀比,而忘记了今天拥有许多快乐的自我。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读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青年时代习近平的勤学、担当、实干、创新精神激励着我,我立志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多党合作事业。奋斗,需要以勤学武装自己。"近平很喜欢学习,平时也很喜欢看书",当时知识贫乏的年代,很多人想着挣工分填饱肚子就够了,很少有人能做到青年习近平的"白天去山上劳动,晚上回家一有空就看书"。青年习近平勤奋好学,到了夜  相似文献   

8.
从2005年9月1日开始,石家庄市深泽县政府开通了从县城到省城的“政府公务专车”,其目的是为公务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还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资金。深泽县是一个财政穷县、地域小县,大小行政事业单位有90多个,共有公务用车200多辆。每个单位一年要到省城石家庄开会或办理其他公务不下几十次,一年下来,仅县直部门平均每天也有30人左右,而且大多是“一人一事一车”。有车的单位派专车,每天至少有十几辆车、十几个司机去省城。深泽县距省城75公里,一辆车去一次的油费和道桥等费用在120元左右。如果两人合乘一辆车,每人每次的费用也在60元左右,…  相似文献   

9.
白匙 《中国减灾》2011,(18):4-6
灾区的同龄人,在地震未发生之前,他们跟我们其他同学一样安稳地读书,幸福地生活。也许跟你一样喜欢向上45度角的自拍,也喜欢PS黑白或粉红的签名图,也会用火星文输入法跟你聊天上网,也有崇拜的偶像……我们"90后",就是如此地普通而寻常,怎么看都不像那些悲壮的  相似文献   

10.
闻羽 《今日中国论坛》2008,(12):105-106
世界上很多国家地区的公务员,上下班都乘公交车和地铁以至骑自行车、步行或开自家车。"公"字当头,公务员乘公交车上下班正好"匹配"。然而,在等级观念浓厚、"官本位"根深蒂固的中国就两者"不搭界"——政府官员原本照规定要正部长级以上才可配备专车,如今,却是众多小小科级"芝麻官"也有这"屁股底下冒烟的"了。而一般的公务员也大多受惠于接送上下班的政府专车。近日,笔者从2008年第4期《炎黄春秋》文章了解到:我国的公车已达400万辆,年费用4085亿元。这比前些年的350万辆、年支3000亿元,又"与时俱进"了。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10)
正网络约车以它创新、便捷、经济的服务优势进入市场,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为多元选择的同时,如一条鲶鱼,搅动着出租车行业的变革。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出租车的呼叫方式不再只有马路招手,也有网上预约。滴滴、优步、易到用车、摇摇招车、大黄蜂打车等网络约车平台应运而生,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等约车方式丰富多样。网络约车以创新、便捷、经济的优势方便人们出行,得到越来越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方式迅速崛起,并且深深的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而最近兴起的网络约车服务也依托互联网平台,这种新型的专车服务方式不仅价格划算而且也为群众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然而,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具有两面性,在给群众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治安隐患,这就需要公安部门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保证网约车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安清 《中国减灾》2012,(2X):20-20
<正>近年,"幸福指数"这个词被屡屡提及,但也有很多人在迟疑是真的"幸福了",还是"被幸福"了?笔者近期读到一篇文章说,"有没有安全感,决定你的幸福指数",很是赞同。试想,当我们要处处提防"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甚至毒奶粉、毒大米……出门害怕交通事故,坐地铁担心电梯出事,乘高铁害怕追尾……整日惶惶不安,何谈"幸福"?也许,在人们心中,"家"是最安全的。年少时,山头上有灯芯闪烁的地方就是最温暖的地方;长大后,高层如火柴盒亮着灯的地方就是家的  相似文献   

14.
国家早有明文规定,县处级以下领导干部不得配备专车。可是,不少地方不仅县处级干部配了专车(含副处级),连科级干部也有了专车(含副科级),认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最近,湖南省新任省长张云川怒斥政府职能部门很多科级干部甚至科员都开着豪华小车上下班的腐败行为。领导怒斥,百姓义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公开的秘密客观地说,县处级和科级干部的“专车”都是“变相专车”。这些车子的“户口”仍然是某政府、某局、某乡,而事实上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了一些人的“专车”。但是你到车管部门去查一查,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某书记、某县长、某局…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的幸福叙事中,劳动、社会关系和"自由人"联合体是三大核心范畴,三者层层递进,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的逻辑结构。具体而言,劳动是人的幸福的核心载体,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完整是其实质内涵,而"自由人"联合体则是其制度安排。三者的整体结构表现为,如果劳动是自由幸福的,那么人的社会关系就是丰富和完整的,进而共同体就是"自由人"联合体,人就处于一种幸福的生存状态之中。反之,如果劳动是异化的,那么人的社会关系就会是贫乏的、片面的,进而共同体就是"虚幻的共同体",人就处于不幸的生存状态之中。正是在这种"否定性"和"肯定性"幸福叙事的内在张力结构中,马克思完成了幸福论谱系的批判性重构。  相似文献   

16.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1,(6):60
人一辈子最大的工作,应该是认识自己,而不是认识别人。我想这是确保自己生活幸福的前提之一。——财经作家、独立书评人苏小和。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往往忽略了眼前的快乐,真正的幸福也就随之而去了。——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幸福课"上,年轻讲师本·沙哈尔这样对学生说。天字有"人",意字有"心"。  相似文献   

17.
幸福的标准     
作为广东省落实“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核心任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一经提出,“幸福”立刻成为社会各界最近热议的话题。“幸福广东”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政府为老百姓谋福利的目标。作为我们老百姓来说,幸福究竟有何标准?我相信很多的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感觉好,就幸福。幸福也是一种满足感,而满足感取决于自己对幸福的定位,也就是自己的幸福标准。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标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有的人把“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当成一种幸福,有的人把有钱、有房、有车看作一种幸福,而他则把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当作一种幸福。在他看来,陪妻子逛逛街、买买菜,吃饭以后散散步,过平常人的日子,是一种幸福;但他觉得更大的幸福是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工作有了成绩,得到老百姓的信赖。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1,(4):64-65
幸福,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最振奋人心,也最令人憧憬的词汇。早在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就曾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前与网友交流时,谈及"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时,他指出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相似文献   

20.
谈乐炎 《小康》2012,(11):40
正做生意对于我来说是一件有意思和幸福的事情,但是我们这个群体其实是在逐步被边缘化。吴俊眼中的"幸福"有大小之分,而所谓的大幸福就是能够自由地呼吸"当我们普遍谈论幸福的时候,已经感觉到某些不幸福了",这是吴俊接受我采访的开场白。吴俊身形健硕,气质儒雅,是苏南众多民营企业家里的一员,掌管着120多人的企业,可用他的话说:"我只是做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