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28日,天津武清区举行佛首、佛像捐赠仪式。此次捐赠的佛首、佛像共32尊,净重达4吨多,是在台文物回归大陆史上的第三次,其捐赠数量之大、年代跨度之长为两岸文物交流史之最。这些佛首、佛像是台胞叶景成30年来在台湾收藏所得,经过多年的详细考察,于近期无偿捐赠给天津市武清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富卿,国台办联络局副局长李勇,天津市政协  相似文献   

2.
《两岸关系》2013,(8):36-38
"正阳古佛"回归故乡驻马店7月6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举行恭迎正阳古佛回乡仪式,迎接流落台湾30多年的明代武宗正德年间石造佛像"回家"。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史济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仪式。2012年,台湾知名人士叶景成将自己收藏流散在台的32尊佛首、佛像无偿捐赠大陆,由天津市  相似文献   

3.
<正>3月21日,"佛像返乡、翰墨寄情"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暨"刘氏等造石佛塔"恭送仪式在天津举行。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天津市委常委刘长喜、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吉佩定、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许水德、张荣恭等出席恭送活动。2013年1月,中国国民党中评会委员、台湾知名人士叶景成将多年收藏的32件佛像、佛首无偿捐赠给天津市武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11)
<正>5月23日上午10时,在数干人的见证下,身首分离了近20年的河北幽居寺北齐释迦牟尼佛像,在台湾高雄佛光山金身合璧。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和佛光山星云大师为其揭幕,释迦牟尼像身、首在两岸共同努力下,终于实现金身合璧。随后,星云大师向励小捷递交了捐赠证书,正式完成文物捐赠程序。星云大师为此亲书对联"金身合璧两岸情,佛光普照一家亲"。2014年初,有佛教信徒将一尊释迦牟尼佛佛首捐献到佛光山。佛光山  相似文献   

5.
乐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又名凌云大佛。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  相似文献   

6.
《春秋》2016,(2)
正黄石崖位于济南千佛山东南,罗袁寺顶山阴。相传秦时黄石公曾在此隐居,又因此处山体为寒武系石灰岩质,颜色青灰色偏黄,故而得名,崖上旧有"乐缘寺",俗称"螺丝顶",演化至今称为罗袁寺顶。绝大多数佛像开凿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至东魏兴和二年(540年),是山东地区现存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原造像群有一个天然大窟和28个小龛,共计100余尊,另有8则造像题记和1处刻经。在经历了1500年的自然剥蚀和数次人为  相似文献   

7.
佛教的造像手印是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尊佛有不同的造像手印形式,造像手印不仅是受到当时审美的影响,关乎到佛像的整体美感;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直接指向了佛法佛理或者说是佛本身,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和佛教精神理念是同一的,这关乎到造像者对佛法本身的领会。  相似文献   

8.
雨晨 《今日上海》2008,(2):60-61
金铜怫像,是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器物有大有小的佛造像。金铜佛像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渡母等。金铜佛像主要供宫廷、寺庙使用,是佛教这一宗教生活必不可少的宗教用品,代表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望。  相似文献   

9.
媒体摘论     
《台声》2016,(10)
正摘编自4月27日香港《大公报》佛像合璧彰显两岸文化情缘金身合璧两岸情,佛光普照一家亲。在台湾星云大师的促成下,暌违20年的河北幽居寺释迦牟尼佛像金身与佛首近日终于在家乡实现金身合璧,为两岸携手维护中华文化遗产写下新的一页。这是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的大事和喜事,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影响和很好的示范效应。星云大师曾透露,自这次被盗佛首造像回归大陆后,已有收藏家主动向他表达,让手中文物回归大陆的意愿。可见,"金身合璧"已引发抛砖引玉的积极效应,将成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裸体佛像初探赵志凡裸体人像,是雕塑和绘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宗教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了理解中国裸体佛像的文化意义,有必要对裸体艺术发展的历史作些简单的探讨。远在距今约4万至1万8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斯的艺术遗存,给人类留下了最早的裸体像。如奥...  相似文献   

11.
焦山是扬子江中一小岛,自古被誉为“东浮玉“,新建成的矗立在焦山之巅的万佛塔,犹如这块浮玉上璀璨的明珠,将焦山点缀得更加秀美。万佛塔前身为焦山镇寺塔,始建于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及大德九年(公元1307年)而成,后毁于倭乱(公元1488年)。五百余年来,一直未能复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焦山定慧寺进行了一系列修复和建设工作,寺庙面貌焕然一新。1996年,定慧寺方丈茗山长老发愿重建万佛塔。这一义举得到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并得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和李木源先生的大力资助。1998年3月1日,万佛塔工程破土动工。同年5月5日举行奠基仪式。1999年9月11日万佛塔落成。万佛塔总高度42米,七层八面,上有天宫,下有地宫。焦山万佛塔名副其实,一至七层供奉着一万余尊菩萨像和佛像。大致安排:第一层:大原地藏王菩萨2400尊;第二层:大悲观世音菩萨1600尊;第三层:大行普贤菩萨1500尊;第四层:大智文殊菩萨1400尊;第五层:药师佛1300尊;第六层:阿弥陀佛1000尊;第七层:释迦佛860  相似文献   

12.
白塔寺,位于四川县中江城北唐巴公路旁,是 1993年经政府批 准开放复建的宋代名刹。 该寺建筑整齐划一,佛像、殿堂堪称国内一绝。其造型之优美, 布局之合理,工艺之精巧,气势之宏伟,在我国寺院中实属罕见。 三重檐的仿古山门牌坊、 四百米的迎客大街、四龙 镇海的彩色照壁、宫廷似 的六大殿堂、高耸入云的 殿上大佛、花园似的寺内 风光、碑林样的“抱对”、 “排扁”,令人心旷神恰。 大雄宝殿内;金堂玉佛和墙上的 1640尊如来金碧僻做 大悲殿内千手观音、文殊菩萨、84尊大悲群像和西方三圣、十二圆觉,个个精致细腻,形态独特,有的轻攀、有的微笑…  相似文献   

