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残疾人》2006,(8):58-59
最近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聋人是什么?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们真的就像自己平时观察到的那样,是不善言辞,不会说话,耳朵听不见,只能通过手语与他人交流的那种聋人吗?我们真的就像自己认为的那样,是这个主流社会的弱者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反思一下我们聋人自己呢?换一下角度去思考,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我们聋人自己,我觉得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根本就不是别人眼中的那种无用的人,心智低下的人,这根本就是一种误解。聋人是什么?——是交给自己的一份试卷,而不是抛给社会的一首怒吼歌。大海永远没有平静的,天天都…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人宣告,哲学已经终结,在今天,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谈论哲学。哲学真的终结了吗?在现时代,哲学已经完全丧失其存在的价值了吗?当然没有。那种“哲学终结论”是在一个特殊时代,从一个特殊角度审视哲学的错觉。实际上,今天的哲学仍然具有它独特的历史使命,它可以在我们同现实世界的关系中奠定一个基础性框架,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所讨论的问题,关乎人和社会存在的根本,历久弥新。从我是谁?我从哪儿来?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对和错的标准是什么?一直到社会公平、公正、正义的尺度是什么?当前社会所推崇的生活方式是否值得追求?等等。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值得我们一直追问和思考。本期策划试图从哲学视角对2015年学术界和社会领域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盘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时代, 它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情感,乃至生活状态。 许多女性抱怨工作带给她们的身体疲劳,即使她们恪守着诸多健康准则。 那么是什么使她们工作过后,一身疲惫呢? 也许认真对待办公室健康的时候,我们忽略的正是细节问题,它无声无息伤害了我们的身体。安的一天,或许可以让你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智慧生活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3,(20):61-61
用知识生活不如用智慧生活。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生活得很幸福。相反,许多有知识的人,往往生活得很痛苦。因为他们懂得太多的“知识”。智慧生活,就是要知道自己是谁,为了什么,怎样去做和说,以什么心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整天去厌烦和抱怨命运。  相似文献   

6.
通常最简单的问题其实最难以回答。比如有人问你幸福吗 ?这会使我很为难。因为,幸福是什么 ?一杯佳酿,一件珍藏,一段情缘,抑或花好月圆、地老天荒 ?平淡的生活中,我只是觉得,看到身边熟人的生活,各有各的乐趣,我还不至于特别的羡慕;看到他们的烦恼,却庆幸自己还没有觉得真的有必要烦恼,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幸福真的是一件很庸常的事情,由细水长流的日子点点滴滴地汇集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如果我们曾经有过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幸福,那一定是因为我们已经期待了太久而得到的太少的缘故。   我的生命,在过去的 20世纪占…  相似文献   

7.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实在是太累了!”“我什么时候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疲劳?给你出四招。  相似文献   

8.
一位自称“找不到幸福”署名“李志高”的年轻朋友这样诉说心中的困惑:马老师,有一个困扰了我好多年的问题想请您指点迷津。从读书的时候起,我和那么多人一样,就为了一次次考试名次而喘不过气来,没有体验过学生时代的幸福。走上社会之后,还是为一个个没完没了的奋斗目标而一路拼杀,没有体验过生活中那种惬意的幸福。眼看到了而立之年,似乎总也没弄明白人生的幸福在哪里?这样下去人生有什么意思?真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吗?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的回信这样写道:志高朋友,马老师很理解你的那种没有品尝到人生幸福的心情。可是这怪谁呢?似乎只能…  相似文献   

9.
童话里的王子与公主,走进了爱情的城堡,从此开始了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读到的童话故事,而真实的婚姻生活却并非如此美满,林阳与子梅步伐一致地走进了婚姻,之后却出现了脚步杂乱的多频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真的是门当户对才能幸福?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来看,有关历史,涉及到四个重要问题:到底有没有客观的历史?到底有没有历史规律?历史有无意义?到底什么是历史?历史的真相就是人性的真相,它有它的客观性,当然不是绝对的客观性,而是渗透了主观性的客观性。历史有规律,但不是自然规律,而是自由的规律。历史学就是人学,研究历史就是研究人。人是怎么来的?怎么发展的?又要发展到哪里去?历史学的意义在这里。历史就是人,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是有历史的,而动物是没有历史的。  相似文献   

11.
对颈,大多数时候我们犯了表面化的错误。“颈,不就是脖子吗?”随之忘记去了解它的内部,以及每时每刻在发生着什么。 颈,是头部至身体其他部位的生命索,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大脑。它支撑着脊髓,血管,支撑着头部,也支撑着整个身体的健康。夏天,当颈部终于暴露时,你发现了什么?你的“火鸡脖”?后凸的骨骼,还是缺乏光感的肤质?问题还不止于此。颈,摆动我们的大脑,也可以瞬间玩转我们的生活。对女性来说,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多层面的。  相似文献   

