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谁来导读《金瓶梅》?杜锡建最近,有许多青年人正在阅读《金瓶梅》。这本书曾是现、当代头号被禁的古典通俗小说,绝大多数青年人只是听说而没有机会看到。如今,禁令无形中解除,形形色色版本的《金瓶梅》摆上了书店、书摊。故而,当今的青年中正在悄然兴起“《金瓶梅》...  相似文献   

2.
(8)例439,搭头,张解释为“用梳子理理头发”。望文生义,已失去方言的特点了。按,搭头为妇女的一种头饰。原文“我到屋里搭搭头就来”,前一搭字为动词,后面的搭头为名词。(9)例391,猎古调。张解释为“趔股调的谐音,指迅速地抽腿转身。”解释不错,但未探其源。按临沂、苍山读离为趔,如趔开、趔远点儿。故全词解释为抽身离开。张天堡、王昌华二先生论文(见前面例52所引)作了两种解释,一是意为孤单单;二是出人意料、突然。谓皖北、豫南常用此词,蚌埠人通常读作“撩古调”。我们试对照一下《词话》原文:“这老婆(指宋蕙莲)一个猎古调走到后边。”这里应指她悄悄离开正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的作者是谁?旧说(指新中国建立以前)认定的作者,被提名的不超过10人,可是到了80年代末期,已经增加到三四十人,进入90年代闻已超过50人,是否继续增加下去,不得而知。本刊刊载此文,也仅是一家之说,仅供研究《金》学的专家们和爱好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2.《词话》本中保留了大量的兰陵方言《词话》中,运用了大量带有地域特征的语言,这些语言又以流行于市井及下层人家之间者为多(像西门庆等官场人物的应酬语言,大多是文皱皱的官话,乃是例外)。当时,有名的长篇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也具有这个特点,但是方言数量太少了,构不成语言特征。因此,从书中的方言着手来研究作者籍贯、身份,以缩小“作者群”的范围,对《金瓶梅》来说,不失为“解谜”的重要方法,有幸的是,大量方言  相似文献   

5.
最早刻本的浮沉沈德符说的吴中悬之国门的《金瓶梅》,应该是最早的刻本。但是这个刻本面世的时间,他没有说清楚,也因此引起了一些混乱。据《万历野获编》所言,袁小修(中道)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即丙午后三年把全帙(缺53至57回)在北京给沈德符看,沈借抄挈归。友人怂恿他刻印出售,他不肯。“未几时”,吴中就有了刻本。这未几时到底是多长时间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万历庚戌即三十八年(1601年)吴中始有刻本。但是,据通俗小说目录学专家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演出引起纷争方华以创作和演出了著名现代豫剧《朝阳沟》而闻名全国的河南省豫剧三团,去年10月悄悄把《金瓶梅》搬上了戏剧舞台。一时间,在河南戏剧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不知为什么,河南新闻却对于这一争论几乎毫无报道,而香港《明报》及台湾《联合报》等1...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有“第一奇书”之称的长篇小说《金瓶梅》,它的命运始终不很好。长期以来,《金瓶梅》被视为“淫书”,遭到禁毁,因而大大限制了人们对这部书的了解和研究。解放以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对《金瓶梅》的研究仍然很薄弱。近几年来情况大不相同了,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气氛空前活跃,《金瓶梅》的研究也出现了可喜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一九七九年以来,各种《金瓶梅》研究文章有五  相似文献   

8.
《春秋》1997,(5)
风俗是一定地区风情习俗的总称。它是在当地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经成为大家约定俗成,默然尊守的习惯后,就会长期沿袭,不轻变易。正因为它有时间上的相对稳定性和狭窄的地域性,才给我们按《金瓶梅》中描述的风俗,追寻故事发生地点,带来了可能性。拙见认为:《金瓶梅》描述的风俗必有根据,并且取材面  相似文献   

9.
李小兰 《理论月刊》2010,(3):122-124
学界研究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存在重理论内涵("说什么")轻批评文体("怎么说")的倾向。本文从批评文体的角度进行观照,认为它们的文体皆是王国维自觉批评意识下的主动选择,指出《红楼梦评论》的颇受指摘与《人间词话》的备受赞誉与它们使用的文体密切相关,并从正面比较和反面假设中揭示词话这种传统文体具有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16,(5)
正要说清楚《金瓶梅》这部书的来历,必须从临清的谢茂秦和清河的武大郎说起。谢茂秦,名榛,字茂秦,别号四溟山人,临清人,生于明弘治八年,终于明万历三年。他是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著有《四溟集》和《四溟诗话》等。谢茂秦家坐落在临清老西门外(指砖城),即现在的新华池后的大水坑。谢茂秦童年时家境殷实,  相似文献   