13.
《春秋》2014,(2):63-63
正唐代三耳瓶高15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7厘米,广肩直筒,斜流,三系耳,直复微收,平底。上部施豆黄色釉,下部露褐红胎。五代石雕佛首造像佛首,高22厘米,青石。佛像脸部清瘦,头顶柱式磨光肉髻,螺发中耳,高鼻直挺,眉如新月,高额隆起,凤目平注,樱唇微突,嘴含笑意,下唇线刻如微吞的舌头,嘴角向下刻弧线,使嘴唇释放出惟妙惟肖的张力,慈祥可亲,直射心里。整体刀法洗练,十分难得。辽代铜马球挂牌牌高9.5厘米,长9.3厘米,青铜。  相似文献   

14.
揭开“东方三圣”之谜白利民,陈建斌1993年初春,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刑警队特勤中队,偶然得到一个情报:西安市北郊汉城乡武天曾出家修行的感业寺方向,出土了3尊佛像,并且有人还见过佛像的照片和一支断了的佛手。同时还有消息说:掌握此佛像的人,正在联系文物...  相似文献   

15.
《恒山》     
郵電部於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日發行《恒山》特種郵票一套,共四枚。圖一:懸空古寺,面值二十分。該寺建於一千四百年前的北魏後期,整個建築羣有大小殿宇樓閣四十餘間,寺內有佛祖釋迦牟尼等三大殿和数十尊銅、鐵、泥、石佛像。該寺構思奇、布局險、造型巧,爲建築史上所罕見。圖二:恒山雪霄,面值二十分。雪後初晴,山峯上積雪在陽光映照下如水波閃動,別有一番奇幻的景象。圖三:北岳恒山,面值五十五分。恒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爲中國五大山岳之一?司叭∽院闵酱笞謳X。“恒宗”二字爲四百多年前古  相似文献   

16.
袁丹 《友声》2013,(4):22-23
<正>在缅甸,佛教是国民的普遍信仰,拜佛是缅甸人每天必做的一件大事。除了数以万计的寺庙,几乎每家每户都供有佛像日夜参拜。一般收入的人家供纸佛像、木雕佛像,有钱人家供金佛、银佛、玉佛,其中,玉佛因其制作不易,且质地莹润光泽,尤为珍贵。在扬州市大明寺里,供奉着7尊来自缅甸的玉佛,它们有大有小,或卧或坐,神态安  相似文献   

17.
赵运凯 《两岸关系》2010,(10):50-51
2010年9月27日至30日,“千人护千佛观音宝岛行”两岸大型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南海观音慈航宝岛”,在舟山与台湾隆重举行。1000尊南海观音圣像在108位普陀山高僧和218位护法居士的护送下,乘坐意大利“歌诗达·经典号”豪华邮轮顺利抵达台湾,观音佛像随后通过台湾民间四大观音法脉分送到1000座寺院供奉。在台期问两岸佛教界举办了系列佛教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8.
晒佛节是藏族同胞敬佛的日子。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区这一传统宗教节日的具体日期虽不尽相同,但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届时,各地寺庙将寺内珍藏的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展示于寺庙附近晒佛台、山坡或巨岩的石壁之上。这些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做工精致、色泽鲜艳,艺术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9.
正我也是中国人,我要让佛首回到它原来的地方。——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潜入幽居寺"杀佛"中国的武侠片或者功夫片中,强盗恶霸等浑不论的反面角色,有时候会有一两句这样发狠的台词:谁敢拦我?我遇人杀人,遇佛杀佛!直白理解,他们口中的杀人,就是要残害他人性命,可是这佛又怎么杀得了呢?况且,"遇佛杀佛"此类说法,源自禅宗一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的玛尼石上刻藏经或六字真言,古西南缴外贩运丝绸、茶盐的马帮或背伕在石板路上留有深深的蹄印或杵窝儿;从中原秦皇兵马俑威风战阵的旁边掠过,又从嘉陵江源独立成纪的麦积山穿越秦岭山脉驰入四川 盆地,由此可以细细地搜寻并抚摸历史留在石头上的湮云与皱折.广元古称利州,是蜀道入川的门户.名扬中外的千佛崖就建造在离城五公里嘉陵江东岸的石柜阁,此是自秦入蜀的金牛古道所必经之地.石柜阁之名不知何由来,但极富丽.石柜阁是先有栈道,后造千佛.清乾隆年修《广元县志》载千佛崖“峭壁千仞,遍临大江”,“先是悬岩架木,作栈而行,唐韦抗凿石为路,并凿千佛,遂成通衢”韦抗是唐代益州刺史,他在唐开元盛世始在此开龛造佛,后继者陵绩增造,直到唐未,造像窟区长达417米,高约40米,密密层层,佛有1万7千余尊,但后因民国年间修筑川陕公路,炸毁大量佛龛,现仅有9百余窟造像7千余尊.蜀道经此延伸,自古及今,不知多少人要在这嘉陵江边千佛崖侧驻足,览景、拜佛、祈佑,或发思古之幽情,感人生之荣辱,或叹自然之恒久,慨国家之兴亡,哪怕是一点忏悔,一点颂扬,对曾有的业绩,或是将来的前程,由此不也可予你一点启示:进退自如,出入随意吗?即使没有文人之叹,向上仰观万千庄严佛像,转过来向下俯视湮波浩渺水天,亦令人心旷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