12.
首先,界别是什么?有人查过,界别这个词,词典里没有,辞海里也没有,它是我们政协的专用名词。政协章程所说的界别,是为协商议政、开展活动而设置的基本单元,也是人民政协产  相似文献   

13.
场主的话 :中国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中国人因此也多了一件烦恼 :丢车。我们对此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要说谁家的车从没丢过 ,反倒成了稀罕事儿。一辆价值二三百元的车 ,丢了就丢了 ,不致出现家庭不和、夫妻反目等严重问题 ,可丢车时的尴尬和恼怒 ,以及由此造成的一连几天的出行不便 ,的确让人难以接受。更重要的是 ,它时时让人感到生活在一个“治安糟糕”的环境里 ,加深了人们心理上的安全危机。我们为什么看不住自行车呢 ?难道对丢车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有什么办法 ,能使我们不再遭遇丢车的烦恼呢 ?也许 ,您能通过本期的安全试验找到一些答…  相似文献   

14.
时间据说伏尔泰的著作里,写着这样一个谜语。最长又是最短的东西是什么? 最快又是最慢的东西是什么? 我们都无视它,然而不久又为此后悔不己。如果没有它,什么事情也不会成功。它吞下了一切最微小的东西, 它也筑成了一切最伟大的东西。大家会猜到的,它就是时间。时间是永恒的,所以它是最长的;我们谁也不具有做完一生所有事情的时间,对于懒者是慢的。我们如果无视它,就会为  相似文献   

15.
公款狂饮何日休闻兹古人有“醉生梦死”之说,作为成语流传下来。我们向来是把它解释为如醉如梦昏昏沉沉地生活,即醉未必真的喝得烂醉,梦亦未必真有什么梦里乾坤,只不过比喻而已。现在看来,醉和梦应该落实一下“政策”了,改成“梦生醉死”:曾梦其生而终于因醉而死。...  相似文献   

16.
政府资产管理法的制定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对反腐败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腐败现象上,局限在腐败现象的量的减少与形式的统一性上,没有从腐败的根源上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方面,笔者希望人们更注重从政府资产管理的角度考量腐败现象的生成与治理问题。一、阳光工资不是工资问题,职务消费也不都是合理消费以公务用车为例,如果,公务用车消费是合理的职务消费,那么用货币去取代它又有什么意义呢?实物形态的服务与货币形态的服务在质上不是一样的吗?如果确实是因为这一消费中包含了不合理的职务消费,而货币化又确实能…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央视等主流媒体大篇幅介绍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网上也刊发了其先进事迹,读后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让这位纯朴的老党员扎根大亮山,如此"草根"而又坚强地生活了这半辈子?又是什么让他如此无私与爱民?从杨善洲身上我们能读懂什么?  相似文献   

18.
正画寄予了我太多的希望,太多梦想,甚至人们最怕消逝的青春……一不止一次地被问,"你的信仰是什么?信佛还是基督?"一时我也茫然失语,想起了古罗马女哲学家希帕提娅。当人们纷纷不得不去选择基督教明哲保身时,她说:"我信仰哲学。"我想我能不能回答:"我信仰艺术呢?"我虽没有如此崇高,但也觉得自己如果不去画,不去做与画画儿相关的事,我真的别无它能,生命对我来说也就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没法否认,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是个常常用金钱去衡量人的成功与否的年代,但是在工作着并快乐着的女人们心里,是不是真的只有钱才是工作的动力和价值的唯一体现呢?是不是真的只有钱才是她们孜孜以求的唯一呢?工作对于每个女人而言,意义并不相同,而职场的要义也不过在于,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再去努力付出所有。只要不钱迷心窍,你就会发觉,工作的快乐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常常听到许多人对自己工作的不满与抱怨:容易疲劳,工作没有激情,工作环境不好,越来越不想上班,这些都是对工作力不从心或心生厌倦之后产生的后遗症,这种心态在白领阶层尤其普遍,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出现了亚健康状态,电视、报纸、网站为此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分析,可说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了。工作是什么,当我们仅仅把它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当作一种爱好、一种追求的时候,它的确是会乏味的。在这一点上,被称为“新加坡国宝”、“106岁的年轻人”的新加坡人许哲给我们做出了解答。许哲一生都在辛勤而愉快地工作,她认为工作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