11.
<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168.00元《红楼梦》是一本天书,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探索不完的秘密。本书作者侧重解析《红楼梦》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神话构架、人物塑造、象征隐喻、千里伏笔等,检视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出来,并远远超越它的时代。作者以小说家的艺术敏感,擦去经典的蒙尘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六月中旬,第二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在山东省枣庄市举行。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美、法、德等国家与地区的学者一百五十多人到会。《金瓶梅》是我国明代长篇小说,全书一百回,部分题材由《水浒》中“武松杀嫂”故事演化而来。书中主人公西门庆结交无赖,串通官府,欺压良民,巧取豪夺,蹂躏妇女,荒淫无度,直至纵欲暴死。因书中梗概系于西门庆三妾——潘金莲、李瓶儿和春梅三人,  相似文献   

13.
邹自振 《政协天地》2008,(11):53-53
戏称自己为"红学界第一票友"的高级工程师杜春耕先生,业余时间倾尽全力搜集有关《红楼梦》的版本和资料,研究《红楼梦》,现"供职"于北京农工党《红楼梦》研究小组。去年六七月间,作为"有心人"的杜君,竟然于坊间意外购得清末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林则徐题写的扇面,上面题写的12首诗全部是咏《红楼梦》的。杜君复印此扇面广赠红学文友。笔者经反复把玩,仔细辨认,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我国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杰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世界性的文学名著。在中国,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象《红楼梦》这样,产生过如此巨大的反响,引起过如此众多的议论。它已经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国内外对它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红学”。它的伟大的思想艺术成就,已经为举世所公认,成了全人类精神宝库中的不朽的珍品。  相似文献   

15.
王媛 《求索》2005,(5):149-150
自《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续作之多,不胜枚举。有八十回后续的、九十六回后续的、百二十回后续的;书名亦有“圆梦”、“补梦”、“翻梦”、“绮梦”、“复梦”,多达四十多种。《后红楼梦》是印本《红楼梦》问世后的第一部续书,有一定市场,在民间影响也很大,故对其作番剖析。一“程甲本”是《红楼梦》版本史上的第一部印本,采用木活字排印。刊印时间为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据嘉庆三年(1798)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跋》所记:“丙辰(嘉庆元年,1796)客扬州司马李春舟先生幕中,更得《后红楼梦》而读之,大可为黛玉…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对中国文学具有精辟的研究,其中对《西游记》、《品花宝鉴》、《儿女英雄传》、《儒林外史》以及《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都有补阙正疑。1979年4月23日,钱钟书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哥伦比亚大学时,见到了4O年代的熟人夏志清。夏志清是美国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当年在上海任教,是钱家的座上客。这次见面中,钱钟书与夏志清从小说谈起,其中谈到国内《红楼梦》研究的近况。钱钟书认为,“近年来许多所谓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新资料大半是伪造的”吼庆茂《钱钟书与杨绎》)并举出平民不调、文义拙劣的诗句为证,说明曹雪芹如果…  相似文献   

17.
<正> 《红楼梦》小说前八十回揭示了荣宁二府从表面的“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到“食尽鸟投林”、“大地真干净”的彻底破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赫赫扬扬的大族世家似大厦倾倒的呢?从小说文本来看,贾氏大族败落的内部根本原因在于长辈不管教育、不善教育,对子孙放任宠溺所致的子孙不肖、后继无人。曹雪芹结合自己身世,痛切地总结出来了最大教训,从而告诫后人:教育子孙乃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阚文文 《青年论坛》2008,(1):127-129
张竹坡自幼对小说的兴趣浓厚。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培养和激发出张竹坡特定的评点心态,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金瓶梅》评点体现出张竹坡的精神世界,宣泄自我、袒露胸臆,同时又没有迷失自我,能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采取一种“不即不离”的独特欣赏视角。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是一部宣扬佛教精神的世情小说。作者通过对西门庆家庭兴衰变迁的如实描述,意在戒贪,意在说空,意在慈悲,意在让世人获得更多的安全与满足。这就是作者“寄意于时俗”的“盖有谓也”。  相似文献   

20.
张俊  ;赵志安 《求索》2008,(5):185-186
本文以章法简约天成红楼花魂;形式婀娜梦就红楼花容;风格如泣饮缕铭红楼花殇三个角度,论述了电视剧《红楼梦》《葬花吟》乐章的天才性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